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洼淀、湖泊水下地形测量的必要性与意义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地形测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的意义分析
1、必要性分析
该区位于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水系,地势相对低洼,历史上多次受洪涝灾害侵扰。
自建国以来,新区发生更是发生多起洪涝灾害,给经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在建设的关键时期,洪涝灾害已成为区域未来规划设计中最需要考虑的重要气候灾害之一。
2020
年7月以来,受台风及其减弱低压影响,该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降雨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导致直接受灾面积达到100km²,财产损失15亿元,这些与该湖泊水域的水深资料过时、不
能满足现状息息相关,一方面,水深数据不准确:由于过时的水深数据可能存在测量误差或数据不准确问题,导致无法准确预测湖内洪水水位和各入湖河流的水流量,这使得防洪规划和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导致防洪措施不到位或过度防范,影响防洪效果。
另一方面,数据时效性差:水深数据是动态变化的,随着降雨和河流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过时的水深数据不能反映当前的洪水状况,难以应对突发的洪水事件。
在洪水期间,水情变化迅速,过时的水深数据可能导致反应迟缓,错过最佳的防范和应对时机,从而增加洪水灾害的风险。
通过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水下地形数据,可以建立该湖周边蓄滞洪区防洪效应模型,为后期建立湖泊周边蓄滞洪区高精度地形模型,模拟50年一遇、百年一遇、甚至200年一遇设计洪水下各蓄滞洪区
分洪过程打下坚实基础,为分析不同设计洪水下各蓄滞洪区分洪结束的淹没面积、平均淹没水深和最大淹没水深,优化白洋淀周边蓄滞洪
区分洪运用方案提供巨大的基础资料支持。
同时,获取最新的水下地形数据,也有利于水资源的有序调节,蓄滞洪区除了分洪外,还可以在枯水期向周边地区补充水源,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水下地形测量除了可以帮助人们在发生洪水时,通过精确的水深信息预测洪峰的位置和强度外,还可以有助于了解湖泊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通过不同时点获取的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分析湖泊的长期变化趋势。
2、湖泊水下地形测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湖泊水下地形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和技术方法。
目前,已经存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可以满足湖泊水下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
例如,使用声波测深仪、GPS定位技术、遥感技术等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水深、水温和水质等数据。
(2)社会可行性
湖泊水下地形测量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为湖泊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同时,湖泊水下地形测量也可以为湖泊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例如,促进旅游、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时间可行性
湖泊水下地形测量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是具体测量时间需要根据湖泊的大小、水深和测量的精度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在现代技术
的支持下,测量时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缩短,而且测量时间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
3、项目实施的意义
开展水下地形测量是持续推进本流域治理及生态修复,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区域建设决策,贯彻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践行新时期流域治理理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流域产业升级,带动自然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
通过利用各种技术设备,对水下地形地貌进行测量和绘制,可以获取湖泊各水域底表面形态、土壤、水深等水域环境信息,在水资源管理、旅游开发、防灾减灾、航行安全以及水生态保护等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水资源管理
该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管理区,对于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地形测量可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通过水下地形测量,获取不同水域的水深、底质、水位、水流等信息,有助于了解湖泊的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规划、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保持数据现势性
水下地形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是维持湖泊水深数据现势性的重要
举措,水深数据是描述水域地形特征的基本信息,特别是在该水域,水深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尤其重要。
水深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有助于了解湖泊的演变过程,由于湖泊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水深可能会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使用
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如单波束测深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激光扫描仪等,对现有水深数据定期测量、更新及修正,可反映最新的水下地形变化,并且通过对比新旧数据,找出变化的部分,然后进行修正。
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以及数据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3、河道疏通、清淤治理
对湖内进行长期的水深监测,可以了解水底的淤积情况,通过定期对淀内水域进行淤泥清理,可确保通航安全。
根据水下地形测量设备获取的水下地形数据可确定湖内清淤区域的范围,通过对获取的清淤区域内的水下地形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可提取出清淤区域的面积和深度等信息,根据清淤区域的面积和深度等信息,计算清淤体积,在计算清淤量的基础上,对清淤难度进行评估,评估因素包括:(1)地形评估:评估清淤区域内的地形复杂程度,如坡度、障碍物等。
(2)水文评估:评估清淤区域内的水流速度、水位变化等因素对清淤工作的影响。
(3)工程规模评估:评估清淤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如
需要使用的设备、人员等。
在实施清淤方案后,可使用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检测清淤效果,获取清淤后的地形信息,对地形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提取出清淤后的面积和深度等信息。
将清淤后的地形信息与清淤前的地形信息进行比较,评估清淤效果。
4、旅游开发与水运交通
该湖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下地形测量可以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提供水下详细信息,包括水深、地形、水流速度、水质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
旅游规划者了解该水域的景观特点,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该湖水域实施水下地形的测量,可得到其不同水域的深度信息,有效避免船只搁浅或触礁。
水下地形测量还可以为航行提供准确的水深、障碍物、水底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通过获取的水深、流度和水面高程等参数,辅助规划安全航线,避免潜在风险,为航道的开发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下地形测量对保障船只航行安全体现在:通过水下地形测量,可以确定船舶的位置、预测航道的变化、发现潜在危险、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评估航行的安全性、检测水下障碍物和危险物,以及协助制定安全航行计划。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船舶驾驶员更好地了解航行的环境,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航行的安全。
并对加快百湖连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生态保护
湖泊作为区域承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和普惠民生的重要载体,是一个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水下地形测量可以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通过测量水深、底质和地貌等参数,可以了解湖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增强湖泊生态修复能力,实现国家公园远景规划建设。
6、防灾减灾
座位地区重要的蓄滞洪区,水下地形测量对估算水资源储量、为湖泊的防洪防涝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
水深、水流速度和水面高程等参数,可以了解湖区的蓄水能力和排水情况,为防洪防涝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水下地形测量测量过程中,还可以获取实时的水文信息,为救援和灾害应对提供重要参考。
7、城市排水
水下地形测量还可为城市排水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通过测量水深、水流速度和水质等参数,可以了解城市排水状况,为城市排水的规划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述,水下地形测量对于防洪防涝、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系统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城市排水和水运交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通过水下地形测量,我们可以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湖泊的可持续发展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