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热处理概述(第一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8钢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wC=0.8%的工具钢 T10A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wC=1.0%的高级优质工具钢
第34页,共50页。
合金结构钢 牌号:两位数字+合金元素符号+数字
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表示合金元素含量的百分之几 当w<1.5%时,一般只标明符号 不写数字;当≥1.5%、2.5%、 3.5% …时,元素后面相应的 标明2、3、4 …
第41页,共50页。
3.低碳钢
含碳量<0.25%,塑性韧性好,硬度、强度低,耐磨 性差。通常将其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使用。
钢号
毛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坯 尺
淬火温度
冷却
回火
b
s
5 Ak
寸 1 2 介质 温度
不小于
15Mn2 15 900
空
600 350 17 40
20Cr
15 880 800 水、油 200 850 550 10 40 48
冷却过程中应注意加热或冷却速度应该慢 一点。
第8页,共50页。
金属的化学性能
金属的化学性能中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 和高温抗氧化性。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成 分分布、组织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 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例如:固溶处理可以改善不锈钢的抗晶间腐 蚀能力;表面渗铝可以提高钢铁材料的抗 高温氧化性能。
表面化学热处理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激光加热表面淬火
第27页,共50页。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渗金属等
根据热处理在工件加工工序中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两类。
根据加热范围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局部热 处理两类。
第28页,共50页。
1.4 典型钢种及用途
第29页,共50页。
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例如:
45钢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wC=0.45% 08钢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wC=0.08%
50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wC=0.08%,wMn=0.70-1% 20g表示平均含碳量为wC=0.20%的锅炉钢
第33页,共50页。
碳素工具钢 牌号:T+数字(表示含碳量千分之几) 例如:
20CrMnTi 15 880 870 油
200 1100 850 10 45 56
20CrMnMo 15 850
油
200 1200 900 10 45 56
18Cr2Ni4WA 15 950 850 空
200 1200 850 10 45 80
第42页,共50页。
4.中碳钢 含碳量=0.25%~0.60%。包括调质钢、弹簧 钢和热作模具钢,是生产上用量最大的一 类钢。
由于各晶粒间存在位向差,为了协调变形,要 求每个晶粒必须进行多滑移,而多滑移必然要 发生位错的相互交割。
第18页,共50页。
细晶强化效果符合Hall—Petch关系:
s i kyd 1/2
细晶强化的显著特点:
不仅能提高强度,还能提高塑性和韧性。
第19页,共50页。
位错强化
定义: 用增加位错密度提高金属强度的方法称为 位错强化。
第36页,共50页。
合金工具钢 编号原则与合金结构钢大体相同,只是含碳量 的表示方法不同: 如果平均含碳量wC≥1.0%,则不标出含碳量; 如果平均含碳量wC<1.0%,则在牌号前以千分 之几表示。
例如:CrMn、 9Mn2V 高速钢W18Cr4V、W6Mo5Cr4V2
第37页,共50页。
铬滚动轴承钢 牌号:GCr+数字(表示Cr平均含量的千分 之几)
表1.2 碳钢中各种组织的线膨胀系数
组织
线膨胀系数/×106K-1
奥氏体
23.0
铁素体
14.5
马氏体
7.15
渗碳体
12.5
第6页,共50页。
热应力:工件加热或冷却时由于内外温差 导致热胀冷缩不一致而产生的内应力。 普通淬火后组织应力引起的残余应力如何变 化?
