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学案大一轮精练第三章第2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练(十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选择题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读以下图中a、c为海洋上两条等温线,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引发的。
据此,完成1~2题。
1.假设图示现象出此刻太平洋,那么甲、乙()
①可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②可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③可能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④可能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a<c,那么通过大洋东部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阻碍是()
A.加重沿岸沙漠化
B.使美国沿海受到严峻污染
C.上升流形成世界闻名渔场
D.增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处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假设图示现象出此刻太平洋,那么其可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也可能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第2题,假设a<c,那么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部洋流为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有助于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答案:1.D 2.D
(2019·济南二模)读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历史加速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域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要紧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要紧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如以下图所示)。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口岸“出程”;抵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互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抵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往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取得数倍的利润。
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依照上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面关于三角贸易涉及海域的大洋环流规律和三段航程的洋流性质的描述,合理的是()
A.顺时针;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B.顺时针;出程:暖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C.逆时针;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D.逆时针;出程:暖流,中程:暖流;归程:寒流
4.某船队6月份从欧洲动身,当其如期回到里斯本时,里斯本的气候特点为()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酷热干燥
D.温和干燥
解析:第3
题,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出程为顺时针流动的加纳利寒流,中程为南赤道暖流,归程为北大西洋暖流,应选A。
第4题,由材料可知,全程需要半年时刻,船队6月份动身,回到里斯本时,正值12月份,为冬季,里斯本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操纵,温和多雨。
应选B。
答案:3.A 4.B
(2019·河南省中原名校二模)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1向东流,L2向西流④L1向西流,L2向东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假假设L1、L2流向相同,那么()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周围②北京昼永夜短③夏威夷高压强盛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5题,图示经纬度是印度低纬,L2是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L1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日向东流,冬季向西流。
选B正确。
第6题,假假设L1、L2流向相同,即都是向西流,现在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运行到近日点周围;北京昼短夜长;夏威夷高压减弱;亚欧大陆严寒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选C正确。
答案:5.B 6.C
(2019·湖南益阳市、湘潭市调研)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局部洋流散布示用意,完成7~9题。
7.图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
B.悉尼白昼时刻不断变长
C.青海湖周围油菜花盛开
D.南非的小麦正值收成季节
8.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要紧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
9.①半岛沿海地域在此季节多海雾,要紧缘故是()
A.暖流通过,增温增湿
B.气候酷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C.临近印度洋,水汽充沛
D.寒流通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信息能够判定该海区为北印度洋,结合洋流方向能够判定图示季节为夏日,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操纵,风力较小,地中海沿岸风暴潮较少,A错;不能判定悉尼白昼时刻不断变长,B错;北半球夏日青海湖周围油菜花盛开,C对;南非的小麦收成季节是北半球的秋冬季节,D错。
第8题,北印度洋的夏日盛行西南风,②海区洋流向东的要紧动力是西南季风,选择C。
第9
题,在夏日①半岛沿海地域受西南风的阻碍,表层海水流走,底层海水上升,水温较低为寒流,寒流通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多海雾,选择D。
答案:7.C8.C9.D
(2019·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以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用意。
读图,完成10~11题。
10.现在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1.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若是向岸风阻碍形成的
B.现在洋流使沿岸地域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转变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解析:第10题,读图,依照图中非洲东海岸甲处洋流的方向,判定现在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
甲处洋流是受离岸风阻碍形成,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表层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说明受西南风吹动形成的,C对,A、B、D错。
第11题,结合前面分析,甲地的上升流主若是离岸风阻碍形成的,A错。
现在洋流是寒流,使沿岸地域降温减湿,B错。
该地洋流夏日是寒流,冬季是暖流,季节转变明显,因此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转变大,C对。
该地为季节性洋流,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没有形成大渔场,D错。
答案:10.C11.C
二、非选择题
12.(2018·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硕,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要紧生产鳕鱼、沙丁鱼等。
(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域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缘故。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阻碍。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海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深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硕,有利于渔场形成。
第(2)题,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域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缘故要紧从阻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
由于纬度相同,沿海和内陆气温不同主若是受洋流阻碍致使的,该地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
第(3)题,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而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反,因此阻碍航行速度,同时,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能见度低,阻碍航行平安。
答案:(1
)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阻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硕,利于渔场形成。
(2)沿海地域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阻碍,致使沿海气温较低;内陆地域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域偏低。
(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阻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阻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阻碍轮船的航行平安;受(本格拉)寒流对船只速度阻碍,轮船航速减慢,致使轮船能耗增加等。
13.(2019·吕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海域是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异样丰硕的渔业产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
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以后,专门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产量急剧下降。
为此,加拿大政府公布了禁渔令,但二十年过去了,鳕鱼资源在纽芬兰渔场几乎没有恢复。
以下图示意北美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鳕鱼是一种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食量大,生长较快,繁衍能力强,因群体性生活,捕捉很容易。
(1)分析甲周围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纽芬兰渔场兴起的缘故。
(3)试分析纽芬兰渔场鳕鱼资源一直没有恢复的缘故。
解析:第(1)题,提示回答四点,能够从纬度位置、水温、盛行风、天气、洋
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
)题,纽芬兰渔场的兴起的缘故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主若是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把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丰硕;另外入海河流也带来丰硕营养盐类,有助于渔场的形成。
社会经济方面,那个地址接近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高,渔业产量大。
第(3)题,从鳕鱼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转变、人类过度捕捞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1)纬度较高,气候严寒(气温低);水温低,口岸易封冻;受西风阻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
(2)寒暖流交汇,饵料丰硕;入海河流带来丰硕的营养盐类;临近欧洲、北美,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高,渔业产量大。
(3)全世界变暖,寒暖流交汇带来的饵料较少;海水升温,生存环境改变;因为群体性生活,采纳机械化作业致使过度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