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巴比松画派【4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艺术史: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巴比松画派【48】
19世纪法国美术
19世纪30—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那里聚会和出游作画,既得见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到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巴黎保持着接触,了解世界美术的动向。

面对法国大地所作的写生更从此彻底地驱逐了意大利风景,这就是影响巨大的巴比松画派。

其主将西奥多.卢梭(Theodore Rousseau 1812-1867)画风沉郁浑穆,尤擅描绘树木的性格和森林沼泽的深邃。

《森林出口》、《阳光下的橡树》绘出蜿蜒扭曲、疤痕累累的虬枝,遮天蔽日的密叶,遭雷击断的老干,形象的丰富含情令人叹为观止。

《森林出口》
《橡树林》出色地刻画了阳光下的草地和在浓重树影中嚼草饮水的牛群,生趣盈然,美不胜收。

他对于空气感和光的探索;对同一景致在不同时刻的气氛变化所作的研究,更为印象派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阳光下的橡树》
当然,对印象派影响最大的巴比松画家首先还是外光派巨子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 ,1817-1878),以描绘法国自然风光和田园乡村生活为主,善长于对自然光影的描绘。

杜比尼摆脱了带有古典倾向和自然主义色彩的如实描绘,大块面的用笔和厚涂使之成为较早的印象派先行者,喜欢描绘风景中融入河流的场景,他对水的研究使他成为巴比松画派中最善画水的画家。

喜爱用厚稠的颜色,把光积聚在画面中心,电闪雷鸣式暴雨乍收时的树林是他最擅长的主题。

他的《春天》、《六月的田野》以分离、复加的大笔触抒写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景色。

逐渐的水成为他画中的灵魂,“波舟”号画舟载着他沿塞纳河和瓦茨河,去捕捉天光云影,暮色晨曦。

《春天的景色》1862
《维埃尔威尔的黄昏》、《瓦茨河上的落日》、《奥伯特沃兹的水闸》那齐变瑰丽的水天取代了透明的山岭,赢得了“画水的贝多芬”的美誉。

使莫奈发出赞叹的《维埃尔威尔的黄昏》是现场写生,画家用木桩把画布固定在露天,长时间地等待着大块云朵被风卷去的时刻。

在大风刮起之时,他记下瞬息的妙境,不拘细节,昂扬激越,厚厚的画面好似在动荡不已。

《瓦兹河畔附近的景色》1874
《奥伯特沃兹的水闸》1859
纳西斯·迪亚兹(迪阿兹Narcisse Diaz 1808-1876年)是一位带有浪漫主义特点的画家,纳西斯·迪亚兹喜欢描绘异国情调,善于处理光
线,注意画面色彩的丰富。

迪亚兹的主要作品有《村中落日》、《风暴》、《枫丹白露森林》等。

以晦明变幻的沼泽树丛为特色,从缝隙中射入的强光把湿润的草、嶙峋的树皮、堆积的枯枝败叶照得如火燃烧。

《枫丹白露森林》1870
《即将到来的风暴》1872
康斯坦·特罗荣(特洛容Constant Troyon 1810—1865年)是巴比松画派中擅长画有动物的风景画画家,也喜欢描绘逆光中的景象,长于用逆光表现林中归来的牧群。

特罗容的主要作品有《牛栏》、《牛羊群》、《暴风雨将临》、《去耕作的牛群》、《晨光》等。

《牛群》中那旷远的地平线和恬静的乡村情调引人遐思和神往。

《图海纳牛牧场》1853
《耕作》
《暴风雨将要来临》
《卸船》
有些评论把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1796-1875)列入巴比松七星,那是因为他时常住在枫丹白露森林,同挚友杜比尼一起作画的缘故。

尽管每年都到外国和法国各地写生,他却始终迷恋着最早给他深刻印象的这片森林。

柯罗一生未婚,家境富裕,但很晚才得以献身他所酷爱的绘画,因此,他对作品不断增长的商业价值丝毫不感兴趣。

他不慕时尚,不求名利,忠实于自己的眼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抒情诗一样的艺术。

《蒙特之桥》一反传统的细微刻画,只用连续不断的桥孔和参差的树干交织成令人回味的节奏,宁静的水面上荡舟者的红帽给幽深的空间增添了无限生机,好似奏鸣曲的强音。

《蒙特之桥》
《孟特方丹的回忆/芒特枫丹的回忆》1864则更像一首梦幻曲,婀娜多姿的巨树伸展开臂膀,带着朦胧的树冠,伸向天穹。

湖泊、草地都被蒙上一层轻纱,暗部突破了传统的沥青色,发出神秘而透明的紫灰震响。

《孟特方丹的回忆》
《林中仙女之舞/早晨,宁芙的舞蹈》1850是一幅体现柯罗风格
最典型的风景画。

在苍郁的树林中,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薄雾。

清晨的阳光,穿过浓密的树阴,洒下一地斑驳的碎影。

远山隐约,草地如茵,三五成群的林妖,以及喝醉了酒的牧人,在草坪上或跳舞唱歌,或相互追逐。

柯罗以和谐的手法,淡雅的色调,描绘了如梦如幻的山林意境。

《早晨,宁芙的舞蹈》
《新绿/芒特的嫩叶》1855
《沐浴中的戴安娜与同伴》
柯罗卓绝千古的风景有时使人忘记了他同时也是肖像画大师,他的《戴珍珠的少女/戴珍珠头饰的女郎》1870、《蓝衣女人》1874、《梳妆》都以毫无雕琢的美和更现代的笔法,代表着该世纪艺术的精华。

《戴珍珠的少女》
《蓝衣夫人》
《躺在乡间的仙女》
《夏尔莫瓦夫人》
《拉提琴的修道士》
《梳妆的浴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