第7页,共50页。
3. 热容和热传导系数 对于热导率比较小的材料,在加热和
比容/(cm3·g-1)
0.1271 0.130±0.001 0.140±0.002 0.1212±0.003 3(C%) 0.1271±0.000 5(C%) 0.1271±0.001 5(C%) 0.1271±0.002 65(C%)
第4页,共50页。
组织应力:由于各种组织的比容不同,将会 在工件内部形成内应力。
第16页,共50页。
固溶强化的规律:
a) 合金元素的质量份数越大,强化作用越大。 b) 溶质与溶剂原子的尺寸相差越大,强化作
用越大。 c) 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的强化作用大于置
换固溶体。 d) 溶质与溶剂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差越大,强
化作用越大。
第17页,共50页。
细晶强化
强化机理:
晶界的存在使变形晶粒中的位错在晶界处受阻, 每一晶粒中的滑移带也都终止在晶界附近
第14页,共50页。
金属的强化和韧化机理共四类 固溶强化 细晶强化 位错强化 第二相强化
第15页,共50页。
固溶强化
定义: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原子而形成固 溶体时,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下降的现象。
强化机理:
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 阻碍了位错在滑移面上的运动
在位错线上偏聚的溶质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 用。
钢的分类
按照钢中所含合金元素多少分成碳钢和合 金钢两大类。
按照用途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 钢。
按照钢中含碳量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 碳钢
第30页,共50页。
常用钢产品的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表示符号
(GB/T221-2000)
名称
碳素结构 钢
采用 汉字
屈
采用 符号
Q
名称 钢轨钢
采用 采用 汉字 符号
例如GCr15表示平均含铬量wCr=1-1.5%
第38页,共50页。
不锈钢与耐热钢 牌号:数字+合金元素符号+数字
表示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
当平均含碳量wC ≤0.08%时,以“0”表示; 当平均含碳量wC ≤0.03%时,以“00”表示; 例如9Cr18、0Cr18Ni9、00Cr19Ni10
第39页,共50页。
根据钢的牌号判断各合金元素的含量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二次硬化 第二类回火脆性 固态相变的一般特征
第49页,共50页。
组织应力形成示意图
表面淬火前
表面淬火后
马氏体组织
奥氏体组织
F
F
F
F
第50页,共50页。
基体一起产生变形,由此也能提高屈服强 度。
第21页,共50页。
位错绕过第二相粒子过程示意图
第22页,共50页。
第23页,共50页。
1.3 金属热处理分类
第24页,共50页。
热处理概念
定义:将工件放在一定介质中加热到预定的 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 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第9页,共50页。
金属的力学性能
1. 强度
弹性模量E 比例极限p、弹性极限e 弹性比功ae 屈服极限s、屈服强度0.2
抗拉强度b 蠕变极限、持久强度 疲劳极限、过载持久值、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第10页,共50页。
2. 塑性和韧性
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冲击韧度Ak
断裂韧度KIC
3.硬度 4.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的三个阶段:
加热
保温 冷却
第25页,共50页。
热处理工艺包含五个要素:
加热介质 加热速率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
第26页,共50页。
热处理分类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式不同及钢的组织、性 能变化特点,可分为
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
淬火 退火 回火 正火 固溶时效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
例如:35SiMn表示wC=0.35%, wSi=1.1%~1.4%, wMn=1.1%~1.4%
第35页,共50页。
钢中的V、Ti、Al、B、RE等合金元素, 虽然含量很低,但在钢中能起相当重要的 作用,也应在牌号中标出。 例如:20MnVB表示wC=0.20%, wMn=1.0%~1.3%, wV=0.07%~0.12%, wB=0.001%~0.005%
例如:表面淬火钢件表面为马氏体组织,次表 面和心部没有转变成马氏体,仍为奥氏体或 过渡组织,因此表面形成出现压应力。(示 意图)
合理利用组织的比容变化使表面产生残余压 应力可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普通淬火后组织应力引起的残 余应力如何变化?
第5页,共50页。
2. 线膨胀系数
固体物质的温度每改变1℃时,其长度的变化 和它在0℃时长度之比,叫做“线膨胀系数”。
固态相变的类型
扩散型相变:珠光体转变、奥氏体转变 非扩散型相变:马氏体转变 过渡型相变:贝氏体转变
第47页,共50页。
固态相变的形核
均匀形核 晶界形核 位错形核 空位及空位集团
第48页,共50页。
本章小结
什么是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钢淬火后表面 残余应力状态是怎样的?
