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风俗
篇一:民间葬礼习俗
民间葬礼习俗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

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

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

因此,有的在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在病人的房间门后扎一把刀,还在罩顶上摃一个箩子,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

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要在院坝边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还要放火炮恭送“无常”。

有的还要请僧道“开路”、“开咽喉”。

开路即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还有的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

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

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

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

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

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
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

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

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

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

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

”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

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

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民间在办理丧事时,通常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生前报病
生前报病又叫送活信。

在自己的祖辈、父辈等病危期间,晚辈要亲自前往自己的亲戚家(一般指长辈)报病。

即报生病时间和患病情况,曾经过哪些医院、医生诊断治疗。

并说明因病情严重,治疗效果很差,现已病危。

(二)、死者入殓
1. 烧落气纸
人死后孝氏或帮工即时在院坝边烧落气纸钱,放落气炮。

2.給死者净身穿衣
孝氏或亲友在人死后用一张湿毛巾从下向上擦死者的前胸三次,然后穿衣。

一般穿衣服七至九件,裤子五至七条,包帕子三条,穿袜子三双,穿布鞋一双。

所穿衣服和鞋不要钮扣,裤带用黑线拴,死者有多少岁就用多少根线。

腰带用一条红布巾。

3.抬死者到堂屋蹬铧
之前帮工需将堂屋棺木掉头,大头在内,小头在外,按男左女右的规矩置于堂屋内。

铺一张晾席(或门板)在堂屋地上,上面再铺一床专门为死者订做得坝单。

然后将死者平放在坝单上,脸上盖草纸,脚上蹬一锏旱犁铧。

4.入小殓
死者蹬铧后,即刻准备灰包,仍按死者有多少岁就包多少个,灰包内一般包柏枝。

另用麻或白线穿一窜打狗饼,二十至三十个为宜。

打狗饼用面擀成较薄的面皮,划成圆片在锅里炕一下。

入小殓时,帮工三人连坝单一起将死者迎进棺内,两边用灰包摤紧,左手关一窜打狗饼,右手捏一张手帕,身上铺盖单,脸上盖草纸,然后盖上棺盖,大头留二指宽的小缝。

孝氏在棺前置一木凳,点上水灯、香蜡,放上贡品。

(水灯碗内倒莱油,一般用灯草做灯芯,贡品一般是熟肉片、水果等。

) 入殓至出灵期间孝氏要守灵。

在人殓的同时,还要请亲友或帮
工烧死者的铺草、被子及穿过的衣服等,将死者睡过的床横立起放在屋里。

(三)、地仙查期
人死后,孝氏或派专人请来地仙,依据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时和死亡时间,选择吉日出灵,确定何日“坐夜”(坐夜当天主要是接待送葬的来客和开展祭奠活动),并选择墓地。

