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酸根的检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典型酸根的检验方法
第一篇:几种典型酸根的检验方法
几种典型酸根的检验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几种碘型物质的检验方法归纳如下:
(一)碳酸盐的检验
原理:盐酸与含有CO32-的盐反应都能生成CO2气体。
试剂: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方法:取被检物少许置于试管,并向其中注入足量的盐酸。
如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无刺激性气体,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被检物的组成里一定含有CO32-,即该被检物一定是碳酸盐。
(二)硫酸和硫酸盐的检验
原理: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都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而Ba2+和SO42-能结合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Ba2++SO42-=BaSO4↓)试剂:硝酸钡溶液(氯化钡或氢氧化钡)和稀硝酸。
方法:取被检物溶液少许置于试管,并注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如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即可证明被检物里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注:被检物中不含亚硫酸根离子,此法才可行)。
(三)盐酸和Cl-的检验
原理:盐酸和氯化物溶液都能电离出Cl-,而Ag+与Cl-结合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Ag++Cl-=AgCl↓)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稍酸
方法:取被检物溶液少许置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银和稀硝酸,如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就可确知被检验物里含有Cl-。
(注:被检物中不含亚汞离子,此法才可行。
)(四)同一溶液中CO32-、SO42-、Cl-的检验
首先要注意验证三种离子的顺序问题。
例如若首先验证Cl-的存在,加入含Ag+的溶液,则CO32-、SO42-、Cl-都会转变为白色沉
淀,这就给进一步检验带来很大的麻烦。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检验试剂。
所选检验某种离子的试剂一般不要影响到下一步对其他离子的检验。
(1)实验步骤应为: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若产生气体,则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2)在上述液体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3)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Cl-。
(五)检验SO42-的最佳试剂和步骤
某待测溶液滴加BaCl2溶液和稀HNO3后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吗?待测溶液跟BaCl2溶液反应时生成不溶于HNO3白色沉淀有3种可能,一是Ba2+跟SO42-反应生成BaSO4,二是Ba2+跟SO32-反应生成BaSO3,BaSO3被HNO3氧化成BaSO4;三是Ag+和Cl-反应生成AgCl。
可见,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存在其它离子的干扰。
一般来说,如果先用稀HCl处理,再用BaCl2溶液来检测,则可排除硫酸根离子和Ag+等离子的干扰。
若向待测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无任何现象,既不冒泡(说明不含CO32-和SO32-),又不形成沉淀(说明不含Ag+);接着加入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必为BaSO4沉淀,则待测溶液一定是含SO42-的溶液。
因此,稀HCl 和BaCl2溶液是检验SO42-的最佳试剂。
第二篇: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究CO32-的检验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探究SO42-、Cl-的检
验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探究CO32-检验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
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与化学反应的规
律美。
教学重点:探究碳CO32-、SO42-、Cl-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教学用品:
药品:鸡蛋壳、石灰石、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稀硫酸、醋酸、硫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澄清的石灰水等。
仪器:试管架、试管[与之相配套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烧杯、药匙、滴管等。
教学过程:
情景与问题
观察:石灰石、稀盐酸、相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仪器……
问题:实验室用什么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演:CaCO3+ 2HCl==CaCl2+ H2O + CO2↑(学生)
问题: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还有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如何检验它们含
碳酸根离子?
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见教学目标)
实验与探究
一、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实验:1.将少量碳酸钠放入试管,并加入少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重复上述实验。
观察:实验中,是否有气体生成?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讨论: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
练习: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么样书写?
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怎样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交流:向物质里加入稀盐酸,如果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问题:你能够证明鸡蛋壳或水垢里含有碳酸根离子吗?
实验: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学生将少量鸡蛋壳放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是什么?