金属的强韧化机制有哪四种?各自的强化 机理是什么?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牌号: Q+屈服点数值(Mpa)(+质量等级
+脱氧方法等符号)
例如:碳素结构钢Q235AF、Q235BZ、Q235bZ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C、Q345D
质量等级 由A到E,钢的质量提高
第32页,共50页。
优质碳素结构钢 牌号:两位数字(+合金元素符号等)
1 金属热处理概述
第1页,共50页。
本章主要内容
金属的主要性能 金属强韧化机制 金属热处理分类 典型钢种及用途
第2页,共50页。
1.1 金属的主要性能
第3页,共50页。
金属的物理性能
1. 比容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有的容积,是密度的倒
数。
表1.1 碳钢中各种组织的比容(20℃)
组织
铁素体 渗碳体 碳化物 奥氏体 铁素体+渗碳体 贝氏体 马氏体
名称
采用 采用符 汉字 号
轨 U 沸腾钢 沸
F
低合金高 强度钢
屈
Q
铆螺钢
铆螺
ML
半镇静 钢
半
b
易切削钢 易
碳素工具 钢
碳
流动轴承 钢
滚
焊接用钢 焊
Y汽车大梁 用钢源自梁T压力容器 用钢
容
G 桥梁用钢 桥
H 锅炉用钢 锅
L 镇静钢 镇
Z
R
特殊镇 静钢
特镇
TZ
Q
质量等 级
___
ABCDE
g
第31页,共50页。
强化机理: 金属中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 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造成位错缠结 等位错运动的障碍,给继续塑性变形造成 困难,从而提高金属的强度。
第20页,共50页。
第二相强化
强化机理: 不可变形的第二相:位错线只能绕过第二
相质点,为此必须克服弯曲位错的线张力。 可变形的第二相:位错可以切过,使之同
第11页,共50页。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通过铸造、焊接、塑性加工和切削加 工而成形,通过热处理改变组织和性能以 及内应力状态。
良好的工艺性能不仅能保证工艺的顺利进 行,而且能降低加工成本。
第12页,共50页。
金属的经济性
原材料费 加工费 热处理
第13页,共50页。
1.2 金属的韧化机制
第43页,共50页。
5. 高碳钢 含碳量>0.6%,包括碳素工具钢、滚动轴承
钢、高速钢和冷作模具钢。
第44页,共50页。
1.5 固态相变概述
第45页,共50页。
固态相变的一般特征
相变阻力大 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
向关系 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 易于出现过渡相
第46页,共50页。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1.合金元素的分类 根据合金元素与C的亲和力大小,将合金元 素分成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当rC/rM>0.59时,形成间隙化合物 ➢当rC/rM<0.59时,形成间隙相,或称为特殊碳化物
第40页,共50页。
2. 合金元素的作用 固溶强化和韧化 形成碳化物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细化晶粒 提高钢的淬透性 提高回火稳定性 产生二次硬化 抑制第二类回火脆性
第34页,共50页。
合金结构钢 牌号:两位数字+合金元素符号+数字
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表示合金元素含量的百分之几 当w<1.5%时,一般只标明符号 不写数字;当≥1.5%、2.5%、 3.5% …时,元素后面相应的 标明2、3、4 …
第41页,共50页。
3.低碳钢
含碳量<0.25%,塑性韧性好,硬度、强度低,耐磨 性差。通常将其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使用。
钢号
毛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坯 尺
淬火温度
冷却
回火
b
s
5 Ak
寸 1 2 介质 温度
不小于
15Mn2 15 900
空
600 350 17 40
20Cr
15 880 800 水、油 200 850 550 10 40 48
冷却过程中应注意加热或冷却速度应该慢 一点。
第8页,共50页。
金属的化学性能
金属的化学性能中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 和高温抗氧化性。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成 分分布、组织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 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例如:固溶处理可以改善不锈钢的抗晶间腐 蚀能力;表面渗铝可以提高钢铁材料的抗 高温氧化性能。
表面化学热处理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激光加热表面淬火
第27页,共50页。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渗金属等
根据热处理在工件加工工序中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两类。
根据加热范围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局部热 处理两类。
第28页,共50页。
1.4 典型钢种及用途
第29页,共50页。
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例如:
45钢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wC=0.45% 08钢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wC=0.08%
50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wC=0.08%,wMn=0.70-1% 20g表示平均含碳量为wC=0.20%的锅炉钢
第33页,共50页。
碳素工具钢 牌号:T+数字(表示含碳量千分之几) 例如:
20CrMnTi 15 880 870 油
200 1100 850 10 45 56
20CrMnMo 15 850
油
200 1200 900 10 45 56
18Cr2Ni4WA 15 950 850 空
200 1200 850 10 45 80
第42页,共50页。
4.中碳钢 含碳量=0.25%~0.60%。包括调质钢、弹簧 钢和热作模具钢,是生产上用量最大的一 类钢。
由于各晶粒间存在位向差,为了协调变形,要 求每个晶粒必须进行多滑移,而多滑移必然要 发生位错的相互交割。
第18页,共50页。
细晶强化效果符合Hall—Petch关系:
s i kyd 1/2
细晶强化的显著特点:
不仅能提高强度,还能提高塑性和韧性。
第19页,共50页。
位错强化
定义: 用增加位错密度提高金属强度的方法称为 位错强化。
第36页,共50页。
合金工具钢 编号原则与合金结构钢大体相同,只是含碳量 的表示方法不同: 如果平均含碳量wC≥1.0%,则不标出含碳量; 如果平均含碳量wC<1.0%,则在牌号前以千分 之几表示。
例如:CrMn、 9Mn2V 高速钢W18Cr4V、W6Mo5Cr4V2
第37页,共50页。
铬滚动轴承钢 牌号:GCr+数字(表示Cr平均含量的千分 之几)
表1.2 碳钢中各种组织的线膨胀系数
组织
线膨胀系数/×106K-1
奥氏体
23.0
铁素体
14.5
马氏体
7.15
渗碳体
12.5
第6页,共50页。
热应力:工件加热或冷却时由于内外温差 导致热胀冷缩不一致而产生的内应力。 普通淬火后组织应力引起的残余应力如何变 化?
