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获奖项目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杯”全国竞赛概况及获奖项目统计分析
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关冠军
摘要:“挑战杯”两赛已经形成了稳定和比较成熟的赛制,成为检验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主战场,不仅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重视,而且社会上也反响比较强烈,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章从举办意义、“两赛”比较和历届举办情况三个角度出发,概括了“挑战杯”全国竞赛的概括。

从获奖作品形式、学科分布和作品选题对对第十届全国课外作品竞赛882项的国家级获奖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作品评分表、作品选题和参赛团队构成对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240项获奖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挑战杯;创业计划;创业教育
1.“挑战杯”全国竞赛概况
1.1举办意义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目前,“挑战杯”旗帜下拥有的两项重要赛事,分别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课外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下简称“创业计划竞赛”)和,现已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

课外作品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创业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投身实践,努力成为新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1.2 “两赛”比较
表1 “两赛”比较
课外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
举办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
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
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
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
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

参赛对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参赛作品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
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
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
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
品或服务,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
服务,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
的创业计划书
参赛方式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

申报个人
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参赛者可以个人名义参赛.也可以
团队形式参赛。

竞赛组委会提倡结
60%以上的研究工作;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合专业、学科搭配,以团队形式参赛
1.3历届举办概况
目前,课外作品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第十一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责承办,2009年十月份全国各高校参赛队将到北航竞赛决赛。

创业计划竞赛已经举办了六届,第七届将于2010年举行。

两项大赛历届举办情况见表2。

表2 历届全国“挑战杯”举办情况概况
届次
课外作品竞赛创业竞赛
举办
时间
承办
单位
参赛
单位数
参赛
作品数
举办
时间
承办
单位
参赛
单位数
参赛
作品数
1 1989 清华大学5
2 430 1999 清华大学120 400
2 1991 浙江大学168 55
3 2000 上海交大137 455
3 1993 上海交大237 763 2002 浙江大学24
4 542
4 199
5 武汉大学254 863 2004 厦门大学27
6 603
5 1997 南京理工267 942 200
6 山东大学- -
6 1999 重庆大学312 1049 2008 四川大学356 600
7 2001 西安交大205 933 2010
8 2003 华南理工375 1159
9 2005 复旦大学283 1175
10 2007 南开大学374 1100
11 2009 北航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得。

北京市举办“挑战杯”竞赛方面,自2000年举办首届首都“挑战杯”竞赛以来,截止到2009年,已累计组织了四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五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课外作品竞赛获奖项目分析
对第十届全国课外作品竞赛23项特等奖、78项一等奖、212项二等奖和569项三等奖,总计882项的国家级获奖项目在作品形式、学科分布、作品选题等方面的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可以借鉴的结果。

2.1获奖作品形式
根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十八条的规定:申报参赛的作品形式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获得的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与三大类,四种作品形式有没有关联,相关的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

四种作品形式在882项获奖项目中的分布见表4。

表3 奖项与作品形式交叉分析结果
作品形式
总计 自然科学类 学术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 制作A 类 科技发明 制作B 类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特等奖 5 2.3% 9 3.3% 6 2.6% 3 1.8% 23 2.6% 一等奖 16 7.5% 25 9.2% 22 9.7% 15 8.8% 78 8.8% 二等奖 52 24.4% 63 23.2% 54 23.8% 43 25.1% 212 24.0% 三等奖 140
65.7%
174
64.2%
145
63.9%
110
64.3%
569
64.5%
总计
213 100.0% 271 100.0% 227 100.0% 171 100.0% 882 100.0%
表4 四种作品形式分布(SPSS 软件统计结果)
分析表3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特等奖在四中作品形式的分布中,虽然得奖项目数不一样,但所占比例基本都在3%左右,没有显著差别;同样,一等奖占比都在8%左右,二等奖在24%左右,三等奖在65%左右。

所以,作品形式与所获奖项的等级没有关联。

分析表4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第二种作品形式,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882项获奖项目中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其次是科技发明制作A 类占25.7%,再次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占24.1%,最后是科技发明制作B 类占19.4%。