讲述: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这一组实验中,相同的反应物是稀盐酸,称为这组实验的恒量;不同的反应物是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我们称为这组实验的变量。
(板书注明)
变量恒量
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Na2CO3+2HCl==2NaCl +H2O + CO2↑ NaHCO3+HCl==NaCl +H2O + CO2↑ 说明盐酸与碳酸盐可以反应生成CO
2问题: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交流:稀硫酸、醋酸、盐酸等。
问题:上面一组实验(三个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不同的酸能与相同的盐反应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1.将稀硫酸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醋酸代替硫酸做上述实验。
观察:有什么现象?(两名学生)(酸由学生确定)
讨论:说明不同的酸也能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发生反应。
问题:分析第二组的二个实验,哪些反应物为恒量,哪些反应物为变量?恒量变量
Na2CO3+ 稀盐酸Na2CO3+ 醋酸Na2CO3+ 硫酸
讲解:不同的含碳酸根离子的盐能与不同的酸反应,即酸与碳酸盐可以反应生成CO
2这类反应的实质为:2H++CO32-=H2O+CO2↑
控制实验条件可以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得出更多的、合理的结论。
实验与探究
二、探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问题:如何检验硫酸里含硫酸根离子、盐酸里含氯离子呢?(点
出学习目标)实验:稀硫酸里中入氯化钡溶液后,再滴加稀硝酸,轻轻振荡。
观察:有什么现象?
练习:化学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问题:把氯化钡作恒量,硫酸可以换成其它物质吗?这种物质必须具有什么特征?举一例。
实验:硫酸钠溶液里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轻轻振荡。
观察:有什么现象?
练习: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讨论:如何检验某种溶液里含有硫酸根离子?
交流: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这类反应的实质为:Ba2++SO42-====BaSO4↓
三、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实验:稀盐酸里中入硝酸银溶液后,滴加稀硝酸,轻轻振荡。
观察:有什么现象?
练习: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NO3↓+HCl
问题:把硝酸银作恒量,盐酸可以换成其它物质吗?这种物质必须具有什么特征?举一例。
实验:氯化钠溶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轻轻振荡。
观察:有什么现象?
练习: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 O3 讨论:如何检验某种溶液里含有氯离子?
交流: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这类反应的实质为:Ag++Cl-====AgCl↓ 巩固与应用练习:为了防止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
该钾肥跟氯化钡溶液反应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这种钾肥是什么?书写化学方程式
交流:K2SO4,K2SO4+BaCl2===BaSO4↓+2KCl 反思与评价总结交流
1.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在做一组实验时,可以采取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对照学习目标,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哪些满意?哪些感觉到不足?怎么办?还有什么问题?还想进一步探究吗?
板书设计:
一、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稀HCl和石灰水)实质为:2H+CO3==H2O+CO2↑ 变量恒量恒量变量 CaCO3+2HCl==CaCl2 + H2O + CO2↑Na2CO3 + 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 +H2O + CO2↑ Na2CO3+ 醋酸NaHCO3+HCl==NaCl +H2O + CO2↑Na2CO3 + 硫酸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BaCl2溶液和稀HNO3)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质为:Ba2++SO42-====BaSO4↓
