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之《完美公式》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计》之《完美公式》观后感
湖南卫视《变形计》之《完美公式》,讲述了一位上海富家少年和一位云南彝族贫困少年的互换生活。
上海富家少年于沛丰,15岁。
曾经被授予“北京共和国希望之星”的于沛丰,现在变成了整日沉迷网络,逃学,对人冷漠,有时甚至会对母亲拳脚相加,足不出户的“网瘾少年”。
他的完美公式=吃饭+睡觉+上网
云南彝族的贫困少年毛志良,15岁。
家住云南丽江市宁蒗县树扎村。
父母在当地的砖厂背砖供两兄弟读书。
家庭贫苦的他省吃俭用,用节约下来的钱,给爸妈买袜子,希望爸妈穿着自己送的袜子,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他的完美公式=辍学打工+家庭幸福
第一次离开母亲怀抱的于沛丰在艰苦的云南农村,变形计的前两天以少爷自居,一碗快餐面引起不快,接到大毛的一封信感触萌动,毛家人为了给“少爷”改善生活,将给兄弟俩交学费带来唯一希望的小猪杀掉。
在上海一向不吃猪肉的“少爷”啃起猪蹄。
当得知事情经过时震动。
思想发生了历史的跨越(早起床、对人微笑、主动与校长打召呼)通过语文老师精心设计,电脑课展示风采,他砸碎电脑8000多元,是农村家庭5、6年的年收入。
游沥泸沽湖,在庙宇许愿,希望妈妈能多出时间陪他。
后来通过与毛志良视频答应帮助新父母干活,看到临时的家,沉默、空腹背砖。
用自己干活挣的钱给爷爷买了一盒烟。
等待毛志良回来照全家福。
毛志良带着全家人,全校人,全村人希望走出大山,在繁华满眼的大上海体味人生。
他细心懂事,有心计,买报纸给失明的外公读,打扫卫生,给上班忙碌的新妈妈煮汤圆。
新妈妈带他去东方明珠、游乐场母子玩的及度开新,妈妈又找到了往日的微笑。
在要离开上海前去电台给新妈妈留下肺腹感言并给新妈妈唱首彝族民歌《妈妈》。
我想对毛志良说:“人一定要靠自己。
凭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肯定,而不是同情。
”
上海妈妈得知毛家只能有能力供一个人读大学时,她毅然决定如果毛志良能考上大学,她将捐助毛志良读完大学并在股东大会上倡议捐助毛志良学校。
互换主人公相见,全家留下美好瞬间,俩个15岁少年过庄重的彝族成人节。
家长对待子女完美公式:关心情绪+平心气合+鼓励恳定
于沛丰从一个天才儿童变为一个寄生虫,他妈妈有着相当一部分责任,他外婆死后,于妈妈便全身心投入工作,丝毫没考虑到于沛丰的感受,导致于沛丰由于不习惯突如其来的事故,而又无处倾诉,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以才误入歧途。
后来,他“变坏”后,于妈妈没有及时与其沟通,而是对他千依百顺,甚至还给他做“私家菜谱”,从而于沛丰反而变本加厉。
父母疼爱孩子人之常情,但是过于溺爱,却有碍于他的成长,会对他的发展造成副作用。
我们有的时候总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运气不够好,其实,我们与他们相比,就像掉在蜜罐子里一样,甜过头了。
反而觉得不开心。
我们就是生活太好了,总是为一些无所谓的事情在烦恼,喜欢做
那些鸡蛋挑骨头的事情。
试想一下,你吃完这顿还要考虑下一顿该如何解决,那么你还有闲情去考虑这些琐事么?如果这时父母给了你一碗白米饭,那么你将无限感激,你还能不爱你的父母么!
人有的时候应该去山区看看,去最贫困的地方看看,我想你的感触一定很多,山区的孩子对要出去的欲望实在是太强烈了,当你看着他们天天的主食就是洋芋的时候,当你看到他们那多少年都没有洗澡,脏得发黑的脸时,你真的是觉得你所经历的和你所受的苦真的在他们面前算不了什么,但他们仍很坚信好好学习要考上大学,过上好日子。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但我们的潜力无法被激发出来,有时候想想这是为什么,想了许久不知道是不是想明白了,我个人觉得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潜力扼杀了,当我们看着别人步步高升的时候,我们很羡慕,我们就会说哎,他是在领导面前会说,会来事,但想想我们为什么不行,我们太难去改变自己了,总想着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没有换个角度,学着适应别人。
当看着别人都考上公务员的时候,我们会说,哎,人家家里面有关系,考上不是很应该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在这些考上公务员的人群中,肯定也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的,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找到最后发现没有借口可以找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挺悲哀的。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