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子宫肌瘤是由于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中含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

临床以月经周期性缩短,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为特征。

《金匮要略》用桂枝茯苓丸治妇人怀孕、宿有癓块,而漏下不止之症。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癓块之功。

《金匮要略》对本方规定极为严格,张仲景认为对妇人妊娠而有瘀血,只宜渐消缓散,切不可峻攻猛破,所以选择丸剂之剂型,可见用药之妙。

1 病例特点
(1)具有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也有月经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2)子宫增大,常有停经史。

(3)肌瘤伴有感染和坏死,常有小腹胀痛、腰痛、发热症状,有不规则出血和脓性分泌物。

(4)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

2 治疗
以桂枝茯苓丸为主,辅以软坚消积,行气活血,破瘀散结的中药汤剂。

病例1,患者,女,24岁,职员。

患者发现下腹部肿块1月余,月经来潮后量多,经期15天未干净,不规则阴道流血,在省某医院做B超、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伴有子宫内膜充血。

妇科检查:子宫约11 cm×8 cm×5 cm 大小,质硬无压痛,宫颈光滑,白带常规阴性,血常规RBC 2.62×1012/L,WBC 5.4×109/L,N 0.77,Hb 8 g/L。

确诊为子宫肌瘤。

治疗以桂枝茯苓丸3粒,3次/天,用中药汤剂送服(桂枝12 g、茯苓15 g、丹皮12 g、赤芍15 g、桃仁10 g、黄芩12 g、当归15 g、川芎15 g、益母草12 g)。

服药1个月后,症状好转,继续服药3个月,经妇科检查子宫约7 cm×5 cm×3 cm大小,B超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包块缩小,患者恢复良好。

病例2,患者,女,32岁,工人。

于2004年4月,自感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痛经,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增多,结婚3年未孕,在某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

经治疗6个月,无明显效果,于2004年10月来院就诊。

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宫体约12 cm×9.5 cm×4 cm大小,扪及实质性肿块,质中,无压痛,附件(-),宫颈光滑。

诊断为子宫肌瘤。

治疗以桂枝茯苓丸3粒,3次/
天,以汤药方一送服:地丁10 g,地龙12 g,蒲公英20 g,丹参30 g,三棱9 g,莪术9 g,延胡10 g,穿山甲9 g。

服1月后改汤药方二:丹参30 g,仙鹤草30 g,蒲公英30 g,当归15 g,熟地15 g,黄柏15 g,白芍15 g。

温服,连服2月。

服后无任何异常。

服药3月后,B超复查,子宫约7.5 cm×5 cm×3.5 cm包块缩小,月经正常。

病例3,患者,女,43岁,干部。

1年前发现经来少,色黯有块,腹痛,经后白带多,色黄,有时夹血,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左附件增厚。

B超检查:子宫后壁上有肌瘤2枚,大者3.8 cm×3.0 cm,小者2.7 cm×1.3 cm,诊断为子宫肌瘤,左附件炎。

患者精神倦怠,倍感乏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桂枝茯苓丸加当归15 g、三棱10 g、莪术10 g、水蛭10 g、香附15 g、郁金12 g、川芎15 g,服药3个月,子宫肌瘤消失,诸症皆除,无其他不适。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多发于30~50 岁的妇女,子宫肌瘤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可单个或多个存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多呈球形。

子宫肌瘤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造成不孕或分娩困难,其病变机制乃寒气客阻于胞宫,血为寒凝,结为癥瘕。

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劳伤过度,气血亏损所致。

用桂枝茯苓丸,辅以中药汤剂治疗,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气活血,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行气,茯苓渗泄下行,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助气化通瘀血,赤芍行血中之滞,丹皮消散瘀血,桃仁攻破血结,牛膝引药下行,去瘀血。

全方组方合理,故瘀血能除,肌瘤能消。

此方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经血液生化检测,对肝、肾无较大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