第7页,共50页。
3. 热容和热传导系数 对于热导率比较小的材料,在加热和
比容/(cm3·g-1)
0.1271 0.130±0.001 0.140±0.002 0.1212±0.003 3(C%) 0.1271±0.000 5(C%) 0.1271±0.001 5(C%) 0.1271±0.002 65(C%)
第4页,共50页。
组织应力:由于各种组织的比容不同,将会 在工件内部形成内应力。
第16页,共50页。
固溶强化的规律:
a) 合金元素的质量份数越大,强化作用越大。 b) 溶质与溶剂原子的尺寸相差越大,强化作
用越大。 c) 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的强化作用大于置
换固溶体。 d) 溶质与溶剂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差越大,强
化作用越大。
第17页,共50页。
细晶强化
强化机理:
晶界的存在使变形晶粒中的位错在晶界处受阻, 每一晶粒中的滑移带也都终止在晶界附近
第14页,共50页。
金属的强化和韧化机理共四类 固溶强化 细晶强化 位错强化 第二相强化
第15页,共50页。
固溶强化
定义: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原子而形成固 溶体时,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下降的现象。
强化机理:
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 阻碍了位错在滑移面上的运动
在位错线上偏聚的溶质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 用。
钢的分类
按照钢中所含合金元素多少分成碳钢和合 金钢两大类。
按照用途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 钢。
按照钢中含碳量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 碳钢
第30页,共50页。
常用钢产品的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表示符号
(GB/T221-2000)
名称
碳素结构 钢
采用 汉字
屈
采用 符号
Q
名称 钢轨钢
采用 采用 汉字 符号
例如GCr15表示平均含铬量wCr=1-1.5%
第38页,共50页。
不锈钢与耐热钢 牌号:数字+合金元素符号+数字
表示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
当平均含碳量wC ≤0.08%时,以“0”表示; 当平均含碳量wC ≤0.03%时,以“00”表示; 例如9Cr18、0Cr18Ni9、00Cr19Ni10
第39页,共50页。
根据钢的牌号判断各合金元素的含量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二次硬化 第二类回火脆性 固态相变的一般特征
第49页,共50页。
组织应力形成示意图
表面淬火前
表面淬火后
马氏体组织
奥氏体组织
F
F
F
F
第50页,共50页。
基体一起产生变形,由此也能提高屈服强 度。
第21页,共50页。
位错绕过第二相粒子过程示意图
第22页,共50页。
第23页,共50页。
1.3 金属热处理分类
第24页,共50页。
热处理概念
定义:将工件放在一定介质中加热到预定的 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 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第9页,共50页。
金属的力学性能
1. 强度
弹性模量E 比例极限p、弹性极限e 弹性比功ae 屈服极限s、屈服强度0.2
抗拉强度b 蠕变极限、持久强度 疲劳极限、过载持久值、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第10页,共50页。
2. 塑性和韧性
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冲击韧度Ak
断裂韧度KIC
3.硬度 4.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的三个阶段:
加热
保温 冷却
第25页,共50页。
热处理工艺包含五个要素:
加热介质 加热速率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
第26页,共50页。
热处理分类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式不同及钢的组织、性 能变化特点,可分为
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
淬火 退火 回火 正火 固溶时效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
例如:35SiMn表示wC=0.35%, wSi=1.1%~1.4%, wMn=1.1%~1.4%
第35页,共50页。
钢中的V、Ti、Al、B、RE等合金元素, 虽然含量很低,但在钢中能起相当重要的 作用,也应在牌号中标出。 例如:20MnVB表示wC=0.20%, wMn=1.0%~1.3%, wV=0.07%~0.12%, wB=0.001%~0.005%
例如:表面淬火钢件表面为马氏体组织,次表 面和心部没有转变成马氏体,仍为奥氏体或 过渡组织,因此表面形成出现压应力。(示 意图)
合理利用组织的比容变化使表面产生残余压 应力可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普通淬火后组织应力引起的残 余应力如何变化?
