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郯城县美澳学校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题
2021.10
留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上。

第I卷(共25题,50分)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放射升空,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

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1-2小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两级
C. 三级
D. 四级
2.“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德国科学家最新争辩发觉,太阳系四周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据此回答3-4题
3.“超级地球”应属于()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太阳系
D. 地月系
4.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缘由是由于它具有
()
A.适中的自转周期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5-6题。

5.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只能观看到③
6.太阳耀斑和太阳风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022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7-8题。

7.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亲密
D. 岩石圈的下面不是软流层
8.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多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洁的系统 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章的圈层
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亲密,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C、E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沉积岩、变质岩
10.图中⑤表示的是
A. 外力作用
B. 变质作用
C. 上升、冷却凝固
D. 重熔再生
“于人生而言,每一次都是完善的沉淀。

正如沉积在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千差万别,却无一不美。

无论是钻石美玉,还是沙土砾石,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是最完善的姿势,这就是人生沉积的力气。

”据此完成11-12题。

11.按岩石的性质分,下列与砾石属于同一类的是
A. 石灰岩;砂岩
B. 安山岩;流纹岩
C. 大理岩;花岗岩
D. 页岩;玄武岩
12.造就文中“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的地质作用主要为
A. 流水沉积
B. 海浪沉积
C. 海浪侵蚀
D. 冰川沉积
我国云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下图为“该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①②③④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 )
A. ①-挤压隆起
B. ②-岩层断裂
C. ③-岩浆侵入
D. ④-水平挤压
14.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挨次正确的排列是( )
A.沉积岩2、沉积岩1、褶皱、岩浆岩2、岩浆岩1、断裂
B.沉积岩2、褶皱、岩浆岩2、沉积岩1、岩浆岩1、断裂
C.沉积岩2、褶皱、沉积岩1、岩浆岩2、岩浆岩1、断裂
D.沉积岩2、沉积岩1、褶皱、岩浆岩1、岩浆岩2、断裂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据此回答15-16题。

15.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B. 河漫滩,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D. 流石滩,海浪侵蚀作用
16.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由于
A. 海平面上升
B. 沿海地壳下沉
C. 黄河入海泥沙削减
D. 该区植树造林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8.图中甲处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形成“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夜间( ) A. ①减弱 B. ②增加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2022年10月9日中新社北京电:近期中国东部地区频频患病大雾天气,部分地区消灭浓雾。

9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仍被雾气掩盖。

中心气象台专家表示,此次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3日左右。

据此回答21-23题。

2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缘由之一是( )
A. 浓雾吸取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 浓雾减弱了地面辐射
C. 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 浓雾转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

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旧很醒目的缘由( )
A. 红、绿色光不简洁被散射
B. 红、绿色光最简洁被散射
C. 红、绿色光不简洁被遮挡
D. 红、绿色光不简洁被吸取
23.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较大。

作为中同学,下列做法有利于削减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 早晨起床去晨跑
B.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
C. 去医药超市买一副可隔离PM2.5的口罩
D. 去郊区外婆家休假以远离雾霾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大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该表。

据此完成24-25题。

24.探究结果表明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5.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第II 卷(5大题,共50分)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八颗行星中,图中没有标出的两个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20世纪哈雷彗星回归了两次,一次是1986年,另一次是______年。

(1分) (3)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____。

(1分) (4)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1分)
(5)依据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____行星,天王星属于______________行星。

(3分)
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
(1) 甲处地形是__________,乙处地质构造是
________。

(2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缘由。

(2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2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缘由。

(2分)
28.图1
为地质构造示意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图2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说出图1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

(3分)
(2)简述图1中所示流水作用的外力作用表现。

图2中成因与之相同的景观有。

(4分)
(3)请你依据所学学问,正确搭配图2中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4分)
a.长江三峡________b.西北楼兰古城__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 d.“鱼米之乡”________
29.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和我国某些城市的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图示各省级行政中心中,______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请列举该市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缘由有哪些?(3分)(2)表格中,______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最低,试从气候因素分析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图中,我国最能有效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其理由除了表格中__________________较大外,还与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

(5分)
30.读某城市202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近地面城郊之间风向应当
是。

(2分)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最主要缘由是( ) (2分)
A.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B.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由于有哪些?(3分)
(4)在右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2分)
(5)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推断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2)
(6)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2分)
附加题(本部分不计入总分,有余力
的同学完成)
日照时数指太
阳在某地实际照
射的时间,图们江
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
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据此完成1-2
题。

1.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
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座号
城市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上海成都杭州宁波拉萨2182.4
1986.1
1211.3
1902.1
2021.7
3005.1
33°31′
31°40′
30°40′
30°20′
29°54′
29°43′
(﹪)。

该流域 9 月份的日照百分率大约为()
A. 78﹪
B. 64﹪
C. 72﹪
D. 55﹪
2.该流域日照时数在 7 月消灭低谷的主要缘由是()
A. 天空中云量多
B. 下垫面植被增多
C. 太阳高度变化大
D. 昼长变短
如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P点位于城市中心区,O点位于城市郊区。

