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氯乙烯聚合两亲共聚物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乙烯聚合两亲共聚物乳液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vinyl chloride Amphiphil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所生产的氯乙烯聚合两亲共聚物乳液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石油工业、水处理、涂料、印染、纺织等方面作为功能性助剂使用的两亲性高分子共聚物乳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191-2008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325 聚合物和共聚物水分散体 pH 值测定方法
GB/T 1723-1993 涂料粘度测定法
GB/T 19466.1-2004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 9267-2008 涂料用乳液和涂料、塑料用聚合物分散体白点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GB/T 11175-2002 合成树脂乳液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氯乙烯聚合两亲共聚物乳液:使氯乙烯单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单体在低温高压下,通过乳化、聚合等工艺生产的,在石油工业、水处理、涂料、印染、纺织等方面作为功能性助剂使用的两亲性高分子共聚物。
4 要求
4.1 外观:乳白色或微黄色乳状液,无粗颗粒、异味及沉淀物。
4.2 氯乙烯聚合两亲共聚物乳液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5.2 外观
用玻璃棒将试样均匀地、薄薄地涂敷于干净的玻璃板上,目测检查有无异物。
5.3 不挥发物的测定
恒温温度为130±2℃,干燥时间为35min±2min,其他按GB/T11175-2002中5.2规定的方法进行。
5.4 粘度的测定
按GB/T1723-1993规定的方法进行。
5.5 pH值的测定
按GB/T 8325规定的方法进行。
5.6 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5.6.1 制样:取4g~8g试样,铺在洁净聚四氟乙烯薄膜上自然晾干制成薄膜。
设定电热恒温烘箱温度为105℃,接通电源,将薄膜剥离后放入电热恒温烘箱中烘干(两次干燥后的称量偏差在±0.0003g范围内),取出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后待测。
5.6.2 测定
按GB/T 19466.2-2004中9规定的方法进行。
5.6.3 结果表示
按GB/T 19466.2-2004中10规定的方法进行。
5.7 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按GB/T 9267规定的方法进行。
5.8 乳胶粒径的测定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5.9 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在1000ml塑料烧杯中加入适量用300目筛网过滤后的乳液,将塑料烧杯放置在搅拌砂磨分散机上,夹子固定,开动搅拌,调转速达2500r/min,搅拌0.5h后观察乳液是否破坏或絮凝,如无明显的絮凝物,再用300目筛网过滤,如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絮凝即认为通过。
5.10 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按GB/T 11175-2002中5.6规定的方法进行。
GB/T 11175-2002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1.1 型式检验项目为4.1“外观”和表1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更新关键生产工艺;
b) 主要原料有变化;
c) 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e) 合同规定。
6.1.2 出厂检验项目为4.1“外观”和表1中所规定的不挥发物、粘度,pH值和机械稳定性项目,应逐批进行检验。
6.2 产品应由本公司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应保证每批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和本标准编号等。
6.3 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由若干个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d。
6.4 产品的采样按GB/T6678、GB/T6680的规定进行。
所采试样总量不得少于1.0kg。
将样品混合均匀后分别装于清洁密封的容器中。
6.5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检验。
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厂址、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净重以及本标准编号。
7.2 包装
产品可采用玻璃、塑料等容器包装,也可用不锈钢散装罐车罐装。
7.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破损,避免阳光照射。
7.4 贮存
产品应室内贮存,贮存环境温度为5℃~37℃,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3个月。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乳胶粒径的测定
A.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氯乙烯聚合两亲共聚物乳液乳胶粒径的测定。
A.2 方法提要
根据衍射及散射理论,测试过程不受温度变化、介质黏度,试样密度及表面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要将待测样品均匀地展现于激光束中,即可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本品以水做稀释剂,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试液的粒径。
A.3 仪器
A.3.1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
A.3.2 移液管:5mL(A级)。
A.3.3 容量瓶:500mL(A级)。
A.4 分析步骤
A.4.1 配制溶液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5mL试液于500mL容量瓶中,摇匀,待用。
A.4.2 仪器准备
A.4.2.1 开机
按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操作规程依次完成开机,并预热15min~30min。
A.4.2.2 参数设置
在烧杯中装入约1000mL纯净水,打开样品处理单元的泵,设置泵速为2000rpm~3000rpm,设置超声能量为10-15W/cm2,调节超声工作时间的定时长度为1min。
A.4.3 测定
按设备操作规程,将“A.4.1”配制好的溶液缓缓加入样品处理元内的烧杯中,进行样品粒径分布测量。
A.5 分析结果的表达
90%乳胶粒的直径在表1技术要求的范围内。
A.6 精密度
A.6.1 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用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相继做两次重复测定。
所得结果之差应不大于其平均值的10%。
A.6.2 再现性
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试样相继做两次重复测定。
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
所得结果之差应不大于其平均值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