所以相对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获奖的几率最大。

2.2获奖作品学科分布
由于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类各个学科与经济社会的联系紧密程度存在差别,加之,各学科专业对应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也不一样,从逻辑推理上判断,获奖作品的学科分布会有不用,也就是说,某些学科的作品更容易获奖。

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 类和B 类获奖作品的学科分布统计见图1,对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获奖作品的学科分布统计见图2。

图1 自然科学类获奖作品学科分布图1
图2 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学科分布图
分析图1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工程与材料、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分别占自然科学类获奖作品的前三,分别占该类总获奖的37.0%、23.2%和18.7%。

分析图2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经济、教育分别占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的前三,分别占该类总获奖的38.0%、20.7%和18.1%。

所以,自然科学类的工程与材料学科是获奖最多的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学是获奖最多的学科,从获奖的角度看,参赛学校应注意多发掘此类的项目。

2.3获奖作品选题
参赛作品的选题非常重要,一项具有鲜明时代主题、贴近社会实际,研究技术路线又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将自然科学分为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
与材料、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七大学科。

由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十
八条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
科内。

文中把管理科学从自然科学类中剔除,加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类进行统计。

现实可行的作品,更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大学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也更有利于吸引评委们的眼光。

对882项获奖题目进行逐一观察分析后,发现选题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取之于经济社会热点;二是取之于高校学科专长;三是取之于区域研究视角。

2.3.1选题——经济社会热点
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相关关键词,频繁出现在882项获奖项目的题目中,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基本上都来源于此。

比如:新农村建设、养老、医疗、食品安全、腐败、农民工等社会热点;投资基金、村域经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证券、农村金融等经济热点;城市治安、物业管理、城市公交等管理热点;农村留守儿童、大学生村官、学生创业、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等教育热点;还有像爬楼轮椅、废物利用、家电回收、生活垃圾处理等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一些热点问题几乎都成为大学生们研究的对象,举例见表5。

表5 获奖作品选题(经济社会热点)举例
序号获奖题目
获奖
等级
热点关键词
1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国转型期金融创新特等奖金融创新投资基金
2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特等奖新农村建设
3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矿难煤矿工人
4 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广州火车站地
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及其启示
特等奖城市治安广州火车站
5 废旧锂离子电池再资源化工艺及装置研发特等奖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6 易拉罐金属分离回收机一等奖废物利用循环经济
7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
——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
一等奖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

8 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
官及政策考量
一等奖
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

9 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
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等奖城市化黑车
10 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二等奖食品安全
11 互惠性金融创新:农村小额信贷的实地调研与理
论诠释
二等奖农村金融小额信贷
12 追寻晋商足迹重振山西经济——山西省“煤老
板”投资消费结构调查报告
二等奖晋商煤老板
13 大学生个人博客使用情况及作者人格特征、自我
展示分析
三等奖博客新兴媒介
14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关于废除中医大讨论的
哲学思考
三等奖伪科学废除中医
15 中国社会转型中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查
及对策研究——以张北县公会镇为例
三等奖农村农民工留守子女
2.3.2选题——高校学科专长
选择与大学生所属高校在某学科专业的优势专长有关的一些研究题目,也是获奖项目在选题方面的一个特点。

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飞行器的选题;师范类高校中有关教育学的选题,比如北京师范大学选送的关于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选题;政法类高校则更关注法律方面的选题,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选题;地质类高校中关于地球科学的选题颇具特色,比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选送的名为“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转折期有孔虫的灭绝过程”的论文;医学类高校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更具专业性,比如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选送的名为“运用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快速定量尿液中4种微量蛋白的应用研究”的论文,举例见表6。

