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敏感性湿疹的诊治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敏感性湿疹的诊治常规
自身敏感性湿疹是由于患者对自身所患皮肤病产生的某种物质吸收后,而发生的过敏反应。
原发病灶常有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真菌感染、溃疡等。
致敏的物质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产物,或患者自体的组织蛋白经过某种过程而形成的自体抗原。
【临床提要】
L皮肤损害皮损向远处扩散,出现对称性的丘疱疹,严重病例丘疱疹可融合成湿疹样斑片,甚至引起剥脱性皮炎。
2.发病特征发病前常有原发病灶的加重,如湿疹、溃疡。
多见于前臂屈侧、手背和大腿伸侧。
波及面、颈、掌跖和躯干。
病程经过取决于原发病灶,并随其减轻或消退,反之亦然。
病程常迁延数周。
3.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发病前已有皮肤原发灶,处理不当或继发感染,随后出现广泛的对称性丘疱疹,本病诊断不难。
本病的丘疱疹期应与播散性疱疹病毒感染、疱疹样皮炎及其他水疱大疱性疾病相鉴别,湿疹样期应与钱币状湿疹和其他湿疹性疾病鉴别。
【治疗处理】
(一)治疗原则
控制原发灶和减轻泛发性皮疹。
(二)基本治疗
全身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对症处理。
L作用靶位阻止抗原特异性T细胞所致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反应和条件性刺激过敏,对抗炎性介质,减轻表皮水肿、海绵形成及真皮炎性细胞浸润。
2.首选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3.次选抗组胺药物,钙剂、维生素C。
4.原发灶酌情使用针对性抗细菌、抗真菌药物。
5.局部对症处理。
(三)治疗措施
L局部处理按急性、亚急性、慢性皮炎对症处理。
2.治疗原发病灶感染明显时,应选用敏感抗细菌、真菌药物外用或内服。
3,轻症处理轻症一般治疗,抗组胺药物、钙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等。
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止痒。
4.重症处理病情严重者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40〜50mg∕d,加全身抗细菌、抗真菌药物,控制原发病灶。
使用剂量应足够,疗程足够,过早停药可导致复发。
如复发,使用糖皮质激素仍然有效,只是维持治疗时间可能更长。
(四)治疗评价及预后
用抗菌药物控制原发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对症处
理,病情很快痊愈。
治疗情况和机体敏感情况而异,一般原发灶好转后,继发灶皮损可逐渐消退,病程短的2周左右,长者可迁延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