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发布团体标准《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发布团体标准《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技
术要求》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要求,基于现代化教育新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高等学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营造智慧学习环境,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近期发布团体标准《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技术要求》(T/BAHE-202001)(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旨在指导高等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学习环境,规范智慧教室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支撑信息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技术要求》明确了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应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总体要求,以“统筹、集约、绿色、发展、开放、共享、安全”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按需建设。
《技术要求》给出了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的总体框架,规定了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中涉及的基础设施、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应用终端、技术规范与保障体系、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的技术要求。
基础设施为智慧教室的各种应用提供硬件设施支持,涉及教室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学设施、控制设备、感知设备、网络设施、服务器等。
数据服务为业务应用系统的各种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等。
支撑平台对智慧教室中各类分散、异构的业务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集整合,提供信息的协同交换,支持各类系统、资源、数据的无缝接入和集成。
业务应用为智慧教室中教学、管理、服务等应用系统的集合,支持构建教学应用环境、支撑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设备远程管控、实现教学全过程管理、提升教学服务质量与体验,涉及设备运行与管控系统、教学活动支持系统、教学分析与评价系统等。
高等学校智慧教室技术
规范与保障体系应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保障体系的要求,涉及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办法、数据标准规范、机房建设技术规范、网络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应用服务建设规范等技术规范及制度、环境、能源、人员、资金等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智慧教室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应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涉及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要求,保证智慧教室在网络环境下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