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
孟子
荀子
墨家 法家
道家
墨子 韩非
庄子
你能找出他们的思想主 张吗?(结合课本40-41页,
小组合作完成)
今天的你更喜欢哪家的思想?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家 孟子 荀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 正义的战争
“礼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 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这句话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 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为今用
诸子思想,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 面面,请大家仿照示例进行配对。
孟子“仁政”
构建节约型社会
墨子的提倡节俭 墨子“兼爱非攻” 庄子“顺应自然”
孔子
与老子相比,孔子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觉 得世道混乱,君子就应该担当起不断讲述、四处 传播的责任。他周游列国,为儒家思想形成做好 了理论准备。
3分钟,阅读课本第38-40页,回答以下 问题:
• 1、孔子生活在哪个时代?是哪国人? • 2、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 3、孔子的教育成就有哪些? • 4、孔子及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 创办私学


教育原则和 教育方法

整理古籍
有教无类(教 育对象)
知之为知之 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
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经典诵读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好 学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故
知 “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新 善
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思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
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他”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译文:用道德来引导、约束老百姓,用礼法、礼仪来规范人们的
行为,那么老百姓就会知道什么是耻辱并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
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
而久远。
――《高中历史·必修三》
依据材料和课本P42,归纳“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 文化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孟子
译文: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思想
“仁者爱人” 爱心、同情心
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 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教育成就有哪些?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 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 育在民间的发展。 (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 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 教学原则和方法。
走近孔子
孔子生活在哪个时代?是哪国人?
春秋后期 鲁国
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 “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 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 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实战演练●材料分析
材料一: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 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 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法家 韩非 秦反建王对立嬴空中政谈央采仁集纳义权了。专他以制的法统意治 治见国,,统一了全国
材料学史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责 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促进了思想和学术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材料二:百家争鸣构成了后续中华文化,构成了我们
民族的大传统……。两千年间,它的影响是如此深刻
“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B )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3.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
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
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
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
B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
此名句出自( )
B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5.阅读下图某同学草拟的招聘启事,你认为以下人员中
最适合的人选是( C )
A.韩非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6.“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
评价:__道__家_学__派_创__始__人______
漫画说史
无为而治
主张不过多地干预, 顺其自然
世界看老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历史上被翻译 成外文而流播最广的著作,第一是 《圣 经》,第二就是那仅仅五千字的《道德 经》 。
福建老君像

墓 出 土 帛 书 《 老 子
湖 南 长 沙 马 王 堆

“以德治国”。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 生;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对于我们今天提 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百家争鸣
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涌现不同学派,各学派展 开辩论,相互影响,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史称“百家争鸣”。

家争鸣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名家
儒家
法家 墨家 道家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初识老子
姓名:__李__耳__
时代:_春__秋__后_ 期 国籍:_楚__国___ 主张:_①__万__物__运_行__有__其__自__然_法__则__,__应__顺__其__自__然 ____②__事__物__都__有__对_立__面__,__双_方__可__以__相__互__转__化。___ _____③_政__治__上___“_无__为_而__治__”________________ 著作:_《__老__子__》_又__称__《__道__德_经__》_
1、三家分晋分别是( )、( )、( )。 ( )代齐。 2、看图战国七雄记住地理位置。 著名的战役分别是、典故 3、商鞅变法的时间、时期、国家、支持者。 4、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目的、内容、影响 5、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触犯贵族利益、对农民有 利、对地主有利(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提高军队战斗力的 分别是哪条内容?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启示 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商 鞅的个人才能。3、秦孝公的支持。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7、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修建时期(战国)、地点(岷 江)、组成(渠首和灌溉网)、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美称 (天府之国)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 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孔子及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 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论语》一书。
(2)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 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 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D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谢谢
韩非“法治”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依法治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民为本
沙场练兵
1、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
“仁”的思想家是( B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
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