三、氯离子的检验方法(AgNO3溶液和稀HNO3)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实质为:Ag++Cl-==AgCl↓+
第三篇:工业硅检验方法
工业硅检验方法
本标准参照YB95-76《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制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硅中铁、铝、钙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使用于本公司工业硅中铁、铝、钙杂质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YB95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3.测定方法
3.1 试液制备
称取0.4000g试验置于铂皿中,加入0.4ml硫酸(3.2.1),6ml 氢氟酸(3.2.2),分次滴加硝酸(3.2.3),直至试样分解完全。
将铂皿移于调压电炉上蒸发至冒尽硫酸白烟,取出冷却。
加入10ml盐酸
(3.2.4),用水冲洗器璧,再移于调压电炉上加热至盐酸完全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备Fe、Al、Ca含量滴定测定。
3.2 试剂
3.2.1 硫酸:ρ1.84g/ml
3.2.2 氢氟酸:ρ1.14g/ml
3.2.3 硝酸:ρ1.14g/ml
3.3.4 盐酸:1+1
3.2.5 盐酸:2mol/L
3.2.6 磺基水杨酸:100g/L
3.2.7 氨水:1+1
3.2.8 苦杏仁酸:100g/L
3.2.9 对硝基酚:1g/L
3.2.10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7
3.2.11 PAN指示剂:1g/L
3.2.12 氟化钠:AR
3.2.13 三乙醇胺:1+4
3.2.14 氢氧化钾:400g/L,贮于塑料瓶中
3.2.15 氯化镁:10g/L
3.2.16 盐酸羟胺:100g/L
3.2.17 钙黄绿素:1%
3.2.1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溶液:C[EDTA—2Na]=0.010mol/L
3.2.19 硫酸铜滴定溶液C[CuSO4]=0.010mol/L
上述试剂按GB/T《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的规定配置。
3.3 铁含量的测定
3.3.1 方法要点
溶液在1.8≤PH≤2.5时,三价铁与磺基水杨酸的阴离子形成红褐色的络合物,加热到60—70℃时,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无色或浅黄色。
3.3.2 分析步骤
分取50.0ml试液(3.1)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至溶液80ml 左右,加入1ml磺基水杨酸(3.2.6),摇匀(盐酸反调1—2滴盐酸),用氨水(3.2.7)准确至黄色或橙黄色,加入2.0ml盐酸(3.2.5)摇匀,置于电炉上加热至60—70℃,取下,趁热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2.18)滴定至无色或浅黄色为终点。
3.3.3 分析结果的表达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铁的(Fe)含量按下式计算:
C·V·0.05585
Fe%= m ×100% 式中: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用量,ml;
m—试样的质量,g;
0.05585——与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
[C(EDTA)=1.0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铁的质量。
3.3.4 允许误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与0.03%。
3.4 铝含量的测定
3.4.1 方法要点
在滴定铁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将溶液调至PH=4.7,加热煮沸,使铝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完全,用硫酸铜溶液滴定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然后加入氟化钠置换铝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物,加热煮沸,再用硫酸铜溶液滴定至紫红色。
3.4.2 分析步骤
在滴定铁后的溶液中,加入3ml苦杏仁酸(3.2.8)摇匀,加入5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2.18),摇匀,加2—3滴对硝基酚指示剂(3.2.9)摇匀,用氨水(3.2.7)调至黄色,再用盐酸(3.2.5)滴至无色,并过量1—2滴。
加入2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3.2.10),加热煮沸3min,冷却至60—70℃,加入7—8滴PAN指示剂
