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找规律填数字320.300.28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找规律填数字320.300.280
题目:按规律填数.
答案解析
(1)260;240 (2)705;715
解析:观察第一组数字,发现它们依次减小20,所以括号中应该是260和240。

观察第二组数字,发现它们依次增大5,所以括号中应该是705和715。

扩展:
找规律填数是小学各个学段的学生都要掌握的题型,只是所处学段不同,题的难易程度不同罢了。

我们知道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比如自然数列:1、2、3、4、5……;双数列:2、4、6、8、10……。

只要能从连续的几个数中发现排列的规律,那么就可以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七大规律。

一、递增关系
在第一学段的一二年级数学中最为常见的找规律填数,就是数字排列呈递增关系的变化规律,比如:1,3,5,7,9()。

方法:把相邻两个已知数的数差计算出来,通过分析数差,找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这列数可能是以“+2”的规律递增,也可能是以“+3”的规律递增,还可能以
“+4”“+5”或“+10”,也或其它数的规律递增。

二、递减关系
这也是常见的一种数字排列变化规律,与递增关系类似,方法也一样。

比如:14,12,10,8,6,()()。

方法:先把相邻两个已知数的数差计算出来,通过分析数差,找出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这列数可能是以“-2”的规律递减,也可能是以“-3”的规律递减,还可能以“-5”或“-10”,也或其它数的规律递减。

三、隔项关系
隔项关系题型的特点主要是在一组数中,有一个固定的数在以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这个特点是比较容易发现的,那我们只要计算出相同数两边的数之间的数差,就能从中找出这些数字的排列规律。

比如:
3、2、5、2、7、2()()
例:(1)4,3,8,3,12,3,16,3()()
(2)24,5,21,5,18,5,15,()()
分析:从(1)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些数字偶数项位置上的数是3不变,奇数项依次+4,那16+4=20,所以括号里分别填20,3。

从(2)中很容易能看出这些数字偶数项位置上的数是5不变,奇数项依次-3,那根据这一规律15-3=12,所以括号里分别填5,12.
四、累加关系
累加的数量关系稍有难度,因为有些同学习惯了从相邻两数的数差中找规律。

如果观察数列从相邻两数的数差中发现不了规律,那我们就在相邻数之间加一加或减一减,可以两个数两个数地分析,或三个数三个数地分析,来看看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规律。

例:1,2,3,5,8,13,()
分析:通过观察这组数列,发现数字越来越大,但不是依次递增的,那我们就把前后两个数字相加看能不能发现规律,相加依次是1+2=3,2+3=5,3+5=8,5+8=13,很容易能看出前两项相加等于后一个数字,那根据这一规律8+13=21,所以括号里应填21.
五、对对碰关系
对对碰就是成组出现的数列。

如果我们从相邻两数的数差来分析,这些数字的排列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数的数差中存在一种有规律的排列,两个数字一组或三个数字一组,也或四个数字一组,这些数字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例:(1)2,3,6,7,11,12,17,()(2)8,10,12,14,18,20,24()
分析:从(1)中,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数列是按两个数字一组的规律排列的,并且每组的两个数字相差1,也就是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大1,即:2和3一对;6和7一对;11和12一对;那根据这一规律17+1=18.所以括号里应该填18.
从(2)中,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数列也是按两个数字一组的规律排列的,并且每组的两个数字相差2,也就是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大2,即:8和10一对;12和14一对;18和20一对;那根据这一规律24+2=26,所以括号里应该填26.
六、倍数关系
数列的已知数的数差,后一个数都是前面数的倍数。

例:(1)1,3,9,27,()(2)4,8,16,32,()
分析:仔细观察(1)数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数后面数都是前面这个数的3倍,1×3=3,3×3=9,9×3=27,那根据这一规律27×3=81,所以括号里应该填81;
仔细观察(2)数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数后面数都是前面这个数的2倍,4×2=8,8×2=16,16×2=32,那根据这一规律32×2=64,因此,括号里填64.
七、叠乘关系
前面的六种数列我们都是从数差或是倍数关系中去寻找数字规律,那么叠乘关系就比前六种数字规律的难度有所增加。

例:9,16,25,36,()
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个数字都是两个相同的数字的乘积,并且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即乘数一次比一次大1,3×3=9,4×4=16,5×5=25,6×6=36,那根据这一规律下面就是7×7=49,因此括号里应该填写49.
总结
以上找规律的七大类型,同学们只要掌握住了,不管数学题型千变万化,只要掌握数列的规律和思路,学会举一反三,小学阶段的找规律题型就迎刃而解了。

记住: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还要从积、商等方面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才是填数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