回答3-5题。

3.形成此图所示城郊间温度差的主要缘由是
A. 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 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 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多
D. 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小
4.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 等压面海拔高度比郊区低
C. 大气污染物不易集中至郊区
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5.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

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6~8题。

6.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气洁净度
7.北京市5月直接辐射大于7月,主要是由于
A. 5月太阳高度大于7月
B. 5月大气的散射辐射量小于7月
C. 5月气温日变化大于7月
D. 5月白昼长于7

8.上右图反映出
A. 太阳总辐射量阴天大于晴天
B. 阴天时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大
C. 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质点的多少
D. 太阳高度角越小,质点散射作用越弱
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气象战”技术就已经被娴熟运用,留下很多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结合所学学问,完成9~10题。

9.赤壁之战,诸葛亮立军令状,三日内赶制十万羽箭。

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

诸葛亮命二十只草船驶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潜伏,可拨弓弩手乱箭射之。

”待至日高雾散,草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得胜而归。

周瑜叹曰:“吾不如也!”文中“是夜大雾”的主要缘由是
A. 江南多雨,空气湿度大
B. 晴夜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损失热量多
C. 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
D. 接近长江,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充分
10.庞统献连环计,曹军以铁索打造连环战船,程昱忧虑,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

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诸葛亮夜观天象,设坛借得东风,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

下图中,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形势的是
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参考答案
2021.10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5.C 6.D 7.C 8.B 9.C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C 17.B 18.D 19.C 20.D 21.C 22.A 23.B 24.D 25.C
二、综合题:
26.(1)水星金星(2)1910 (3)月球(4)火星(5)类地巨远日
27.
(1)谷地(鞍部) 向斜
(2)背斜顶部受张力,简洁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合区,隧道易变成水道
丙地为断层,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活动。

(5)内力外力内力
28.
(1)①向斜(1分)②断层(1分)①处岩层发生弯曲(1分)(或②岩层裂开断开)
(2)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2分任写两个均可得分) ABE(3分)
(3) a—A (1分) b—C (1分)c---D (1分)d---B (1分)
29.
(1)拉萨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淡薄,晴天多;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大气污染少,大气透亮度高
(2)成都云、雨、雾天较多,晴天少,年平均日照时数少。

(3)拉萨年平均日照时数纬度较低海拔高大气污染
30.
(1)城市热岛由郊区吹向城区(2分)
(2)B(2分)
(3)大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分散核多,水汽简洁分散(3分)
(4)图略(逆时针方向)(2分)
(5) 不能 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2分)
(6)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2分)
三、附加题答案及解析:
1.D 2.A
【解析】1.图示日照时数图中,9月份日照时数是200小时。

9月份在秋分日四周,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是12小时,整个9月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是36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是55﹪。

2.同一地区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

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图门江是雨季,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A对。

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有影响,但不是7月份消灭低谷的缘由,B、
C、D错。

【点睛】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受到日照时间长短和天气状况的影响。

对于某一地区来讲,夏季昼长长,日照时间长;晴天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

3.A 4.A 5.B
A B C D
【解析】3.读图分析可知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主要缘由是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A正确;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吸取率大,B错误;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多,会降低城市的温度,C错误;城市上空云量较郊区多,D错误。

故选A。

4.城市温度高,郊区温度地,因此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存在热力环流。

城市中心受热,空气上升,水汽分散,降水较多;A正确;城市中心空气上升,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等下面对低处弯曲;郊区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对高处弯曲;B错误;城市上空形成高压,在郊区上空形成低压,空气又城市流向郊区,简洁把大气污染的物质带到郊区,C错误;近地面,郊区为高压,城市为低压,郊区的污染物质简洁随近地面的气流进入到城市,D错误。

故答案选A。

5.M、N两地气温比P地低,故在近地面M、N两地气压比P地高,所以近地面的空气又N流向P,又由于是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的影响形成的东南风,故答案为C。

6.B 7.B 8.D
【解析】试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6: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和大气透亮度。

大气透亮度取决于大气中
所含水汽、水汽分散物和尘粒杂质的多少,这些物质越多,大气透亮度越差,因而太阳辐射受到的减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也相应的越少
7.北京5月雨季未到,多晴天,7月为雨季,降水多,5月大气的散射辐射量小于7月,B正确。

8.太阳散射辐射量阴天大于晴天;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晴天和阴天无关;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受太阳高度和质点的多少的影响;太阳高度角越小,质点散射作用越弱,D正确。

9.B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要求同学把握雾的形成缘由,并且能够判读天气系统图,从图中读出天气和风向。

9.依据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补偿给近地面的热量较少,所以近地面的气温较低,水汽易分散。

另外,江面水分蒸发,为空气补充了大量水汽,故形成大雾天气。

这是典型的辐射雾现象,日出后,近地面气温上升,此雾即散。

10.依据风向的判读方法,此时赤壁应位于高压脊的西侧,所以形成偏南、偏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