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域-OCT在观察高眼压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域-OCT在观察高眼压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神经节细胞复
合体中的应用
赵军;胡连娜;闫洪欣;肖静;高付林
【摘要】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y changes of optic disc ,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and 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 in ocular hypertension .Methods Ninety-six eyes of 52 ocular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intraocular pressure .Forty normal eyes of 20 healthy subjects served as control .Optic disc parameters, average, superior and inferior RNFL thickness , and average, su-perior and inferior GCC thickness were measured with SD-OCT.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NFL and GCC were analyzed . Resul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normal group and two ocular hypertension groups in optic disc pa -rameters, RNFL thickness or GCC thickness .RNFL thicknes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GCC thickness ( r =0.5631, P=0.001 for average thickness;r =0.5122, P
=0.005 for superior thickness;r =0.5459, P =0.002 for inferior thick-ness).Conclusion SD-OCT provides a sensitive way to observ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retina ,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Although there were no RNFL and GCC changes were found in ocular hypertension , these patients need to be followed-up.%使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 SD-OCT)观察高眼压症患者视盘形态学参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的表现。
方法选取52例(96只眼)高眼压患者,按照眼压高低分为两组,与20例(40只眼)正常人进行SD-OCT
检查,测量视盘形态学参数、整体平均RNFL厚度(RNFL-Avg)、上方平均RNFL厚度(RNFL-Sup)、下方平均RNFL厚度(RNFL-Inf)、整体平均GCC 的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 GCC-Sup)、下方平均GCC厚度( GCC-Inf),比较两组高眼压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高眼压症组RNFL与GCC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高眼压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视盘各形态学参数( P >0.05)、RNFL-Avg( P =0.9017)、RNFL-Sup( P =0.9659)、 RNFL-Inf( P =0.7465)、 GCC-Avg( P =0.3498)、GCC-Sup( P =0.4203)、GCC-Inf( P =0.3071)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而RNFL与GCC在整体、上方及下方的厚度均呈明显的正相关( r =0.5631 P =0.001;r =0.5122 P =0.005;r =0.5459 P =0.002)。
结论 SD-OCT 是一种比较敏感的能够观察到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检查方法,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眼压症患者在眼压明显高于正常的情况下,并无RNFL及GCC 的改变,对于高眼压症应该强调严格随诊。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4页(P196-199)
【关键词】高眼压症;频域相光干断层扫描;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作者】赵军;胡连娜;闫洪欣;肖静;高付林
【作者单位】100101 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眼科;100101 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眼科;100101 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眼科;100101 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眼科;100101 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高眼压症是指眼压高于正常,但并未发现神经纤维层损害及视野缺损的一种状态。
据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发展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高于正常人。
且随眼压的升高,发展为青光眼的危险性也越高[1]。
本研究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 )对高眼压症患者及正常人的视盘结构、视盘旁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黄斑
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等指标进行观察及分析,为