表6 获奖作品选题(高校学科专长)举例
序号高校名称获奖题目获奖等级
1 北航具有超机动竖直悬停性能的可自由起降飞行器一等奖
2 中国地质大学古、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转折期有孔虫的灭绝过程特等奖
3 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针灸铜人--经穴学学习及针刺安全性训练系统特等奖
4 解放军第三军医
大学
运用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快速定量尿液中4种
微量蛋白的应用研究
特等奖
5 华东师范大学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
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
特等奖
6 北京邮电大学基于USB标准设备和无线传输技术的遥控无线视频
转换终端
一等奖
7 中山大学小口径望远镜的小行星巡天技术一等奖
8 中国政法大学四川省旺苍县妇女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三等奖
9 上海交通大学便携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卫星通信地球站特等奖
10 北京大学诉讼之外的选择——大学生权利救济的进路分析特等奖
11 清华大学智能停车场系统三等奖
12 南京农业大学基于嵌入式GIS技术的南京市农田信息实时监测系
统的设计与开发
三等奖
13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小语种翻译词霸三等奖
14 西藏大学智能藏语识别汽车及展厅设计三等奖
15 西安外事学院民办高校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实施三等奖
2.3.3选题——区域研究视角
从研究可行性、研究技术路线出发,选择高校所在地区的相关研究题目,从区域研究的视角出发,探寻问题背后的真相和解决路径,是选择参赛题目的第三个特点。

比如:广州大学学生选择广州火车站治安综合治理的选题;清华大学学生关于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题目;厦门大学学生选择的关于厦门市建设工程腐败治理的题目;吉林大学学生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选题;华东理工大学学生选择上海203家行业协会作为研究对象等等,举例见表7所示。

表7 获奖作品选题(区域研究视角)举例
序号高校名称获奖题目获奖等级1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特等奖
2 东北大学辽宁省高等教育顾客(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及
调查报告
特等奖
3 广州大学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广州火车站地区
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及其启示
特等奖
4 清华大学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
调查报告
一等奖
5 湖南商学院常宁水口山矿产资源枯竭后产业转型战略研究一等奖
6 东南大学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
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调查研究
一等奖
7 厦门大学低价中标与廉政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经评审最
低投标价中标》政策腐败治理效果评估
一等奖
8 云南大学村民自治视野下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
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村为

一等奖
9 华东理工大学和谐共治理念下地方行业协会的职能扩展——对上
海203家行业协会的实证研究
一等奖
10 吉林大学“强国家—强社会”的双强模式——东北老工业基
地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
二等奖
11 浙江工商大学“新知青”建设“新农村”可行性研究--以浙江省大
学生就业取向为分析背景
二等奖
12 成都信息学院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医疗现状调查及分析二等奖
13 成都大学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成都市金
堂三溪镇为例
二等奖
14 内蒙古大学论“双权一制”土地制度下内蒙古草原牧民群体生
态分化与牧区和谐持续发展
二等奖
15 中国人民大学我国自愿性认证制度研究与社会调查——以北京自
愿性认证市场为对象
二等奖
总之,经过“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第十届国家级882项获奖项目的分析,可以得出能指导我们在选择适合参赛题目的建议:
一是作品形式方面,优先选择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二是作品学科方面,自然科学类优先选择工程与材料类学科的题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则优先选择社会学类学科的题目。

三是作品选题方面,从所在高校具有优势的学科方面出发,选择当前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能从区域的研究视角入手进行分析是比较好的选择。

3.创业计划竞赛获奖项目分析
最近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是2008年在四川大学举行的第六届比赛,该届比赛
有31项创业项目获得金奖,124项获银奖,250项获铜奖。

由于银奖和铜奖374项的最基本的相关信息不可得,文中对北京市最近一届,即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240项获奖项目(其中特等奖20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20项)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可以借鉴的结果。

3.1从作品评分表看如何获奖
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作品是一份创业计划书,更关注某项技术、产品,某种服务的实际可行性、持续获利能力的大小。

为了说服投资者进行投资,参赛学生要在创业计划书中,尽可能客观真实的进行市场分析、投资分析、财务分析、营销计划分析、企业运营管理分析。

表8 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评分表
序号评分项具体要求分值
1 项目描述明确表述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指出产品或服务目前的技术
及领先程度,以及市场需求的适应性,能否实现产业化。