(3.2.11),用硫酸铜(3.2.19)滴定至紫红色,加入约1g氟化钠(3.2.12)再煮沸3min,加3—4滴PAN冷却至60—70℃,再用硫酸铜(3.2.19)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3.4.3 分析结果的表达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铝(Al)含量按下式计算:
C·V·0.02698
Al%=
m
式中:C—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V—硫酸铜溶液的用量,ml;
m—试样的质量,g;
0.02698——与1.00ml硫酸铜标准溶液[C(CuSO4)=1.000mol/L]的以克
表示的铝的质量。
3.4.4 允许误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4%.×100%
3.5 钙含量的测定
3.5.1 方法要点
在溶液PH>12.5时,以钙黄绿素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完全消失为止。
在测定条件下,许多离子有干扰,其中铁、铝的干扰用三乙醇胺掩蔽,锰的干扰用盐酸羟胺来消除。
3.5.2 分析步骤
分取50.0ml试液(3.1)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5ml三乙醇胺(3.2.13)、7ml氢氧化钾(3.2.14)、1ml氯化镁(3.2.15)1ml盐酸羟胺(3.2.16),每加一种试剂必须充分摇匀,加入少许钙黄绿素指示剂(3.2.17)摇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2.18)滴定至绿色荧光完全消失为终点。
3.5.3 分析结果的表达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钙(Ca)含量按下式:
C·V·0.04008
Ca%=
m
式中: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用量,ml;
m—试样的质量,g;
0.04008——与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
[C(EDTA)=1.0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钙的质量。
3.5.4 允许误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4%。
×100%
第四篇:油漆检验方法
油漆检验方法
油漆检验方法清单
1.(硬度)检验方法
2.(比重)检验方法
3.(固体含量)检验方法
4.(干燥时间)检验方法
5.(抗刮性)检验方法
6.(耐醇性)检验方法
(硬度)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设备清单
一台PPH-I型铅笔硬度计,高级绘图铅笔12支(6H~5B)
二、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
本仪器三点接触被测表面(两点位滚轮,一点为铅笔芯),始终保证铅笔与被测表面夹角为45°,根据杠杆原理,保证主体加在铅笔芯上的压力为1+0.05kg。
三、试验步骤:
1.按照GB1727-79《漆膜一般制备法》制备试验件3块,或从涂漆件上切取具有代表性的试件三块;
2.用削铅笔刀(自备)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笔5~6mm(切不可松动或削伤笔芯)住铅笔使其与NO.400砂纸(自备)面成90°角,并在砂纸上不停划圈,以磨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为止(边缘不得有有破碎或缺口),铅笔每使用一次,要旋转180°后再用,或重磨后再用;
3.将仪器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把10mm平键放在主体上方,此时主体与工作台面平行,把削好的铅笔插入主体的孔内,铅芯棱边接触到工作台即旋紧紧定螺钉,然后移去支撑板;
4.将仪器放在被测试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以1mm/s的速度向前(沿面板上箭头方向)扒推进,从最硬的铅笔开始,每级铅笔犁5条3mm的痕迹,直到找出都不犁伤涂膜的铅笔为止,此铅笔的硬度即代表所测涂膜的铅笔硬度。
(比重)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比重杯法(塑胶漆、烤漆、半成品)[GB1756-79]国标。
1.1检验规程1.2已各(G质量,g)之比重杯先干净干燥后,装入试样至接杯口,加盖;待试样的多余部分由盖中的小孔溢出时,用清洁揩擦干净,称出其质量(G2,g),立即记录温度(t)。
二、计算:20℃ 试样相对密度d:
d:=(G2-G1)/37.00+0.01×(t-20)
式中G1……空比重杯质量,g;
G2……装试样后比重杯质量,g;
共3页,第1页
t………试样测其温度值,g;
0.01……相对密度的温度修正系数;
37.00……比重杯在4℃时装入水的质量,g;
(固体含量)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塑胶漆、烤漆)培养器法:(GB1725-79(88))国标。
一、检验规程
1.1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器在105℃±2℃烘箱内焙烘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ml,g)。
