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I异常的原因(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SI 异常判断
⏹
用户感受:接入困难或者根本无发接入,语音质量不好,严重时甚至掉话;⏹
观察终端:发射功率持续偏高(Rx+Tx>-70dBm)以上;有信号无法打电话,经过长时间接入后(20s),掉网;
⏹话统分析:载频平均RSSI在正常范围【-93,-113】之外;主分集差超过
6dB;FER过高,接入成功率、软切换成功率低,掉话率高,且接入失败和掉话的原因主要为空口; RSSI异常的原因分类
RSSI异常分3种情况,分别是过低、过高、主分级差值过大等,常见的引起RSSI异常原因有:工程质量问题、外界干扰、参数设置错误、设备故障和终端问题等。
如下表所示:
RSSI异常原因排查
先确认问题扇区是否闭塞,排除低级原因,再进行后续排查!!第一步:检查告警
定位问题,首先检查告警,要养成习惯!
检查告警,如RSSI主分集接收通道故障告警、TRM主(分)集对比异常、驻波告警等硬件问题。
如果有这样的告警,则看告警日期和RSSI值异常是否有时间上的关联性。
如果有关联性,则RSSI异常很有可能是这些告警的设备故障引起的,确定是否周期性的。
在异常周期出现时,检查工程质量(转第六步)。
第二步:检查载频话务量是否过高
在发现RSSI值过高后或主分集差值过大时,先检查该扇区载频的话务情况。
如果话务大于25Erl,且RSSI值随着话务量的变化而明显变化,则引起RSSI异常
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话务过高所致,可考虑采取现网挖潜或者网络扩容的方式,来降低该扇区载频的负荷,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并观察在话务降低后,RSSI值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
第三步:检查ACH占用率及呼叫尝试次数
通过话统,查看ACH占用率,如果ACH占用率超过60%,就需结合登记次数及呼叫尝试次数进行分析,判定是否为频繁登记和用户频繁发起接入引起。
如果是频繁登记引起,可以修改相关的登记参数,减少登记次数;如果在话务不高的情况下,用户频繁发起接入,则需找出用户频繁发起接入的真正原因,需检查各个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排除由于系统异常导致用户频繁接入。
一般接入信道占用率过高问题是由于边界LAC区域参数设置不正确,或者系统工作不正常导致,具体解决措施可以参考参数检查和告警问题分析部分。
第四步:检查是否存在大量呼叫资源分配失败
由于设备工作存在异常,比如传输,或者BSC资源分配模块工作存在异常,大量呼叫被系统频繁拒绝,导致用户反复呼叫而导致RSSI异常。
具体现象是网络忙时单扇区呼叫[尝试次数-CS]+[ 尝试次数-PS]过高3000次以上,分析话统或者CSL会发现存在大量的异常呼叫释放。
一般情况如果存在大量呼叫资源分配失败问题扇区同时会存在ACH接入信道负荷高问题。
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检查传输是否工作正常,CE配置是否正常,FMR资源是否足够,SPU负荷是否过高,或者漫游限制问题导致过多的呼叫被拒绝。
如果以上操作后,RSSI恢复到正常范围,则流程结束,否则进行下一轮分析。
第五步:检查与RSSI异常相关的参数
一些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导致RSSI升高,因而在发现RSSI升高时,需对以下重点参数检查进行检查,是否被修改过,若被修改过,尝试改回默认值看问题是否解决。
Reg_zone边界区,Total_zone和Zone_timer设置检查;不合理或Reg_zone设置错误,导致终端频繁登记等都可能导致RSSI升高。
0)基带增益,射频增益检查 SCTGAIN ,TXGAIN,确认是否修被改过。
查询命令:LST CDMACH
1)初始接入功率参数检查; INTPWR,PWRCSTEP,确认是否修被改过。
查询命令:LST SYSMSGPARA
2)业务信道最小增益检查;
VFCHMAXGAINR1/ DFCHMAXGAINR1,VFCHMINGAINR1/ DFCHMINGAINR1,查询命令:LST PWRINF
3)接入宏分集开关检查;
默认是关闭的,打开会导致某些终端异常。
查询命令:LST CHM
4)基站层二应答检查;该参数只对cdma2000 1x扇区有效。
当
L2ACKCTRLSWT开关打开时,基站将对收到的需要应答的接入消息进行层二应答,默认状态下是关闭的。
设置命令:SET
CBTSSIGSOFTPARA
5)分集旁路开关检查(主要对于一个扇区有两个载频板的情况)
如果基站接了分集,需要旁路分集。
查询命令:SET CBTSRFPARA;
第六步:检查工程质量进行下步每个步骤时,过程中可以采用Telnet方法观察瞬时RSSI变化情况。
先判断是天馈系统的问题(机顶口以上),还是基站系统的问题(机顶口以下),或者是二者共同引起的。
