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17〕62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的通

正文:
----------------------------------------------------------------------------------------------------------------------------------------------------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政办〔2017〕6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9日
南平市2017年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
为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创造有效供给,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作出更大贡献。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继续推进和提升拓展2016年已实施的20个工程包基础上,2017年新增实施12个工程包,共组织实施32个工程包,476个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58亿元。

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继续推进一批投资工程包
进一步调整充实继续推进工程包的年度投资任务和实施内容,涉及的主要措施、牵头部门及共同协调
推进单位等按照《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投资工程包的意见》(南政办〔2016〕55号)、《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2016年第二批投资工程包的意见》(南政办〔2016〕138号)执行,相关工程包的建设运营机制及配套政策延续实施。

同时,按照闽委办发〔2017〕4号文、南委办发〔2017〕7号文要求,纳入工程包的项目视同重点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争取省市PPP引导资金、中央和省级预算内等各类资金补助;对争取国家不贴息专项建设基金的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蓄引调水、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工程包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并对接享受省财政贴息支持。

(一)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4.32亿元。

实施搬迁群众住房建设及集中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10800人搬迁任务。

(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3.2亿元。

(1)改造升级新型小城镇、中心村电网供电设施。

(2)改造村村动力电。

(3)完善配电网络结构,重点建设35千伏变电站和改造中压网络,110千伏、35千伏电网N-1通过率达100%,10千伏配网N-1通过率提升5个百分点。

(4)提升农网户均配变容量,力争完成投资2.63亿元。

各县(市、区)户均配变容量均不低于2.6千伏安,基本消除用户“低电压”。

(5)提升农网装备水平,力争完成投资2.25亿元。

提升配电线路防雷、抗风、抗冰、防涝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架空线路绝缘化水平。

(三)充电基础设施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5亿元。

建设12座高速充电站,10座城市充电站,5座公交充电站,150台居民小区充电桩。

具体建设内容为福银高速2座充电站、宁光高速4座充电站、浦建高速6座充电站,共安装24台120kW整车直流充电机,48台直流充电桩;邵武市5座公交充电站,安装40台100kW一体式充电桩;集体企业出资建设10座城市充电站;南平地区部分主要小区内共建设150台交直流充电桩。

(四)城乡公共停车场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42亿元。

在确保新建项目按规定配套建设的停车泊位外,全年新增城市建成区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500个,推进乡镇配套建设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

(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5亿元。

力争在建成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的基础上,新完工1公里。

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统筹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通过PPP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六)蓄引调水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2.9亿元。

重点建设武夷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王家洲中型水库工程、光泽枧坑水库工程。

(七)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15亿元。

重点建设10条安全生态水系项目,总治理河长91.9公里,实现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生态敏感区等所在水系生态系统的恢复,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44亿元。

继续实施一批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
综合治理面积8.74万亩。

(九)信息网络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5.7亿元。

(1)持续开展宽带提速行动,力争年底前实现20M及以上的固定宽带用户占比超过90%。

(2)全面提升城市光网覆盖水平,年底前南平市主城区95%以上家庭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

(3)加快推进宽带进乡入村、信息进村入户,着力解决农村宽带“最后一公里”建网和用网问题,实现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地区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超过12M。

(4)推进4G无线网络建设,继续实施无线宽带接入网扩容工程,4G用户占比达到70%,新建4G基站2900个。

(十)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9.37亿元。

(1)建设园区干线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广电、通信及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项目。

(2)建设排污治污配套设施、安全生产规范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等公用配套项目。

(3)建设科技创新、检验检测、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设施项目。

(十一)物流园区提升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2亿元。

重点建设南平荣华山现代物流园和华通机电物流园。

(1)南平荣华山现代物流园将建成综合型物流中心、农村电商产业基地、生活配套中心、公铁联运基地、农产品商贸物流基地、应急物流基地、冷链物流基地和综合配套中心。

2017年力争完成两栋“司机之家”、物流信息中心建设及主体工程二次装修;基本完成市政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仓储配送中心,二期路面硬化,配套水电路和管网工程。

