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借生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借生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大意,理解作者共情、描写等表现手法;
2.掌握借生日的连接方式和表达方法;
3.学会正确诵读诗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人类的生男生女的生育方式;
2.学会尊重异性、尊重自己;
3.增强对生命的珍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文化常识:
1.了解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弘扬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确定“生日”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掌握借生日的复合句式和连接词;
2.学生理解情感共鸣的语言表述。

2.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借生日之义;
2.引导学生准确感悟人物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课堂教具;
•教材、习题;
•多媒体制作软件。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问答,让学生获得生日的信息。

•生日是每个人都有的[生命纪念日];男生和女生的生日都是一样的吗?不同
点在哪里?(男生名、女生次、男尊女卑等);
•如果生活中有人说:我明天生日,不好过,你怎么劝呢?(送礼物、说祝语、给予关心、陪伴等).
2.讲解与探究
通过生动的讲解,将课文中的生字、词与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和探究,并帮助学生学习借生日的连接方式。

•解释生日这个词的意思;
•阐述诗歌的特点;
•分析句式、词汇、语调,引导学生体会借生日的典故。

3.学习与实践
•听、说、读、写练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并诵读诗歌;
•分组小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知识,例如通过填空、选择等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

4.评价与提升
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他们达到的目标进行总结和概括。

并推荐一些相关的练习,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其语文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诗歌《借生日》的讲解,课时中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解诗歌的技能是最重要的。

因此,通过使用多个角色扮演和创意活
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表现。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展示介绍相关图片等。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表达能力更为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