15分
2 市场分析明确阐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与趋势、市场竞争状况、
市场变化趋势及潜力,客观预计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15分
3 投资分析说明项目投资潜力,对项目投产后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效益
进行分析。

10分
4 财务分析编制各类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清晰明了确。

10分
5 营销策略准确描述市场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包括竞争分析、
市场细分、定位定价等,清晰阐释营销渠道与促销方式。

10分
6 运作经营准确说明原材料供应情况,工艺设备运行安排,人员生产
安排与可操作性。

10分
7 企业管理合理安排企业组织结构与层级分工。

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
描述,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应对方案。

15分
8 项目创新指出项目的技术含量,对项目本身的创新程度进行完整的
定义和阐述。

10分
9 文字能力内容完整,描述清晰,无错别字。

5分
创业计划书是完整的一个整体,旨在向投资者说明某个项目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并且在操作上是可行性的。

市场分析、投资分析、财务分析、营销计划分析、企业运营和企业管理六大模块,从不同的角度在说明该项目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而相关数据是否可信、假设前提是否合理、分析过程是否客观,则直接决定在操作层面是否具有可行性。

整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份创业计划书的质量,是决定能否获奖的第一重要因素。

3.2获奖作品选题
通过对240项获奖项目的选题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创业计划获奖作品选题也具有取之于经济社会热点和高校学科专长的特点,但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取之于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领域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比如餐饮、旅游、娱乐、服饰、环保产品、母婴健康等;二是该产品、技术或服务具有信息化、高科技、健康、绿色、环保等概念。

举例见表9。

作品选题是决定创业计划书质量的第二重要因素。

表9 获奖作品选题举例
序号选题作品名称高校名称获奖等级
1
餐饮北京食色坊多重主题餐厅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三等奖
2 嵌入式餐饮信息化平台北京邮电大学三等奖
3 妙味轩DIY厨房连锁商业计划书北京科技大学一等奖
4
健康“金豆豆”少儿财商培训公司创业计划书北京师范大学特等奖
5 花样童话儿童健康发展服务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二等奖
6 妈妈E时代母婴咨询平台北京邮电大学三等奖
7
环保思源环保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特等奖
8 环保改性沥青商业计划书北京化工大学三等奖
9 北京绿色之源环保体验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三等奖
10
再生
资源北京鑫业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创业计划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特等奖
11 基于高校网络的废旧物品再利用项目北京化工大学二等奖
12 电子废料变废为宝创业计划书清华大学三等奖
13
服饰“沾花惹草”服装美容店创业计划书北京服装学院二等奖
14 “民族印象”饰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二等奖
15 北京随心所裁服装定制有限公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三等奖
3.3获奖作品团队构成
课外作品竞赛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创业计划竞赛培养的就是团队合作下的实践能力。

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提倡和鼓励结合专业、学科搭配,以团队形式参赛。

图3 平均团队成员数
根据对首都挑战杯240项获奖项目的统计,总体平均团队成员数在5.8人,其中特等奖在6.3人、一等奖5.5人、二等奖6.1人、三等奖5.6人,见图3。

组团参赛不仅能够锻炼个参赛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还能够优势互补、专业互补,能使创业计划书相关内容更专业、更接近实际。

比如:工科专业学生负责企业设备购置计划、产品生产计划;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负责市场分析;会计学专业学生负责财务分析;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负责企业运营、管理等。

参赛团队构成也是决定创业计划书质量的重要因素。

总之,通过对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第五届240项获奖项目的分析,可以
得出能指导我们参赛建议:一是重点关注创业计划书各个模块以及整体的质量,相关基础数据要有出处、相关调查要科学、假设要合理;二是作品选题要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且要和信息化、高科技、健康、绿色、环保等概念完美结合;三是参赛团队组建上要考虑成员的专业、专长和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