(2)华通机电物流园将建成闽北既有物流园区特色功能,又区别于传统综合体项目的大型仓储展销一站式平台。

2017年力争完成1#-10#楼基础土方回填,主体结构封顶,水电、电梯安装及二次装饰,完成部分室外雨污水管道、道路的施工及部分景观绿化工程施工。

(十二)养老服务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41亿元。

建设顺昌县老年公寓(顺昌县社会福利中心二期)、松溪县社会福利中心、政和县社会福利中心等3个社会福利中心以及邵武市和平镇敬老院。

新建6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30个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1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十三)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45亿元。

重点推进南平人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浦城)、邵武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处置项目(邵武)、福建绿洲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回转窑处置与填埋厂项目(南平)、危废活性炭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建瓯)等项目。

(十四)特色小镇建设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6.34亿元。

全面推进纳入第一批创建名单的光泽圣农小镇、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休闲小镇、政和石圳白茶小镇、建瓯徐墩根艺小镇等四个特色小镇项目建设。

其中,圣农小镇投资3.2亿元,五夫朱子文化休闲小镇投资5.26亿元以上,石圳白茶小镇投资4.73亿元以上,徐墩根艺小镇投资3.15亿元以上。

根据上级安排适时启动创建第二批市级特色小镇,推动特色小镇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特色产业投资。

(十五)电信普遍服务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86亿元。

继续完成全市1620个行政村光纤通达,
同时扩容上端核心汇聚网络,确保能满足12M以上光纤宽带接入能力。

将电信普遍服务投资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工程包实施的要素保障。

继续大力争取省上政策和资金支持,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加快补足老少边穷地区宽带设施短板。

二、提升拓展一批投资工程包
对2016年已实施的部分工程包,结合我市补齐发展短板扩大有效供给的新要求,进一步拓展实施内容、扩大覆盖范围,在延续实施南政办〔2016〕55号、南政办〔2016〕138号文明确的主要措施、牵头部门及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整完善工程包投资建设运营机制和配套政策。

(十六)污水处理和供水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7.6亿元。

(1)继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乡镇污水处理、城市供水设施等建设。

其中,新建改造5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8公里,包括城市市政及小区、乡镇、农村、工业区、开发区新建改造污水管网;建设20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新改扩建3座供水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0公里,包括城市市政及小区、工业区、开发区、乡镇新建改造供水管道,一户一表改造的管道、市政供水管网改造的临时过渡管。

(2)拓展实施内河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市本级安丰溪黑臭水体整治完成50%以上。

(十七)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亿元。

(1)继续推进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城乡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厂1个、餐厨垃圾处理厂1个。

全面建成48个未建乡镇的垃圾转运系统,实现全覆盖;新增200个行政村农村垃圾常态化治理。

(2)拓展推进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收运、设施管理一体化作业,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十八)全域旅游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4.76亿元。

重点推进武夷山朱子文化园市级竞争性扶持重大旅游项目、建阳区建盏文化创意园、政和县佛子山、光泽县神山旅游景区提升工程、邵武市花千谷庄园花卉园艺、邵武市瀑布林温泉景区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

(十九)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57亿元。

(1)重点推进大武夷民生旅游大数据综合服务管理应用。

按照“统筹发展、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原则,从政务、旅游、民生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入手,以网格化城市管理、民生旅游服务为中心,全面构建一个“体系完善、分工明确、指挥得力、运行高效、考评科学”的旅游城市管理大系统。

(2)建设建瓯市笋竹产业“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项目,建设笋竹行业多功能垂直平台,包括行业企业信息化提升改造、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省内外行业企业平台接入、网络化政府端建设、平台整体运营等,形成区域化的笋竹互联网交易与服务公共网络,推动笋竹龙头企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快闽北笋竹产业发展。

(二十)城市设施建设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3.74亿元。

改造升级城市道路、沿江景观,整治背街小巷,疏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固危旧桥梁。

全市新建、改造一批城市道路,对全市31条道路、4座桥梁进行新建和改造提升。

三、新增实施一批投资工程包
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策划和筛选推出一批新的工程包,增强补短板的系统性、惠民生的针对性、扩投资的实效性。

(二十一)幼儿园建设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73亿元
1.投资重点
建设13所公办幼儿园,计划新增学位4000个。

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人口3000-6000人设置1所幼儿园,以及城市新建小区同步配套设置幼儿园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幼儿园。

2.主要措施
(1)公办幼儿园建设按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机制推进实施,市级财政补助4500万元、县(市、区)财政投资2500万元。