高眼压症与早期青光眼的区别与联系提供理论基础。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高眼压症患者52例(96
只眼),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3.22±13.22)岁。
按照眼压大于25 mm Hg(1 mm Hg=0.133 kPa)及≤25 mm Hg分为A、B两组,A组46只眼,B组50只眼。
正常对照组20例(40只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
均年龄(36.35±17.23)岁。
各组的性别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视力、验光、裂隙灯、直接眼底镜、房角镜检查、Goldmann 压平眼压计、Humphrey视野计检查。
高眼压症入组标准是:①至少
3次眼压测量(至少间隔24 h)大于21 mm Hg;②房角开放;③眼底检查
C/D≤0.4,且未见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盘沿切迹等青光眼表现;④Humphrey视野
检查报告为正常范围内;⑤无其他眼病及其他可能影响眼部的全身疾病、糖尿病等。
正常对照组入组标准:①任何时候眼压测量均≤21 mm Hg;②无青光眼家族史;
③房角、眼底及视野检查正常;④屈光度在±3.50 D内;⑤无眼部手术史。
二、方法
被检者正常大小瞳孔,暗视环境下采用SD-OCT(RTVue-100)进行眼底扫描。
选
择青光眼模块,获取图像。
在3D视乳头扫描图像中,参考B扫描中视网膜色素上皮末端精确画出视乳头轮廓线。
此视乳头轮廓线被保存并默认为视乳头地形图(NHM4)分析程序中各视乳头参数的基线值。
通过NHM4程序获得视乳头及其周
围的参数以及视乳头周围4 mm的RNFL厚度,RNFL厚度包括整体平均RNFL
厚度(RNFL-Avg)、上方平均RNFL厚度(RNFL-Sup)、下方平均RNFL厚度(RNFL-Inf)。
GCC扫描的方法是包括水平方向1条7 mm扫描线(经过黄斑中心凹)和垂直方向15条7 mm扫描线(间隔0.5 mm),水平扫描线上包括467个A扫描,每条垂直线上包括400个A扫描,分析数据时排除了黄斑中心凹1 mm2范围。
选择信号强度评分在40分以上的图片存盘,计算机自动分析得到GCC的3个厚
度参数:整体平均GCC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GCC-Sup)、下方
平均GCC厚度(GCC-Inf)。
三、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包括:视盘形态学参数:视盘面积(disc area)、视杯面积(cup area)、盘沿面积(rim area)、盘沿容积(rim volume)、视神经乳头容积(nerve head volume)、视杯容积(cup volume);神经纤维层参数:整体平均RNFL厚度(RNFL-Avg)、上方平均RNFL厚度(RNFL-Sup)、下方平均RNFL厚度(RNFL-Inf)、整体平均GCC的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GCC-Sup)、下方平均GCC厚度(GCC-Inf)。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记录指标的数据资料以
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各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
高眼压症组GCC与RNFL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直线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视盘参数的结果
A、B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视盘面积(disc area)、视杯面积(cup area)、盘沿面积(rim area)、盘沿容积(rim volume)、视神经乳头容积(nerve head volume)、视杯容积(cup volume)、杯盘面积比、垂直杯盘比、水平杯盘比各组之间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高眼压症A、B组与正常对照组视盘参数的比较Disc area(mm2)Cup area(mm2)Rim area(mm2)Rim volume(mm)3Nerve head volume(mm3)A组2.49±0.500.76±0.511.74±0.530.23±0.100.39±0.16B组
2.42±0.520.77±0.391.66±0.570.19±0.090.36±0.17正常对照
2.30±0.260.69±0.421.62±0.370.23±0.170.40±0.24F1.940.340.480.600.32P0. 14990.71460.65230.55020.7236
Cup volume(mm3)杯盘面积比水平杯盘比垂直杯盘比A组
0.14±0.170.30±0.170.60±0.150.53±0.16B组
0.15±0.130.32±0.150.66±0.180.54±0.12正常对照
0.11±0.120.30±0.150.62±0.230.53±0.16F0.720.130.460.12P0.48940.88260.6 3510.8876
二、RNFL与GCC的对照结果
A、B组与正常对照组RNFL及GCC分析结果表明,RNFL-Avg、 RNFL-Sup、RNFL-Inf、 GCC-Avg、GCC-Sup、 GCC-Inf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三、RNFL与GCC相关性的分析
分别对整体平均、上方平均和下方平均的RNFL和GC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RNFL与GCC有很显著的正相关性,RNFL-Avg与GCC-Avg的相关系数
r=0.5631,P=0.001;RNFL-Sup与GCC-Sup相关系数r=0.5122,P=0.005;RNFL-Inf与GCC-Inf 相关系数r=0.5122,P=0.005。
表2 高眼压症A、B组与正常对照组RNFL与GCC的比较RNFL(μm)RNFL Superior (μm )NFL Inferior (μm)GCC average(μm)GCC superior(μm)GCC inferior(μm)A组
105.5±11.68107.60±13.18103.4±12.1896.88±9.8397.22±10.9196.56±9.18B 组
104.41±11.99107.81±14.86101.01±11.3294.23±6.2494.39±7.1394.06±6.40正常对照
104.26±8.86107.06±10.49101.43±10.3294.53±5.0495.11±5.3193.94±5.27F 0.100.0030.291.060.881.20P0.90170.96590.74650.34980.42030.3071
图1 RNFL-Avg与GCC-Avg相关性分析
图2 RNFL-Sup与GCC-Sup相关性分析
图3 RNFL-Inf与GCC-Inf相关性分析
