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泸优11及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播种 赣芝11号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砂质壤土田块种植。

忌连茬,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轮作田种植。

播种时间以5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为宜。

每hm2播种量为3~6kg,播种以条播为宜,撒播也可。

夏芝麻每hm2定苗15万~18万株,秋芝麻18万~22.5万株。

4.2 田间管理 间苗宜早不宜迟,第1对真叶出现时就应间苗,2~3对真叶时结合中耕进行第2次间苗,4~5对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定苗。

芝麻生育期短,对肥料需要比较集中,应施足基肥,每hm2需施钙镁磷肥300kg、尿素75kg或氮磷钾复合肥150~225kg。

芝麻病虫草害防治要坚持农业与药剂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苗期防治地老虎、跳甲与蚜虫,中后期防治芝麻天蛾和盲椿蟓,重点防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

4.3 适时打顶,收获 为了争取蒴、粒充实的有效生长期,避免生长后期顶端空稍部位的养分无谓消耗,在终花前打掉顶端1~2cm长的空梢尖,使养分集中于蒴、粒,实现增产效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成熟时,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呈绿黄色、中部蒴果种子黑而饱满,呈固有的色泽,果轴顶部蒴果种子种皮呈灰黑色,此时为最佳收获期。

(收稿日期:2015-09-10)
水稻品种泸优11及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汪德义1 黄泽群2 陈辉强1 陈 浩1 张红梅1 周 新1 李文政3
(1陕西省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 725000;2陕西省汉滨区农产品质检站;3陕西省汉滨区县河镇农技站)
泸优11系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育的不育系LF308A作母本、恢复系川种R11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10年、2011年分别通过陕西、广西水稻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陕审稻2010001号、桂审稻2011002。

该品种为陕西省丘陵及中高山稻区主推品种,也是陕西省中早熟水稻区试对照品种。

针对陕南中高山区长期缺乏优质水稻品种,平坝丘陵稻区长期缺乏油菜茬口水稻全程机械生产专用品种这一现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该优质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
2010-2014年汉滨区农技中心对泸优11进行了全程机械化高产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抗病的突出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1 品种特征特性
泸优11属三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在陕南海拔600m以上区域种植,4月10日左右播种,全生育期148.3d,比明优02短2.8d。

在陕南海拔650m以下区域作油菜茬口机插品种种植,4月25日播种,9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135~143d。

该品种株叶形态好,叶色淡绿,茎秆粗壮,叶鞘绿,颖色淡黄,叶缘、叶耳、稃尖均无色,无顶芒,剑叶直立,主茎叶片数15.5叶,后期熟相佳。

株高98.3cm,穗长24.6cm,每穗着粒数170.2粒,实粒数134.4,结实率79.0%以上,千粒重27.2g。

稻谷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三级标准,对穗茎稻瘟病评价为5级,抗性强于对照明优02;对纹枯病评价为7级,抗性与对照一致但病指低于对照;对白叶枯病评价为4级,抗性与对照一致但病指低于对照。

2 产量表现
在2008-2009年陕西省水稻品种中早熟组12点次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560.89kg,较对照平均增产41.74kg,增产率8.05%,2年均居该组参试品种第1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在2009年陕西省水稻品种中早熟组5点次生产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553.8kg,较对照平均增产36.2kg,增产率7.0%。

针对陕南平川、丘陵油菜茬口稻区长期缺乏水稻全程机械生产专用品种这一现状,2011-2012年汉滨区农技中心分别在平川、丘陵两地进行了油菜及小麦茬口水稻全程机械化品种筛选试验。

泸优11在2011-2012年筛选试验中,平川稻区每667m2平均产量为655.8kg,2年均居20个参试品种第2名;丘陵稻区平均产量为627kg,2年均居18个参试品种第1名。

2013-2015年汉滨区农技中心在月河川道油菜及小麦茬口进行了泸优11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每年集中连片高产示范3.3~13.3hm2,3年每667m2平均产645.5kg;3年在陕南安康、汉中2市油菜及小麦茬口稻区分别累计推广泸优11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466.7hm2、993.3hm2、1266.7hm2,经多点测产,3年平
均产量分别为598.7kg 、615.8kg 、624.3kg ,分别较普通大田增产稻谷53.1kg 、66.7kg 、79.4kg ,且在育秧及栽
秧2个环节较普通大田每667m 2少用工费200元以上,深受示范户喜爱。

3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3.1 适宜播期 在陕南海拔650m 以下区域作机插品种种植,根据前茬油菜或小麦收获时间,适宜机插秧龄控制在30d 内原则,月河川道稻区4月25日左右为最佳播期,早播会导致秧龄偏大不利机插。

