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喜迁莺·凡尘流水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喜迁莺·凡尘流水翻译赏析
《喜迁莺·凡尘流水》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凡尘流水。
正春在、绛阙瑶阶十二。
暖日明霞,天香盘锦,低映晓光梳洗。
故苑浣花沈恨,化作妖红斜紫。
困无力,倚阑干,还倩东风扶起。
公子。
留意处,罗盖牙签,一一花名字。
小扇翻歌,密围留客,云叶翠温罗绮。
艳波紫金杯重,人倚妆台微醉。
夜和露,翦残枝,点点花心清泪。
【前言】《喜迁莺·凡尘流水》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此词写作者同友人在郭希道家观牡丹,描述了郭家牡丹的盛开及主人的好客。
全词借观牡丹抒发北宋亡国之遗恨。
【注释】①浣:一作“涴”。
②艳波:一作“滟潋”。
【翻译】无。
【赏析】《喜迁莺》,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
又名《鹤冲天》,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长调起于宋,双调,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五字三体,上、下片各五仄韵。
吴词为一百零三字,按句逗不同分为两格:一为上片十句,下片十二句;一为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
“丁基仲”,即丁宥。
词人另有《高山流水·丁基仲侧室善丝桐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
“希道”,即郭清华,在苏州居处有池馆。
“凡尘”两句,先赞郭家池馆。
言郭希道家的花园虽是坐落在红尘俗流之中,但毕竟与众不同,春天里一切美好的景色通过这座花园及其亭台楼阁集中反映出来。
“暖日”三句,赞郭家牡丹。
言艳阳中的季春,云蒸霞蔚,郭家的牡丹花更开得盘龙般锦绣可爱,极像是一位在晨光
斜照下梳洗的绝代佳人。
“故苑”两句,插叙亡国之痛。
言牡丹花原
出生在洛阳故都,现在故都早沦入敌手,所以洛阳牡丹也同样蒙尘待洗。
这亡国遗恨,即使是草木也有同感。
南宋朝偏安一隅,所以地处江南苏州的郭家牡丹虽然开得特别娇艳,但是这种盛开,毕竟属于不正常现象,所以只可算作“妖红斜紫”罢了。
“困无力”三句,续述
郭家牡丹。
言郭家花园中牡丹盛开,好像佳人在暖风中显得娇慵无力,懒洋洋地倚栏而立,又好像要叫东风来帮它站直一般的在风中起伏着。
此有“暖风熏得游人醉”之意,所以下面词人应该有着一句潜台词:奉劝众人不要“直把杭州比汴州”。
词人爱国之心,由此可见。
“公子”四句,述希道对牡丹的关心、爱护。
此言花园中的牡丹花在清华公子的细心照料下备受爱护。
留心察看,可发现在这一丛丛牡丹上面都撑着罗伞,四周设着护障,旁边插着一根根小牙签,牙签上标着它们的花名。
“小扇”三句,述郭氏好客。
言希道为招待赏花的客人,
特意在花丛护障前摆设宴席,并唤出歌妓为客人们轻歌曼舞。
牡丹的红花绿叶与歌妓的绮罗、玉貌互相衬映,各竞娇艳。
“艳波”两句,
述客人醉态。
此言大号紫金杯拿在手中已觉吃力,好客的主人又向杯中斟满了醇酒,因而使客人的手不堪重负而晃动,杯中的醇酒也随之泛着艳色酒波。
客人醉矣,所以斜倚妆台,以求支撑醉身。
“夜和露”三句,客人赏花归。
词人(即客人)因夜深露重,决定回去,却仍旧舍不得这娇艳的牡丹花,所以用剪刀剪下带着露水的花枝,回家去继续欣赏。
拿回家后,只见枝上的牡丹花的花蕊中尚带有露珠。
这露珠就像是离人的清泪。
结句含“感时花溅泪”之意,这泪珠既是离人的
伤心泪,也是亡国恨的沉痛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