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之人要三修:修心、修口、修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武之人要三修:修心、修口、修身
习武人要“三修”
习武的人要做到“三修”,修心、修口、修身。
修心:
心要正,要平和。
平常心即道心。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志向高远。
淡看人间事,潇洒过一生。
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受到领导的批评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心跳加快,面红耳赤。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的同事干得不如自己好,但在评职称或提干等方面却排在自己前面,同样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要怨天尤人,大吵大闹,或者撂挑子。
同事、同学、邻里相处,与人为善。
处处为大家着想。
不能唯利是图。
做到心静如水,心胸如海。
不要斤斤计较,看远不看近,看大不看小。
古语讲:风来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经寒潭,雁过潭不留影。
修口:
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这有些严重了。
在生活中,说话要文明,要尊重别人,多听少说。
不议论他人长与短,不在背后评论朋友。
亲朋好友,有话当面讲。
即使是批评他,他也能理解。
习武的人更需要这样做。
多看别人的长处,虚心学别人的长处。
不要只看到人家某处练得不好,专挑毛病。
民间讲的“文长武短”就是讲练武之人心胸小,争强好胜,口无遮拦,抬高自己,贬低他人造成的。
某人练得一般般,你也不要全盘否定,想鼓励他还是能找到好的地方,比如:“你很吃苦,继续努力会提高的”。
某一个人练少林拳,练得不怎么样,你首先要说“少林是名拳,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高手,还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等。
事实上,哪个拳种里都出现过高手,某人练得不好是他自己的事,并不能说这个拳种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信谣,不传谣。
朋友不光彩的事情不要说,谁都有不光彩的事,谁都有不顺心的经历,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何须再提。
修身:
修身不仅仅是勤奋锻炼身体,还包括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毒、赌、黄。
在民国时期,有几个武学大家就是因为经不住诱惑,吸大烟,或逛妓院,葬送了身体,葬送了武功,成了短命鬼!
对绝大多数习武者而言,练拳是业余的。
主要精力、时间还是要用在劳作、交往等方面。
因此,练习武术主要目的是健身,而不是技击。
国家武术队与散打队是专业的,与篮球、排球一样,业余的打不过专业的。
再者说,即使你有钱,不需要劳作挣钱,全身心的练,有功夫,那么你往哪里用?即使在旧社会,靠教拳吃饭的人都是下层人,不得已而为之。
为什么说“习武的人要三修”?因为习武的人一方面有功夫,另一方面是义气味强烈,不注重修行容易犯错误。
孙禄堂先生把练武与修道结合起来,我很赞赏。
修行不一定到深山老林。
小修在深山,大修在民间。
把习武当做修行的方式,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