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RJ下册名师授课教案第3单元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单元导学
1.语言运用: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的节奏、断句和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积累文言词句。
2.思维发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分析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体味语言之美。
4.文化传承:体会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心怀天下的政治视野和富有意趣的审美取向,感受美的熏陶,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
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的节奏、断句和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积累文言词句。
2.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分析思维能力。
3.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体会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心怀天下的政治视野和富有意趣的审美取向,感受美的熏陶,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
合作法、探究法、诵读法等。
《桃花源记》记叙了一次奇妙神秘的秘境之旅,文风朴实清新,情节曲折离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作者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男耕女织,老幼皆安,邻里欢愉,待客如家人,借此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作者融情于景,通过环境的凄清冷寂抒发了贬谪失意的苦闷心情。
《核舟记》也是“记”,但它记的是一件工艺品——核舟。
核舟虽小,然而其上物、人、文、景皆备,令人叹为观止,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聪明才智。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本单元选入《关雎》和《蒹葭》两首。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现实中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
《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其渴望、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桃花源记》2课时
《小石潭记》1课时
《核舟记》1课时《〈诗经〉二首》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