(四)、死后报讣
人死后,孝氏又要戴上孝帕前去长辈亲戚家报丧。

即报死者去世的时间及请地仙所查的安葬日期和坐夜的时间。

见了长辈还要先下跪再报。

(五)、设灵堂
根据坐夜时间,孝氏要提前请来支客师布置灵堂。

一般应挂“沉痛悼念……逝世”的横匾,书写相关悼念的对联。

灵堂中央安放专门为死者修的灵房子,前面搭供桌,点上香蜡并摆上贡品。

(六)、坐夜
坐夜前几天须请厨师及帮工做好宴客准备工作,预约一鼓乐队于坐夜当天早上来家打坐家锣鼓。

坐夜的主要议程是:
1.接待送葬来客
(1).接客的时间一般定在下午。

接客时长子(媳)端上亡牌,举上自家准备的花圈同鼓乐队、帮工一道出院门迎接,若是长辈来送葬孝子还要跪接。

帮工主要是接花圈等礼品。

在接客的过程中,双方还要对炮,客家放一炮主家对放一炮。

(2).客鼓乐队参灵
送葬的鼓乐队来到灵前受支客师接待参灵。

参灵时,打着锣鼓来到堂屋,沿死者棺木走一转。

孝氏提前准备好礼封放在棺木上,礼封一般是每人2元钱,一包烟。

(3).厨师接“杠单”
杠单一般是女儿(婿)送,内有猪头等祭品。

发财的女儿还有的送三陈杠单。

帮工将杠单摆在灵堂前,厨师要亲自去收捡祭品。

送葬的人提前给厨师准备有礼封放在杠单内。

(4).送葬来客行祭奠礼
由支客师主持来客肃立灵前,孝氏头顶孝帕站一旁。

支客师边讴祭奠礼语边指引来客为亡灵上香、奠酒、化白(即烧纸)。

祭奠前后来宾均要为死者敬三次鞠躬礼,孝氏最后行二次鞠躬礼致谢。

2.孝氏设晚宴款待来客
3.举行祭奠仪式
(1).搭宝台(即长席)报讣
支客师候全体送葬亲戚宝台就坐,孝氏戴孝帕站立一旁,孝长子报告死者病情、治疗过程和不幸去世时间,死后头戴、身穿、脚蹬的衣物、鞋的数量。

(2).瞻仰遗容
孝氏及全体送葬亲戚受支客师引导,按长幼顺序去堂屋瞻仰遗容。

帮工一至二人负责御棺合棺。

(3).孝氏答疑
篇二:搬家入宅民间风俗
1、搬家程序:
a) 择日
b) 选择新枕头搬家。

位理学认为“入伙”是人丁气场的转移,因此需要枕头先入伙:按照家人的数量,启用
新的枕头开门入宅。

按照个人的床位分别摆放。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华人,还在枕头内装有信封,内藏138元,以图“一生发”之意。

c) 入住时取21枝香点着, 从屋的左方入, 让浓烟上下熏扫厅房及厕浴厨灶,天花板,墙壁及至墙脚,从屋
的右方出, 到外间安全的地方, 把它弄熄弃掉。

以次去掉邪气,尤其对于那些盖在风水一般的地基上的房子尤为重要。

d) 入住当天,一定要烧一壶开水, 寓意财源滚滚。

同时塞住各种池盆(厨房、卫生间等), 开启水龙头, 要
细水慢流;因为细水长流,寓意盘满钵满之意。

屋宅内还可以开着风扇, 四围吹风, 但不要向大门吹,有风生水起之意头。

e) 搬家时最好携带一只装满了米的米缸或米桶,桶中摆放一张写有“常满”的红纸,或是摆放有168元的信
封,取其“一路发”之意。

f) 搬家当天千万不能生气,绝对不可骂人、尤其是不要漫骂小孩子。

一定要说吉祥话、做吉祥事。

g) 搬家当天不要在新家睡午觉,否则以后容易患病。

当晚睡觉,
主人要在躺下几分钟后又起来工作一小会,
表示睡下还要起来。

h) 搬家后的第一天或第一周内要闹房,即一定要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到家中热闹一番:或聊天或吃饭或娱
乐等,越热闹越以驱邪。

2、入宅仪式之一介绍
搬入新屋必须注意之事项:
a) 入新宅之前三天(或一前天),必须用少许糯米及少许粗盐参于水中,撒整问屋子(由内到外,也就是大厅
及大门最后)。

b) 撒完米水之后就亮灯(二十四小时亮灯),灯火通明至搬家入宅之后方关。

c) 入宅当天,新宅不可有人在内。

(这一条与我们通常说的原则有出入,朋友们可参考用之)
d) 如若当日被冲犯者,不可参与仪式,仪式之后才能进入新宅。

e) 准备一小火炉在新宅的大门前,并起炉火。

f) 炉火旺后才开门,并喊:“财门,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然后把预先准备用的钱币(一元之金币,
多少随意)丢入宅内,再滚入八颗大桔子(公司类的再滚入八颗柿子)。