将没有问题扇区的天线与有问题扇区的天线互换,查看二者RSSI,可判断是天馈系统的问题,还是基站系统的问题,或者二者都有问题。
如果二者都有问题,先解决天馈系统问题。
天馈系统检查
在天馈系统检查过程中,需近端开启RSSI跟踪功能,密切注意调整过程中RSSI 的变化情况,天馈系统的检查建议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1、
检查RSSI异常的扇区天馈系统各处接头是否拧紧,确保工程安装质量。
如果接头制作不好或者接头间连接不好,可重新制作并紧固接头,保证工程安装质量,查看RSSI变化情况,如果RSSI恢复正常,则定位为工程质量问题,否则进行下一步检查;
2、
检查天馈的驻波比,确保从天线到机顶的驻波比符合要求(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如果驻波比较大,建议整改天馈,直到馈线的驻波比合格,观察RSSI异常是否消除,如果消除,则定位为驻波比异常导致,否则进行下一步检查;
3、
互换故障天馈系统的主分集馈线,观察RSSI异常是否随固定的馈线转移,如果是,则进行下面的测试,以判定RSSI异常是否与通道的发射功率有关;
4、
闭塞RSSI异常的载频,观察RSSI是否恢复正常。
如果恢复正常,则说明RSSI 异常与通道的发射功率有关,建议检查通道是否接有避雷器,如果有,则按如下操作进行,否则进行干扰测试;
5、
去掉避雷器,打开载频,观察RSSI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恢复正常,则定位为避雷器所致;否则,可能为天线或者外部干扰所致;
6、
更换故障扇区的天线,观察RSSI异常现象是否消除,如果消除,则定位为天线所致,否则,可能存在外部干扰,转至进行干扰测试。
基站系统检查
连线检查:天线、跳线/馈线、CDDU和TRM,重点对基站内这几个单元的连线、接头等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松动或者馈线破损耗。
过程中采用Telnet方法观察瞬时RSSI变化情况。
硬件检查
:在确认连线及各个接头正确的条件下可进行硬件检查,硬件检查前确认单板的拨码开关设置、数据配置等是否正确。
在保证这些无误后,将接收通道的射频器件CDDU进行扇区间互换,如果RSSI异常现象随着接收通道的射频器件转移,则可将故障定位在调换的射频器件部分;如果调换之后故障依旧,可将功放器件进行扇区间互换,如果互换后RSSI异常现象随着TRM转移,则可定位为功放故障;如果调换之后故障依旧,可将TRM进行扇区间互换,如果互换后RSSI异常现象随着TRM转移,则可定位为TRM故障;
第七步:确认是否由外界干扰引起
如果基站下带有直放站(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干放等有源设备),关闭直放站,查看RSSI是否恢复正常。
若恢复,则需要通知直放站厂家进行整改。
一般来说,如果是外界干扰,会对周围的扇区产生干扰,使周围扇区载频的RSSI 抬升。
因而在进行干扰测试前,可用MapInfo导入站点信息,查看RSSI异常的小区指向区域,根据RSSI值异常的扇区的指向,就可以定位出干扰源的大概位置,然后使用YBT250在该区域查找干扰源。
外部干扰的查找方法如下图所示,详细的测试方法可参考《干扰测试指导书》:图4.6 干扰测试流程图
通过对得到的干扰数据的分析,确定干扰特征、干扰类型及出现是否有规律等,明确反向干扰是是带内干扰还是带外干扰、稳定的宽带干扰还是突发干扰。
对于前向链路,根据测试到的具体干扰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RSSI异常解决方案制定
对发现的RSSI异常要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对网络的影响,如果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可以通过更换设备解决;对参数配置错误引起的RSSI升高,通过对参数的修改来解决(参数的修改需参考《参数配置建议指导书》,并严格按照参数修改流程进行修改);对查找到的其他外部干扰源,必须予以清除,必要时可以通过当地无委进行清频;如果因为客观原因清频不能进行,可以通过RF优化,即增大天线俯角或降低天线高度(必要时增加基站),以缩小扇区覆盖半径,降低来自远方的干扰,该方法适用于城市密集地区,对农村等广覆盖场景不适用。
总结
本书给出了分析反向RSSI异常问题的一般思路。
在实际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处理。
在人员充足且客户要求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可以多个流程并行进行。
如在机房的工程师可以检查告警,并进行参数检查和话统分析;现场的工程师可以采取近端RSSI跟踪测试、反向通道检查/工程质量检查和干扰测试等手段,与机房的工程师一起协作进行RSSI异常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