第5页,共50页。
2. 线膨胀系数
固体物质的温度每改变1℃时,其长度的变化 和它在0℃时长度之比,叫做“线膨胀系数”。
固态相变的类型
扩散型相变:珠光体转变、奥氏体转变 非扩散型相变:马氏体转变 过渡型相变:贝氏体转变
第47页,共50页。
固态相变的形核
均匀形核 晶界形核 位错形核 空位及空位集团
第48页,共50页。
本章小结
什么是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钢淬火后表面 残余应力状态是怎样的?
金属的强韧化机制有哪四种?各自的强化 机理是什么?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牌号: Q+屈服点数值(Mpa)(+质量等级
+脱氧方法等符号)
例如:碳素结构钢Q235AF、Q235BZ、Q235bZ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C、Q345D
质量等级 由A到E,钢的质量提高
第32页,共50页。
优质碳素结构钢 牌号:两位数字(+合金元素符号等)
1 金属热处理概述
第1页,共50页。
本章主要内容
金属的主要性能 金属强韧化机制 金属热处理分类 典型钢种及用途
第2页,共50页。
1.1 金属的主要性能
第3页,共50页。
金属的物理性能
1. 比容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有的容积,是密度的倒
数。
表1.1 碳钢中各种组织的比容(20℃)
组织
铁素体 渗碳体 碳化物 奥氏体 铁素体+渗碳体 贝氏体 马氏体
名称
采用 采用符 汉字 号
轨 U 沸腾钢 沸
F
低合金高 强度钢
屈
Q
铆螺钢
铆螺
ML
半镇静 钢
半
b
易切削钢 易
碳素工具 钢
碳
流动轴承 钢
滚
焊接用钢 焊
Y汽车大梁 用钢源自梁T压力容器 用钢
容
G 桥梁用钢 桥
H 锅炉用钢 锅
L 镇静钢 镇
Z
R
特殊镇 静钢
特镇
TZ
Q
质量等 级
___
ABCDE
g
第31页,共50页。
强化机理: 金属中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越容易 发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造成位错缠结 等位错运动的障碍,给继续塑性变形造成 困难,从而提高金属的强度。
第20页,共50页。
第二相强化
强化机理: 不可变形的第二相:位错线只能绕过第二
相质点,为此必须克服弯曲位错的线张力。 可变形的第二相:位错可以切过,使之同
第11页,共50页。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通过铸造、焊接、塑性加工和切削加 工而成形,通过热处理改变组织和性能以 及内应力状态。
良好的工艺性能不仅能保证工艺的顺利进 行,而且能降低加工成本。
第12页,共50页。
金属的经济性
原材料费 加工费 热处理
第13页,共50页。
1.2 金属的韧化机制
第43页,共50页。
5. 高碳钢 含碳量>0.6%,包括碳素工具钢、滚动轴承
钢、高速钢和冷作模具钢。
第44页,共50页。
1.5 固态相变概述
第45页,共50页。
固态相变的一般特征
相变阻力大 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
向关系 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 易于出现过渡相
第46页,共50页。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1.合金元素的分类 根据合金元素与C的亲和力大小,将合金元 素分成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当rC/rM>0.59时,形成间隙化合物 ➢当rC/rM<0.59时,形成间隙相,或称为特殊碳化物
第40页,共50页。
2. 合金元素的作用 固溶强化和韧化 形成碳化物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细化晶粒 提高钢的淬透性 提高回火稳定性 产生二次硬化 抑制第二类回火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