g) 之后每个人手拿东西(不可空手)跨过火炉进入屋内。

h) 有安神位者,神及炉等先进,无安神者,吉祥物、米、油、
盐、酱、醋、茶先入(公司类的提重要文件,
如:印之类)。

i) 请工人搬家者,在屋外先分个红包绐他们,让他们带吉利市入宅。

j) 搬家当天不可穿得太随便,多少带些金器及钱财于身上。

k) 最后再把门外之炉火搬入内,可用此火炉来煮水,泡茶拜祖先、神明。

l) 入宅当日须在新家吃一餐,也就是新家必须煮水、煮饭,而小菜由外面打包买回来就可。

m) 确定完全没有修补及攒洞后才择日谢土。

3、入宅仪式之一介绍
必须品:首先要预备一些供品和物件:
a) 五份香烛:二-五对红烛,每份香有三支。

b) 五份杯筷:七对筷子,七只杯。

c) 五份“元宝衣纸”
d) 五份连皮猪肉:以前规限一定要生的,笔者认为熟的也可以供奉。

e) 五块豆腐,分作五份。

f) 五份芽莱,不需要太大份。

g) 五份生果,每份有五种生果
h) 五份花生或五份糖,糖可用椰子糖、果汁糖或其它种类,每份二十五粒。

i) 一个用来焚化元宝衣纸的金属盆,称聚宝盆。

4、进行过程:
a) ***在屋的中央摆放三对筷子,三只杯(可用六只,三只杯盛茶,三只杯盛酒)
b) 一份“元宝主纸”一份猪肉,一份芽莱,一保生果
c) (生果用五个,一份花生或糖(二十五粒,一粉豆腐。

d) ***在屋的四前左方,后左方,后右方,前右方,.
e) 摆放一对筷子、一只林可用两只,一只盛茶,一只盛酒,一份元宝衣纸、一份猪肉,一份芽莱,一份生果
用一个,一份花生或糖二十五粒,一份豆腐。

f) 原本五份供品皆要求相同份量,
g) 然而以上四角的.
5、祭祀过程:
a) 燃点五对红烛,中央首先插红烛一对,然后其余四角亦。

a) 插红烛一对。

若果没有预备五个香炉,烛根可插在生果上。

b) 燃点所有香枝,中央一份插上三支有些人另加三支特别
c) 长的香,这些香名为长寿香,余四角亦插上香三支。

d) 人站在中央,合掌膜拜,说一些吉利说话,如“保佑家宅平安。

身体健康,财运亨通”
6、一般来说,以下几样不可缺少:
a) 米:用米桶,装八分满
b) 红包:放于米桶上面
c) 畚箕和新扫帚一对:上面需绑上红布条
d) 水:用水桶装三分满
e) 碗筷:双数较好,放在水桶中
f) 火炉择吉日网特别提醒大家,这里指的是能生出明火的炉具,电磁炉不算
篇三:描述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
描述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
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

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

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

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

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

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

场面蔚为壮观。

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

扭秧歌时,人们穿着色彩对比鲜明的服饰,红蓝黄绿,五彩缤纷。

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来抒发愉悦的心情。

扭秧歌的人有时还扮作大头娃娃、打扮鲜艳的老人,扭着夸张的动作,逗人开怀大笑。

往往此时,看秧歌的人们鸣放鞭炮,以增加喜庆气氛。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山西南部的皮影戏里,各种传统吉祥的图案,如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

人物服饰上也常见各类建
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如卍字不断头、富贵连年、如意长寿等。

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

富有普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珑,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

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剪纸
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单色剪纸又分:
1.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

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

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真正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是具有一定标准的:
1、刀味与纸感一幅优质的剪纸艺术作品必须要具备剪纸艺术自己应有的风格和特点...
2、玲拢剔透剪纸艺术语言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形象都是在玲珑剔透的形式中塑造...
3、强调装饰一幅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