(2)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幼儿园,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有关政策,按照“社会投资、政府扶持、依法监管”的建设机制,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

(3)新建幼儿园由所在地政府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项目所在地政府要将幼儿园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覆盖范围,同等享有中小学校校安工程有关建设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相关县(市、区)政府
(二十二)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5.28亿元
1.投资重点
建设与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其中“单改双”30公里。

2.主要措施
(1)根据全市“十三五”交通精准扶贫专项规划,按照建设“四好农村公路”等要求,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扶贫路项目,提升贫困地区交通“造血”功能。

(2)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

(3)积极协调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各(市、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

牵头部门:市交通运输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项目所在县(市、区)、乡(镇)政府
(二十三)排水防涝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2.67亿元
1.投资重点
(1)落实城市内涝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汛期前县(市、区)基本完成易涝隐患点整治。

(2)加快推进浦城县城区排涝工程,积极推进其他县(市、区)城区排涝工程。

(3)新改建雨水管网130公里,包括城市市政及小区、乡镇、农村、工业区、开发区的新建改造雨水管网(渠)、城市与乡村绿道配建的排水管沟(渠),加快推进延平中心城市雨水管网、武夷新区核心区雨水管网建设,以及其他县(市、区)雨水管网建设。

2.主要措施
(1)按照“总体规划、分批建包、逐年实施”的要求,编制县级以上城区高水高排工程建设规划,策划生成一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项目。

(2)积极争取中央资金以及国家专项建设基金、PSL抵押补充贷款等资金支持,对争取国家不贴息专项建设基金的高水高排项目,积极对接落实省财政贴息补助。

(3)采取PPP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排水防涝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努力拓宽筹融资渠道。

(4)坚持高标准设计技术方案,开辟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争取我市城区高水高排项目列入省级规划,对接争取中央、省级投资和补助。

牵头部门:市住建局、水利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
(二十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62亿元
1.投资重点
通过土地平整,新建完善沟、渠、路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5.6万亩。

2.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按照“质量、数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要求,提前谋划,认真做好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策划申报、测量设计、立项审批及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及省上财政资金补助,确保项目按时开工、按期完成。

(3)落实“省级监督、市级负责、县级落实”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按照“百日攻坚战”的要求,建立“旬报月调度”通报机制,对各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定期进行通报,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度任务的顺利完成。

(4)加强在建项目监管,加大稽查工作力度,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施工中存在的
问题,跟踪督促抓好落实,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牵头部门:市国土资源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二十五)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4.96亿元
1.投资重点
对污染严重的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以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为投资重点,提升小流域水质类别。

2.主要措施
(1)将项目纳入2017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2)项目所在地政府要按照《福建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2020年)》,科学制定方案,完善实施机制,重点治理的小流域有专人负责、有检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

(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做好镇(村)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置,清理河段淤泥,开展小流域生态修复,做好流域断面水质监测。

(4)省级财政2016-2020年每年安排3-5亿元,采取“以奖促治”方式,支持各地开展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小流域环境监测等。

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工作,争取省上支持。

牵头部门:市环保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市农业局、水利局、住建局、国土局、林业局
(二十六)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2.92亿元
1.投资重点
实施以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标准化升级改造,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重点推进光泽圣农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厂一期工程。

2.主要措施
(1)落实《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六条措施》(闽政〔2014〕44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闽政〔2015〕26号),加快以生猪养殖场为主的标准化改造升级进度。

(2)农业、环保等部门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模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积极协调解决改造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项目验收和环评验收。

(3)推广生猪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专业环保公司参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农业部门要加强第三方治理项目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巩固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采取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省级
财政将采取切块下达、先建后补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存栏15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造升级给予补助;市、县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存栏250-1500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造升级按规定要求给予补助。

(5)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环保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实施改造和建设项目的企业
(二十七)尾矿库“头顶库”事故隐患治理和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
0.69亿元
1.投资重点
治理“头顶库”8座,到2018年前完成闭库3座、改造2座、填方低洼地等综合利用2座(其中1座充填至2020年完成)、销库1座。

综合治理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主要治理建瓯市“三沿”主干线废弃矿山“青山挂白”和邵武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

2.主要措施
(1)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治理资金,县(市、区)政府设立“头顶库”事故隐患治理配套奖励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金等支持“头顶库”事故隐患治理。

