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美术我驾神舟游太空 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我驾神舟游太空
一、教材分析
“太空”对小学生来说是神秘的,也是最能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话题。

本册的课程设计为造型表现课,是一堂想象画教学课,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用绘画的表现方式,描绘想象中的飞船或火箭,展现遨游太空的想象景象。

让学生懂得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对于人类追求的太空,鼓励学生们从小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拓展思维,亲近科学,就会有无限的可能。

此课的学习,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科学的激情,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为祖国航天技术自豪的爱国情怀;通过想象画的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会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美术学习,已经掌握基本的绘画形与色的表现方法。

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美术学习充满着热情。

需要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进行艺术与科技的联想创想,培养学生基于视觉形象积累、继而进行多图形运用与综合的绘画创作表现能力,充满兴趣的进行描绘。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宇宙飞船及火箭等有关航天知识,学习火箭、飞船、宇航员及宇宙太空的造型特征,并尝试运用联想创想的思维方法,对飞船的功能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神奇形象。

2.通过尝试让学生通过合作与独立观察、联想、想象,创作神舟主体与背景,提高绘画想象创作构思与表现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初步感受祖国强大先进的航天技术,知道现代科技的价值。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民族自豪感与锻炼绘画构思表达能力,不懈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飞船的功能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神奇形象。

难点:如何用形与色造型,生动富有表现力地表现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场景。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或马克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范作。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第一页插画。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地球外面是怎样的吗?”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由问题引发的对宇宙的探知了解。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第二页宇宙插画。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宇宙知识的由来,继而归结到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

教师活动:播放人类太空探索图片或视频并板书。

“正是人类的太空探索让我们知道外太空的各种景象。

瞧,我这就有张太空护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乘坐火箭前往月球或是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球了。

同学们你想去吗?”板书:我驾神舟游太空。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观看富有童趣的图像素材及想象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保留对宇宙、飞船等太空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初始想象力;借此也用直观的方法向学生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赏析感受
教师活动:展示有想象余地的遨游太空插图,用“我乘坐的飞船+在太空中的 +做”的接龙游戏,带动启发学生想象。

提问“请用接龙游戏说一说,你会驾驶怎样的飞船遨游在太空中哪个有趣的角落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对遨游太空的方式和场景作出多种设想并与同学互动分享。

教师活动:播放神舟号飞船、宇航员、探索的宇宙PPT或视频让学生在原有想象基础上增加真实感。

“我们中国也是世界航天强国,目前已经有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进入了太空!来看看真正的宇航员是怎样太空探索的吧!”
学生活动:学生在观察了解飞船图像时增进飞船真实感的体会,增加飞船的视觉经验积累。

【设计意图】在观看了解真实太空探索(包括宇航员、飞船、太空)图像资料前进行想象,以期让独立的想象尽可能地不受现实的束缚。

用接龙游戏也可以群策群力设想出个性化、有趣的遨游太空情景。

同时渗透式感受祖国强大先进的航天技术,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分析探究
教师活动:出示画家、学生。

“来看看艺术家与小朋友是怎样游太空的?”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游太空艺术作品增加对作品主题表现、形式方法、绘画语言等的了解。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范作并解析绘画步骤、要点。

“再来看我怎样游太空呢?”“我怎
样画的呢?首先构思好后起稿定位,然后仔细描绘,最后涂好色彩。

注意画的主体大些,有重叠遮挡的运用。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习得表现方法及重点。

【设计意图】在教师分析探究指引下,学生学习创作主题的艺术化表现、大小对比及错落有致地构图、重叠遮挡的绘画技巧等方法。

(四)实践创作
教师活动:作创作动员,请学生说创作思路。

“同学们,你准备好游太空了吗?请你说一说”。

学生活动:学生说创作构思,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将习得方法内化,并在说的过程作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

教师活动:出示创作要求,分发作业纸。

并巡视辅导(有条件的可用同屏技术辅导)。

学生活动:按要求实践创作。

【设计意图】作业主题内容体现“尊重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的理念,绘画技巧以渗透式方法让学生内化为具个人化的绘画形式语言。

(五)交流评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指导学生相互观摩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欣赏,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三结合方法,取长补短、巩固习得技巧、经验,享受创作成就乐趣,增加绘画学习兴趣。

(六)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推荐关于中国最新太空探索视频或太空探索主题电影,例如播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图像资料并作讲解“中国是世界航天强国,继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任务之后,在2020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中,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将中国行星探索命名为‘天问’系列,并于7月23日成功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

火星将对中国展现它的秘密。

让我们拭目以待!”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外时间作深入了解。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太空知识,激发学生对宇航事业的兴趣,感受祖国先进的航天技术,了解现代化科技的价值,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案设计、制作:鲁元、王卫华
六、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或马克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范作。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第一页插画。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地球外面是怎样的吗?”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由问题引发的对宇宙的探知了解。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第二页宇宙插画。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宇宙知识的由来,继而归结到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

教师活动:播放人类太空探索图片或视频并板书。

“正是人类的太空探索让我们知道外太空的各种景象。

瞧,我这就有张太空护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乘坐火箭前往月球或是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球了。

同学们你想去吗?”板书:我驾神舟游太空。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观看富有童趣的图像素材及想象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保留对宇宙、飞船等太空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初始想象力;借此也用直观的方法向学生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赏析感受
教师活动:展示有想象余地的遨游太空插图,用“我乘坐的飞船+在太空中的 +做”的接龙游戏,带动启发学生想象。

提问“请用接龙游戏说一说,你会驾驶怎样的飞船遨游在太空中哪个有趣的角落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对遨游太空的方式和场景作出多种设想并与同学互动分享。

