做一名勤学善思的教师――提升学习效能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勤学善思的教师—提升学习效能心得体
做一名勤学善思的教师一一提升学习效能心得体会教学是一
门艺术,如何将这门艺术演绎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每一名教师从教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
重要课题。
在这一方面,多多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显得非常重
要。
近日通过对香港教育局总学校发展主任一一梁雪梅女士《如
何提升学习的意义和效能》报告进行学习,更进一步了解到一些
关于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教师的良好
素质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而是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
展意识,保持连贯、持久的学习力,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更新知
识结构,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那
么,要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学习梁
雪梅主任的报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不
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的简单“言传”,更要利用教材的内容实
现“身教”,以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作
为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
手段运用的方向发展,努力让自己成为“复合型”教师。
(一)要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除了学习并掌握基
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对学生的个案研究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
(二)要有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
没有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屮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
教师对学科知识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有效驾驭好日常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
(三)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
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除了对自己本专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还要拓宽文化思维,加强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了解,提高校本研究过程与方法的驾驭能力,使自己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加自信。
二、要注重提高创新精神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能够胜任教学;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够驾驭教学;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够研究教学;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
胜任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成长目标。
在现代化教学改革异常迅速的今天,要追求较高层次发展,有所作为,必须提高在教学中的研究创新精神。
(一)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方法,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教学
活动。
因此,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屮最为重要的因素。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创新型教学的书籍及论述,记大量的学习笔记,深入体会,潜心琢磨,真正把课程标准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主张教与学的双主体性,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教师开展创新型教学,既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强调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要本着“教与学互动互进”的理念,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如通过开展讲评课互动、学生作业互动和课内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交流,提升教学活力,努力破除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哪怕在某一问题上有一点新的探索也是难能可贵的。
(三)要积累先进的经典案例。
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把课上好。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出好课?如果没有专家指点,没有名师启迪,仅靠个人实践摸索,不仅成长速度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型思维。
因此要做到创新型教学,必须经常研究琢磨名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加以创新,慢慢累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轻松灵活地驾驭教学,使课堂生动、充满活力。
三、要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
体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
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
工具,教师又获得了许多其他手段,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移动APP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设和应用为学生搭建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置身于这样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之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的资源库丰富自己,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成为新时代教学环境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一)要擅于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充实自己。
教师的学习就像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样,一天也不能缺少,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网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要在熟练掌握打字、编辑文件和制作课件等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充实自己。
如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帮助解疑释惑;通过登陆教育网站,借鉴名校经验;通过网络论坛交流,进行个人反思和同伴互助。
(二)要擅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活化教学。
除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为教师,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内容以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展示出来,使教学信息收到最佳的吸收效果。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可以将问题产生的情境,尤其是现实世界屮见不到的现彖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的问题情景比文字描述更加直观、具体,使学生在视、听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
就会被调动起来,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屮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学习应该是教师工作屮的一个永恒主题,应该成为教师生活屮的主旋律和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必须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观点,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认清学习对自身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