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总成SE分析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震器分析标准
1.工具可达性
1.1电池或气动工具操作空间是否满足(气动工具、电池工具与周围零部件间隙至少7mm;套筒与周围零部件间隙至少2mm);
1.2 针对共线生产,工具是否可通用;
2.装配工艺可行性
2.1 后减震器装配顺序确认:单独装配,分装后整体举升装配;
2.2 后减震器安装标准件高度≤1900mm(整体举升装配方式);
2.3前减震器不随悬架整体合装时,前减震器通过机械手辅助装配。

重点确认机械臂是否与车身发生磕碰,后减震器与车身装配时输出人机校核
2.4 整体举升时,后减震器定位结构能否进行通用;
2.5 确认后减震器安装过程中的伸缩量调节;
2.6 装配基准合理;
2.7后减振器总成螺母拧紧后,螺纹需留下2~3个牙
2.8变形车型减震器弹簧性能不一样,可通过标签颜色、字体、零部件编号防错如:120:黄色标签,银色字体R;壳体刻印:2905200XKZ1DA
170: 绿色标签,银色字体R;壳体刻印:2905200XSY02A
3.前减震器分析合理性
3.1定位孔/定位结构设计合理;减震器有左/右、厂家等防错标识;
3.2前减震器与车身通过三点连接:M10螺柱,车身开直径12mm的孔;
3.3问题:对接操作时,左前减振器架上板的孔(Φ11) 太小, 左前支柱总成的焊接螺栓插入操作困难 (如下图)
对策:变更左前减振器架上板的孔大小(Φ11 → Φ12 )
3.4减震器总成固定螺柱无增加导向结构,增加装配难度, 建议增加导向结构
3.5前减震器螺柱增加导向要求:前减震器螺柱数量≥3时,螺柱需增加导向结构,导向面与轴线的角度要求20°~30°。

前减振器架上板
Φ11
Φ11 左前支柱
总成
Φ11
20°~30°
3.6由于减震器在内饰线装配,使用电动工具进行打紧,如通风盖板安装板在内
饰线打紧会造成底二前围作业空间小问题,故通风盖板安装板必须在底二进行紧
固,而此螺栓力矩较大,底二无电动工具,造成装配困难。

(如下图)
对策:通风盖板安装板与减震器螺栓取消共用螺栓
3.7前支柱总成与车架连接的三个螺柱长度相同,无法起到导向作用,导致前支柱总成螺柱孔位不易对正的风险。

对策:建议如图增加导向结构(如图三)
3.8前支柱总成与前悬架下摆臂总成安装螺栓穿过减震器,无法穿入下摆臂第二支架的风险,导致装配困难
对策:建议参考后悬钢板弹簧安装螺栓,前支柱总成与前悬架下摆臂总成(安装螺栓增加导向
4.后减震器总成合理性分析
4.1后减震器标准件存在导向结构;
4.2确认后减震器存在预安装结构,后地板右连接板总成与后减震器共用两个标准件,存在预装结构,不需助力机械臂辅助装配。

4.3问题:后减振器安装总成的外径(Φ67.5) 相比,后减振器防尘盖的内径(Φ64) 太小造成紧密装配不良(左图)
对策:后减振器安装总成的外径大小变更(Φ67.5 →Φ63.5)(右图)
Φ63.5
Φ67.5
4.4后滑柱压紧螺母紧固时,无法防止跟转, 增加防跟转结构
4.5左地板连接板总成由三部分钣金焊接而成,左地板连接板总成与后减震器连接孔孔径11.5mm,此处车身孔径11.5mm,存在挡孔风险(如下图)
对策:地板连接板总成与后减震器连接孔孔径修改为13.5mm或14mm
4.6底盘合装工艺为后减震器总成随后悬架整体举升合装,要求后减震器与车身连接的两个标准件都为螺栓。

4.7后减震器与扭梁间无预装结构,孔位对正时上下相对独立运动,安装螺栓时存在划丝风险。

(如左图)
对策:调整后减震器总成与扭转梁配合结构,保证减震器与扭梁实现预装,消除螺栓划丝风险并满足生产节拍要求。

(如右图)
4.8减震器与摆臂安装端,摆臂开口42mm ,减震器厚度41.2mm ,单边间隙仅为0.4mm ,装配时存在无法安装的风险(左图)
对策: 设计经验以及对标均为0.5mm ,同时减震器衬套内套管为机加工件,走下偏差;1mm 过大,不同意更改; 数据调整为0.5mm (右图)
4.9减震器与前支柱总成安装时,由于摆臂无导向结构,导致操作困难 A 、B 两个安装点都为螺栓固定
A B
后减震器总成
后减震器总成
后扭转梁总成 预安装结构
对策:在摆臂的支架上增加产品插入导向结构
4.10装配工艺:减震器先与车身连接,待后悬举升后,减震器与摆臂连接。

由于弹簧等会对摆臂有一个向下的力,穿螺栓的过程中有可能摆臂与减震器的孔位不正,造成螺栓不易穿过,增加劳动强度。

对策:建议螺栓增加导向(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