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语文天地六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2)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光荣,制定劳动计划。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
(2)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引导学生开恳谈会,与家长交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重点难点】
1.理解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
2.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法、点拨法。
生:自语自悟、讨论、交流、评议。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聊斋志异》资料。
学生:观察家长或其他劳动者一天的劳动情况。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拓展阅读”《崂山道士》。
一、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有关鬼故事的,其实关于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简介作者、作品。
三、初读课文,理解课文
1.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朗读课文,试翻译。
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
3.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发展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呢?
开端:王七慕道,求师学法。
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结局:王七回家,演法失灵。
看师演法,师父教法,王七回家,演法失灵——这是本文的线索。
4.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
明确:王七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
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
四、学习文言文
1.朗读课文后所附文言文,读通读顺。
2.默读课文,结合故事内容,试翻译。
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的用法和一些词类的活用。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
”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
六、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