1.2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5-2g试样(m,g),置于已称量的培养器中,使试样均匀流布于容器的底部,然后取放于鼓风恒烘箱内(塑胶漆80±2℃、烤漆120±2℃)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2,g),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熔烘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一,称量,至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g),试验平等测定两个试样,两次平行试验收的相对差为大于3%。
二、计算:20℃ 试样相对密度d:
X(%)=(m2-m1)/m×100
式中m……试样质量,g;
m2……培养皿及油漆烘至恒重后质量,g;
m1……培养皿至烘至恒重后质量,g;
(干燥时间)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漆膜干燥时间的检验方法……塑胶漆、烤漆:(GB1725-79(88))国标。
一、检验规程
1.1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5-79)在产品规定的底材制备漆膜,然后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干燥条件进行干燥。
1.2表面干燥时间检验方法……指角触法
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漆粘着在手指上,即认为表面干燥。
二、实际干燥时间检验方法……刀片法
2.1用保险刀片在样板上切刮漆膜,观察其底层及膜内均无粘着现象,即主伙漆膜实际干燥
(抗刮性)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检验规程:划痕法
1.1将被检油漆稀释至喷涂粘度涂-4杯16秒后,喷涂于胶片,喷涂厚度为1度即湿膜厚度12mm
1.2用洪箱60℃辅助烘干20mm后取出,放置30分钟后,待测。
1.3将干燥后工件漆膜朝上,一半放于台面上,用BYK硬度测试仪之铅笔单位B在工件的漆膜上面以30º锐角的角度。
轻划描绘。
1.4观察其被描划的漆膜是否破裂或痕迹极深,或滑痕迹现象来评定之一。
(耐醇性)检验方法
检验规程/注意事项
一、检验规程:浸醇磨擦法:
1.1材料:95%乙醇,棉毛衫碎布;湿膜测厚仪、500克砝码。
1.2被检油漆稀释至喷涂-4杯粘度16秒后,喷涂于胶片(硬胶、软胶漆)厚度为一度即湿膜厚度12mm。
若烤漆喷于干净的50×12×0.2~0.3mm马口铁片上。
1.3塑胶片喷涂试片,用烘箱60℃辅助烘干20分钟,马口铁片喷涂试片,用烘箱135℃辅助烘干30分钟。
取出烘箱,放置30分钟待测。
1.4用棉毛补碎布浸泡于95%乙醇液中,用手取起泡过棉毛衫碎布包住砝码,在漆膜上均匀磨擦,直至脱漆见底,计磨擦次数。
二、注意事项:
2.1若作烤漆耐醇性,试板按《漆膜一般制备法》国标GB1727-79制版。
第五篇:精煤检验方法
精煤检验方法
引用
GB 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精煤按批交货,产地相同且同时交货或连续发货三次为一批。
每
批为一个检验单位。
每批最大数量不超过120吨。
一.取样
1.散装取样
散装精煤采用场点取样,每点深度0.1-0.3m处取样量不得小于0.5kg。
大样总量不得少于10kg。
2.袋装取样
袋装精煤按1%的比例,采取随机破袋取样。
每袋取样量不得少于1kg,再缩分为2kg左右。
3.试样缩分
把所取大样混匀,缩分,测定试样水份、灰份和固定碳。
二.试样制备
1.测定水份Mad A.把作水份测定用的试样击碎至小于50mm 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1~1.5kg(本次缩分可在取样现场进行)。
B.把小于50mm的试样击碎至20mm,用四分法缩分至200~300g。
C.再击碎至全部小于10mm,缩分至不少于150g,迅速装入清洁干燥的磨口瓶(装样袋)中,贴上标签,注明试样名称、批号、产地、测定项目、取样人及取样日期,供作测定水份的百分含量。
D.称样坩埚重m1、坩埚及试样重m2。
E.在干燥箱里以105℃~110℃烘1.5h(水份烘干为止)。
F.再称样
干燥后坩埚及试样重m3。
G.计算水份,试样重 m=m2-m1
水份 Mad=(m2-m3)/(m2-m1)×100℅ 2.测定挥发份Vad
将测定水份后的试样,缩分至约60g,粉碎至全部通过0.3mm(60目)筛,装入清洁干燥的磨口瓶(装样袋)中,贴上标签,注明试样名称、批号、产地、测定项目、制样人及制样日期,作为干基精煤试样测定灰份和挥发份的百分含量。
A.将坩埚在马福炉中(850℃)灼烧30min左右,取出室温冷却。
B.称样
冷却后坩埚重m1、坩埚及试样重m2。
C.在马福炉中(恒温850℃)灼烧7min,取出室温冷却,至有余温时放入干燥箱中。
D.再称样灼烧后坩埚及试样重m3。
E.计算挥发份
试样重 m=m2-m1
挥发份 Vad=(m2-m3)/(m2-m1)×100℅
3.测定灰份Aad
A.将坩埚在马福炉中(850℃)灼烧30min左右,取出室温冷却。
B.称样
灼烧后坩埚重m1、坩埚及试样重m2。
C.在马福炉中(恒温850℃)灼烧1.5~2.0h,至恒重取出室温冷却,至有余温时放入干燥箱中。
D.再称样
灼烧后坩埚及试样中m3。
E.计算灰份
试样重 m=m2-m1
灰份 Aad=(m2-m3)/(m2-m1)×100℅
4.计算干基固定碳FCad
干基固定碳FCad=100%-(Vad+ 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