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
方凌
(扬中市中医院,江苏扬中212200)
摘要目的:探析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在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70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组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参照组35例患者予以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以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对比分析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
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减少时间、喘息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0.05)。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
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结论: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应用药学监护与合理用药分析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支气管炎;住院患者;药学监护;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1)01—0161—02
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老年群体,具有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症状主要有咳嗽、痰多、喘息等,倘若未能给予及时的治疗,就会加重病情,引发肺气肿或者肺心病,从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
本文以70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药学监护及用药合理性分析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70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段范围2017年1月一2(19年12月,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组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
在参照组35例患者中,年龄:50〜80岁,平均(63.23+3.53)岁;性别:男性18例,女性17例。
实验组35例患者中,年龄:50~80岁,平均(63.85+3.49)岁;性别:男性19例,女性1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数据差异不显著(P>
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用药治疗,药物主要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1次/d,0.3g/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次/d,6()mg/次)、注射用多索茶碱(1次/d, 0.2g/次)、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次/d,40mg/次)、注射用盐酸头抱替安(次/d,1.5g/次)、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次/d,0.4g/次)、注射用奥美拉唑钠(1次/d,6()mg/次)等[2]。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以药学监护及用药合理性分析,即收集患者用药信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对患者用药全程予以药学监护,如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用药疗程、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互相作用等,及时和主治医师沟通,确保患者治疗有效、合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
(1)症状缓解时间指标有咳嗽缓解时间、咳痰减少时间、喘息缓解时间。
(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症状显著缓解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不良反应有呕吐、失眠、心律失常。
14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指标数据输入SPSS22.0专业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G+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用t值与X值检验,以P<0.05表明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减少时间、喘息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X+s,d)组别咳嗽缓解时间咳痰减少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实验组(n=35) 3.02+0.21 2.41+0.20 3.35士0.24
参照组(n=35) 3.98士0.24 3.71+0.22 4.32士0.27 t17.80925.86715.885
P0.0000.0000.000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 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组另U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35)20(57.14)13(37.14)2(5.71)33(94.29)*参照组(=35)14(40.00)13(37.14)8(22.86)27(7.14)
注:与参照组比较,△*△**t=,P==0.040,X=4200。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不良反(下转第163页)
表2两组干预前后CRP、I L-1指标对比
0.05),见表2。
组别(n)
CRP(mg/L)IL—1(pg/mL)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26.68+4.8717.51+4.0338.74+8.6732.68+1128观察组((24.15+4.6312.05+3.6439.06+9.542125+10.26 t0.523 6.6890.163 5.978
P0.6320.0000.8970.000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盆腔炎属于妇科发病率较高疾病,是指女性机体生殖器官、盆腔腹膜以及周围结缔组织发生炎症并诱发系列临床症状的情况,在中青年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该病迁延难治是女性不孕症的一个典型诱发因素[3]。
以往妇科对收治盆腔炎患者主要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杀灭厌氧细菌从而达到控制病情效果。
奥硝唑属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药物,有突出的抗厌氧菌活性,对细菌的杀灭机制在于在无氧环境下将微生物分子当中的硝基还原为氨基,和细胞成分之间产生相互影响来阻断细菌DNA复制,是对盆腔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单纯应用该药物还是存在局限性[4]。
在表1数据中相对于单纯应用奥硝唑治疗患者,联合头抱地尼治疗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更为突出,在炎症因子改善方面也有明显优越性。
头抱地尼为第三代头抱菌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且灭菌效果突出,很好地弥补了奥硝唑存在的缺陷,头抱地尼杀菌的机制在于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药物效果,因此联合奥硝唑药物后依然不会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产生过于明显的波动。
综上所述,为妇科收治盆腔炎患者应用奥硝唑联合头抱地尼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控制相关症状对于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余萍,赵艳,吴嫣,等.康妇炎胶囊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7):1131—1132.
[2]文秀娟.妇炎双藤汤保留灌肠联合头抱他美酯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中国中医药科技,2(19, 26(1):123—125.
[3]刘金炜,王鑫炎.头抱曲松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和甲硝唑片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3):260—262.
[4]于红艳,方开英,张瑛瑜,等.盆炎净胶囊联合头抱呋辛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2):304—307.
作者简介:刘北梅(1985—),女,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
(上接第161页)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另U呕吐失眠心律失常发生率实验组(n=35)1(2.86)12.86)00.00)2(5.71)*参照组(n=35)4(11.43)411.43)12.86)925.71)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22,X=5.285。
2.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7.89+1.08)d,参照组住院时间为(178+124d)。
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参照组
相比,显著缩短(t=13.995,P=0.000<0.05)。
3讨论
在药物治疗中应用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能够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根据患者个人差异,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及时发现用药不良反应,以此确保用药安全、可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应用药学监护与合理用药分析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
总而言之,药学监护及合理用药分析在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然而,本次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对象数量较少、区域范围较小等,使得研究结果并未能代表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治疗的所有情况,因此,可通过适当增加研究对象数量、扩大区域范围等方式,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与全面性,为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1]龙娜.药学监护对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临床治疗合理用药的影响[].抗感染药学,2019,16(2):
277—279.
[2]胡巧织,卢静,张莹,等.临床药师参与ACE单元照护模式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价[J].中国药师,2018,21(12):2169—2171
[3]杜姗,郭贝贝,李刚,等.以一例临床药师参与处置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药学监护的重要性[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9):1()86—1)89.
作者简介:方凌(1980—),女,汉族,江苏扬中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