讨论
高眼压症是不明原因的眼压升高,但并无典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及神经纤维层损害的一种疾病。
对于高眼压症患者来说,当眼压>21 mm Hg时,发生视野缺损的可能性增加,当眼压超过26 mm Hg时更为明显,28 mm Hg的高眼压症患者比眼压为22 mm Hg的患者发生视野缺损的可能性高15倍[2]。
因此高眼压症是需要严格随访的一类人群。
青光眼的形态学改变发生在功能学改变前。
研究证实,大多数青光眼患者解剖结构的异常早于功能下降,当出现了可探知的视野异常时,神经节细胞的损害一般已经达到了20%~40%的程度[3]。
公认的青光眼诊断标准中,RNFL的缺损是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而RNFL的缺损的解剖基础源于RGC的损害。
黄斑区包含了视网膜约50%的RGC,且在正常人中变异程度小,因此成为观察RGC损害的理想部位[4]。
新一代的SD-OCT采用傅里叶技术和宽带光源技术采集处理数据,较前一代的时
域OCT(Time-domain OCT)具有更为先进的技术特点[5,6],包括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扫描方法的改变,并可以采集分析黄斑区视网膜的内丛状层、节细胞层和RNFL层(合称为GCC)的结构图像和信息。
一些研究已经显示,SD-OCT在观察青光眼患者的眼底改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它能够敏感准确地反映
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的损害程度[7]。
本研究使用SD-OCT对高眼压症患者进行了青光眼模式的分析并与正常人进行了
对照,以探讨SD-OCT在临床前期或早期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
在视盘相关参数
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各个参数在两组间的比较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说明即使在高眼压状态下,当神经纤维层没有受到损害时,其视盘和视杯的形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这也提示我们杯盘比的大小和形态是观察青光眼改变非常重要的参数。
在RNFL与GCC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不论在全视野还是上、下半视野中,RNFL与GCC均有高度的正相关性,提示两者均可以反映视网膜青光眼损害的情况。
但GCC包含的视网膜信息量大于RNFL。
从范围来说,RNFL-Avg的检查范
围是视盘周围4 mm大小,GCC-Avg的扫描范围是黄斑区7 mm×7 mm的范围;从厚度来说,RNFL-Avg单纯显示神经纤维层的变化,而GCC显示的是内丛状层、节细胞层和RNFL层三层结构的变化;从准确性来说,GCC测量的主要部位是黄
斑区,避免了视盘结构异常,如高度近视[8,9]等对RNFL带来的干扰。
因此,在青光眼损害的评价中,GCC比RNFL更能准确、精细地反映视网膜的损害情况。
GCC可能替代RNFL,成为青光眼损害监测的重要指标。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一直是青光眼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重点。
SD-OCT具有无创、可重复性高、准确率高等优势,使用这项技术
对高眼压症、大视杯等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具有青光眼发展趋势的患者,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为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中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10-1755.
[2] 李建军,王爽,徐亮.高眼压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66-70.
[3] Ophir A. First-visit diagnosis of preperimetric glaucoma.Open Ophthalmol J,2010,31:22-27.
[4] Zeimer R, Asrani S, Zou S, et al.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glaucomatous damage at the posterior pole by retinal thickness mapping.A pilot study.Ophthalmology,1998,105:224-231.
[5] Savini G, Barboni P, Carbonelli M, et al. Comparison of optic nerve head parameter measurement obtained by Time-domain and Spectral-domain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J Glaucoma,2013,22:384-389.
[6] Kyung RS, Jong SK, Gadi W, et al. Imagine of the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with spectral domain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glaucoma diagnosis.Br J Ophthalmol,2011,95:909-9014 .
[7] 樊宁,黄丽娜,何靖,等.频域OCT检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研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743-747.
[8] Tan O, Chopra V, Lu AT, et al. Detection of macular ganglion cell loss in glaucoma by Fourier-Domain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phthalmology, 2009,116:2305-2314.
[9] Kim NR, Lee ES, Seong GJ, et al. Comparing the ganglion cell complex and t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measurements by Fourier domain OCT to detect glaucoma in high myopia.Br J Ophthalmol, 2011,95:11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