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合作机制,协调当地机砖企业、工业园区等尾矿需求企业,定向合作消化尾矿库存。

(2)采取升级改造、闭库及销库、尾矿综合利用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尾矿充填和综合利用技术,政和县要建设一个尾砂充填的示范矿山。

(3)对清库或销库的、建成脱水工艺设备设施且正常使用的、建成充填站且正常运行的企业,积极指导其申报省财政设立的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补助。

(4)根据《南平市共建美丽南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三沿”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南共建办〔2017〕5号)要求,将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情况实行“每月通报、每季考评、年底总评”的方式考评,总评估分值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创业竞赛考评。

牵头部门:市安监局、国土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建瓯市、顺昌县、政和县政府
(二十八)城镇公共厕所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43亿元
1.投资重点
对照“到2018年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所有城市、县城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的目标,加快补齐目前公厕缺口。

2017年新增170座公厕(其中县(市、区)城区70座,乡镇所在地100座),原则上每座公厕配套城市工人休息屋。

2.主要措施
(1)各地统一规划布点,落实公厕选址,尽量利用边角地、市政设施等用地,可在条件允许的园林绿化、广场等建设地下公厕。

所在地政府、乡镇要统筹安排公厕建设资金。

(2)简化公厕建设项目在规划、招投标、设备采购、建设等环节的审批程序。

供水、供电、排水单位要特事特办,先行供水、供电、接管排污,确保与公厕项目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3)建立公厕管理长效机制,落实专人管理,可采取招标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等办法,做好日常保洁和管养工作,所需管理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

牵头部门:市住建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二十九)公立医院提升改造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33亿元
1.投资重点
年内两个续建项目竣工,即:南平市第一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和浦城县中医院整体搬迁一期项目。

一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即:建瓯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

2.主要措施
(1)积极争取申报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通过政府投融资渠道,力争协调解决项目后续建设资金缺口。

(2)规范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管理,强化工程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安全、建设资金使用、建设档案保管等重点环节的监管。

牵头部门:市卫计委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南平市第一医院,浦城县卫计局、中医医院,建瓯市卫计局、建瓯市妇幼保健院(三十)学校提升改造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亿元
1.投资重点
围绕保基本、提质量、促公平,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建瓯市竹海学校、高铁新区小学及通济小学新校区等城区学校扩容项目,光泽城南实验学校2幢教学楼和1幢实验楼项目。

2.主要措施
(1)用足用好国家和省赋予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县的各项扶持政策,主动对接,主动作为,确保落到实处。

(2)狠抓项目征地拆迁、可研编制、立项审批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国家和省对教育项目的遴选条件,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3)争取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建瓯市教育局、光泽县教育局
(三十一)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22亿元
1.投资重点
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建设建筑产业化基地,及完成中心城区路灯节能改造1500盏以上。

2.主要措施
(1)根据福建省住建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闽建筑〔2017〕7号),推动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学校、医院、办公、监狱、停车楼等建筑,适合于工厂预制的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公用工程,以及工地、厂房的临时地面和围墙等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

推进学校、医院、机关办公等项目节能以及路灯LED节能改造。

(2)落实《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的指导意见》(闽政办〔2015〕68号),发挥市场主导,强化政策扶持,推进项目加快实施。

(3)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补助。

牵头部门:市住建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三十二)撤渡建桥工程包,全年力争完成投资0.5亿元
1.投资重点
8月底前完成邵武(2座)、建瓯(3座)、浦城(2座)、顺昌(1座)共8座桥的前期工作(包括工可立项、施工图设计),10月中旬完成施工招投标并开工建设。

2.主要措施
(1)撤渡建桥现行补助标准按《福建省普通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办法》(闽交建〔2013〕5号)中规定的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整桥重建类”省补标准执行,除省补资金外,牵头部门要研究制定地方债券专项用于撤渡建桥投资项目。

(2)相关县(市、区)要严格按照《福建省撤渡建桥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闽交建〔2014〕34号修订印发)等有关要求,加强对撤渡建桥项目进行管理,制定计划、具体措施和时间表,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规范资金管理。

市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指导计划进度上报和资金计划申请下达工作。

牵头部门:市交通运输局
共同协调推进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进有效投资的要求,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依法依规、商业运作,合理收益、持续发展,分类施策、创新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强化工作协同,打好“方案+机制”组合拳,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

要将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农网改造升级、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