3.2 备足种子、营养土 秧田面积与机插本田的面
积比以1∶80~100为佳。

每667m 2大田备用杂交种
2kg 、营养土100kg ,营养土以稻田土为佳,每100kg 细
土用三元复合肥0.5kg 培肥。

除1/3营养土留作盖土不拌壮秧剂外,其余2/3营养土每100kg 细土拌1袋 (0.5~0.8kg )壮秧剂。

3.3 利用钵体毯状育秧硬盘拱棚育秧 每667m 2大
田备钵体毯状育秧硬盘28~32个,每盘播种芽谷100g 。

使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可一次性完成底土、洒水、播种、覆土等4道工序。

秧田做到秧板沉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播种时要使秧盘底部与板面充分接触,摆盘完后秧沟中放水慢慢浸上秧盘,随后退水至半沟水。

切不可使水漫到秧盘,有利于秧苗生长整齐一致。

及时搭拱棚覆盖保温,确保高温高湿促齐苗。

3.4 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壮秧 秧田期水分管理 坚持“旱育水管”,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

秧苗高度的化学调控 要确保栽插时的苗高在25cm 以内,一般在1叶1心时每667m 2秧田用15%的多效唑100~120g ,兑水60kg 均匀喷雾秧苗,既可有效控制苗高,还能促进壮秧。

及时揭膜炼苗 播种后膜内温度在25℃以下时不应揭膜,超过30℃时注意揭膜炼苗,应避免膜内高温烧苗;由于播期多在4月25日前后,外界气温本身较高,盖膜时间不宜过长,增加烧苗风险,一般控制在3~6d 内,苗出齐后即可进行揭膜炼苗,先两头后中间,揭膜前必须灌水或浇透水。

及时追肥 断奶肥于2叶1心期每667m 2施尿素5kg ,送嫁肥于移栽前5~7d 施尿素5kg 。

施肥时秧母田放水至盘面以上1~2cm ,保持水层2~3d 。

及时防治苗期病害 如遇
低温或发生青枯病、立枯病,每667m 2秧田用70%敌克松1000倍液洒施防治。

3.5 选好插秧机,带药机插,合理密植 插秧机的选择 小规模专业户和山区小田块选用手扶式4行机动插秧机为佳,机插秧面积0.1~0.13hm 2/h ;平川丘陵的较大田块、百亩以上的中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以选用乘坐式6行机动插秧机为佳,机插秧面积
0.33~0.4hm 2/h 。

合理密植 坚持带药机插,做到随起、随运、随
栽。

起秧前2~3d ,苗床用药剂喷雾处理,以达到带药移栽预防稻瘟病和虫害。

移栽时秧龄一般不应超过35d ,叶龄4~5叶,苗高15~25cm ,基部扁平,白根10条
以上,整齐均匀,无病、无虫、无空穴,盘根好。

于5月25日插完,越早越好。

插秧密度平川稻区每667m 2插
1.58万~1.85万穴,丘陵稻区插1.85万~
2.22万穴,穴插3~4粒谷。

3.6 加强大田肥水管理 及时耕耙整田、沉田、灌水 犁田不能太深17~20cm 即可,田耙好后,栽插前一定要退水沉田;机插时的水深1~3cm 最好,要求田间无满田明水,否则水太深会发生漂秧、漏插现象,严重影响机插速度和插秧质量;插秧后一定要浅水勤灌,灌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以水调肥、以气促根,促进根、蘖早生快发。

底肥不施氮肥,实行“接力式”追肥 施肥总量
上每667m 2大田施纯氮11~13kg 、P 2O 5 4~6kg 、K 2O
5~7kg 。

施肥方法上采用少吃多餐,磷肥一次性作底肥,钾肥70%作底施、30%作穗肥,氮肥不作底肥;实行“接力式”追肥。

按照“基肥不用氮只用磷钾肥;追肥用速氮,2次追肥,间隔5d ;穗肥钾移氮不移,安全又高产”的机插秧施肥技术要点,可以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倒伏风险。

提早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机插秧分蘖势强,高峰苗来势猛,可适当提前到预计穗数(80%~90%)时,一
般于每667m 2茎数达17万~19万时,分2次排水晒田,由轻到重,晒至田中不陷脚。

3.7 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原则,将健身栽培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突出抓好穗茎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二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以及草害的综合防控工作,化学防治一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或复配剂,尽可能不用纯化学农药。

3.8 适时机收 成熟后选好联合收割机及时收获。

由于机插秧的插植密度很大,相当于手插秧的1.5倍左右,每667m 2收割机插秧稻田要花费手插秧0.1hm 2的时间和油耗,马力小了无法正常作业,因此,机插秧稻田要一次性顺畅完成多项收获作业,需要60马力以上的收割机,如久保田588、久保田688等。

(收稿日期:2015-09-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