教师活动:播放神舟号飞船、宇航员、探索的宇宙PPT或视频让学生在原有想象基础上增加真实感。

“我们中国也是世界航天强国,目前已经有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进入了太空!来看看真正的宇航员是怎样太空探索的吧!”
学生活动:学生在观察了解飞船图像时增进飞船真实感的体会,增加飞船的视觉经验积累。

【设计意图】在观看了解真实太空探索(包括宇航员、飞船、太空)图像资料前进行想象,以期让独立的想象尽可能地不受现实的束缚。

用接龙游戏也可以群策群力设想出个性化、有趣的遨游太空情景。

同时渗透式感受祖国强大先进的航天技术,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分析探究
教师活动:出示画家、学生。

“来看看艺术家与小朋友是怎样游太空的?”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游太空艺术作品增加对作品主题表现、形式方法、绘画语言等的了解。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范作并解析绘画步骤、要点。

“再来看我怎样游太空呢?”“我怎
样画的呢?首先构思好后起稿定位,然后仔细描绘,最后涂好色彩。

注意画的主体大些,有重叠遮挡的运用。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习得表现方法及重点。

【设计意图】在教师分析探究指引下,学生学习创作主题的艺术化表现、大小对比及错落有致地构图、重叠遮挡的绘画技巧等方法。

(四)实践创作
教师活动:作创作动员,请学生说创作思路。

“同学们,你准备好游太空了吗?请你说一说”。

学生活动:学生说创作构思,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将习得方法内化,并在说的过程作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

教师活动:出示创作要求,分发作业纸。

并巡视辅导(有条件的可用同屏技术辅导)。

学生活动:按要求实践创作。

【设计意图】作业主题内容体现“尊重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的理念,绘画技巧以渗透式方法让学生内化为具个人化的绘画形式语言。

(六)交流评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指导学生相互观摩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欣赏,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三结合方法,取长补短、巩固习得技巧、经验,享受创作成就乐趣,增加绘画学习兴趣。

(六)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推荐关于中国最新太空探索视频或太空探索主题电影,例如播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图像资料并作讲解“中国是世界航天强国,继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任务之后,在2020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中,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将中国行星探索命名为‘天问’系列,并于7月23日成功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

火星将对中国展现它的秘密。

让我们拭目以待!”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外时间作深入了解。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太空知识,激发学生对宇航事业的兴趣,感受祖国先进的航天技术,了解现代化科技的价值,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案设计、制作:鲁元、王卫华
六、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或马克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范作。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第一页插画。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地球外面是怎样的吗?”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由问题引发的对宇宙的探知了解。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第二页宇宙插画。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宇宙知识的由来,继而归结到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

教师活动:播放人类太空探索图片或视频并板书。

“正是人类的太空探索让我们知道外太空的各种景象。

瞧,我这就有张太空护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乘坐火箭前往月球或是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球了。

同学们你想去吗?”板书:我驾神舟游太空。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观看富有童趣的图像素材及想象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保留对宇宙、飞船等太空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初始想象力;借此也用直观的方法向学生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赏析感受
教师活动:展示有想象余地的遨游太空插图,用“我乘坐的飞船+在太空中的 +做”的接龙游戏,带动启发学生想象。

提问“请用接龙游戏说一说,你会驾驶怎样的飞船遨游在太空中哪个有趣的角落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对遨游太空的方式和场景作出多种设想并与同学互动分享。

教师活动:播放神舟号飞船、宇航员、探索的宇宙PPT或视频让学生在原有想象基础上增加真实感。

“我们中国也是世界航天强国,目前已经有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进入了太空!来看看真正的宇航员是怎样太空探索的吧!”
学生活动:学生在观察了解飞船图像时增进飞船真实感的体会,增加飞船的视觉经验积累。

【设计意图】在观看了解真实太空探索(包括宇航员、飞船、太空)图像资料前进行想象,以期让独立的想象尽可能地不受现实的束缚。

用接龙游戏也可以群策群力设想出个性化、有趣的遨游太空情景。

同时渗透式感受祖国强大先进的航天技术,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分析探究
教师活动:出示画家、学生。

“来看看艺术家与小朋友是怎样游太空的?”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游太空艺术作品增加对作品主题表现、形式方法、绘画语言等的了解。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范作并解析绘画步骤、要点。

“再来看我怎样游太空呢?”“我怎
样画的呢?首先构思好后起稿定位,然后仔细描绘,最后涂好色彩。

注意画的主体大些,有重叠遮挡的运用。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习得表现方法及重点。

【设计意图】在教师分析探究指引下,学生学习创作主题的艺术化表现、大小对比及错落有致地构图、重叠遮挡的绘画技巧等方法。

(四)实践创作
教师活动:作创作动员,请学生说创作思路。

“同学们,你准备好游太空了吗?请你说一说”。

学生活动:学生说创作构思,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将习得方法内化,并在说的过程作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

教师活动:出示创作要求,分发作业纸。

并巡视辅导(有条件的可用同屏技术辅导)。

学生活动:按要求实践创作。

【设计意图】作业主题内容体现“尊重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的理念,绘画技巧以渗透式方法让学生内化为具个人化的绘画形式语言。

(七)交流评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指导学生相互观摩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欣赏,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三结合方法,取长补短、巩固习得技巧、经验,享受创作成就乐趣,增加绘画学习兴趣。

(六)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推荐关于中国最新太空探索视频或太空探索主题电影,例如播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图像资料并作讲解“中国是世界航天强国,继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任务之后,在2020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中,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将中国行星探索命名为‘天问’系列,并于7月23日成功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

火星将对中国展现它的秘密。

让我们拭目以待!”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外时间作深入了解。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太空知识,激发学生对宇航事业的兴趣,感受祖国先进的航天技术,了解现代化科技的价值,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案设计、制作:鲁元、王卫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