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看图画,写一写》
01.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已学过的观察方法,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

2.观察图画中人物的动作,展开想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够把图画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放风筝的过程写清楚,并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4.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02.教学重难点
1、仔细观察画面,清楚有序描写。

2、合理想象,把画面内容写清楚。

03.习作策略
习作前策略
激发和收集灵感:提前实践,主动探索
习作中策略
突出重点和意义:从看图片开始、给人物起名字
让图画与你脑海中的画面相吻合、
习作后策略:
PQP(称赞、质疑、润色)反馈模式
04.习作支架
活动支架:活动是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行为、游戏行为、事件及其环节安排。

好的写作课最好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而且这些教学事件的前后次序要合理安排。

情景支架:用语言营造或者创设一种生活场景,情感氛围。

图表支架:运用图表支架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习作要点,有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习作逻辑,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05.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习作评价表
学生准备:词语墙、提前安排一次放风筝活动并记录下来
06.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主题
出示图片:同学们,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美好的春季,有一群小朋友在放风筝,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的心情如何?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图写一篇和放风筝有关的习作吧。

(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二)有序观察,合理想象
1.观察图片,明题感知。

同学们,本次习作的要求:“看图画,写一写,请你写一段话,把上面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画中有什么吧。

(1)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把观察到的写在下边表格中,并在小组内交流。

(聚焦天空草地、风筝等相关事物,抓主要特点描绘)
(2)小组内推选说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板书:景、物)
2.观察整体,有序概括。

这幅图画你想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呢?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图画,试着按照之前学过的由近及远的顺序将以下问题介绍清楚!
(板书:一定的顺序)
过渡:在此之前老师已经为图画上的小朋友们起好了名字,方便我们更好的去介绍。

预设:拉线的男生(明明)、拿风筝的男生(军军)、单独拿风筝的女生(林林),还有一家三口(父母和孩子)。

出示:
(1)图上的天气怎样?有哪些人、事物?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尝试将上述观察到的信息连在一起与同桌说一说,简单概括图画内容。

(3)指名学生单独分享,在全班进行交流。

3.观察局部,聚焦细节。

(1)观察、描述放风筝时的动作以及表情。

再看图画,仔细观察,借助自己的词语墙对观察的某个或一两个人物动作、神态进行描写,进一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出示:
(1)词语墙(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和作文课挑选的词语制作的词语墙)
(2)表格
(2)填完以后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3)指名学生对自己观察的某个或一两个人物动作、神态进行描述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使图画人物“生动”起来了。

{板书:看到的(人:动作、神态)}
4.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同学们,人物动作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看到,但是图中的人物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回忆自己放风筝的情景,试着展开合理的想象。

(1)联系活动,叙述过程
现在请把你放风筝的照片拿出来与你的同桌分享一下,说说你的风筝是怎样飞上天空的?你当时说了哪些话?(注意把放风筝的过程说清楚。

)如果运用句式“首先……然后……再……最后……”,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准确清楚的将自己放风筝的过程描述出来。

(1)全班交流,指名分享放风筝的过程与乐趣。

(引导学生说清楚放风筝的过程和当时的感受想法)
(2)结合图画,想象语言
结合自己先前放风筝的经历,将脑海中的画面与图画内容相匹配,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随后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

课件出示预设场景:
1、明明和军军的风筝没有飞上天空,他们会说些什么?
2、明明和军军的风筝成功飞上天空,他们又会说些什么?
3、望着自己放飞的风筝自由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中,他会说些什么呢?旁边的父母又会谈论些什么呢?
......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板书:想到的(放风筝的过程、语言)}
5、和同桌按一定顺序将自己观察看到的、想到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习作时,按照一定顺序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不仅要把看到的写出来,还要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将想到的内容写进去,并写出感受。

6.出示要求,尝试写作。

出示写作提示:
(1)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描写,思路清晰明了
(2)写清楚人物的动作、神态
(3)写清楚人物的语言
(4)写清楚放风筝的过程以及人物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依据要求,交流习作
1.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对照评价标准,自主修改。

课件出示评价标准:
(1)学生齐读评价要求。

(2)学生先自主对照评价要求,检查、修改习作。

3.交换习作,同桌互评。

(1)课件出示互评清单。

课件出示:
(1)你的习作最吸引我的地方以及它的作用:
(2)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3)我的建议是: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问题,为你们的同桌修改一下习作吧,相信有你的欣赏和帮助,习作会更加出彩哦!
(二)品读欣赏,交流借鉴
1.班级评讲,因势利导。

(1)你是如何将图画内容写清楚的?
预设: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述清楚了放风筝的过程;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
(2)教师搜集优秀作文,在班上进行范读。

(3)根据不同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

2.发表习作,欣赏交流。

(1)在班级展示栏中择优发布。

(2)课下组织“作品展示会”欣赏优秀习作。

3、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习作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怎样将图画内容清楚的描绘出来,还能够自主修改习作,并善于且乐于与人分享,收获颇丰。

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离不开敏锐观察的眼睛,也离不开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4、板书设计:
看图画写一写
明要求,制标准
自我修改
同桌互评
展示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