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在高一下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
知识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深入探索这些精彩的内容。
首先是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
遗传的基础。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遗传物质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中,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进行着重要的物质准备,如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分裂期则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每个时期都有着明显
的特征。
前期染色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
列在赤道板上,形态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
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的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
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
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例如,植物的组织培养就是利用了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命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衰老细胞的特征
包括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
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
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
细胞凋亡则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
命的过程,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接下来是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
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
离定律指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
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
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
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
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例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就是一种伴 X 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并且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在生物的进化方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
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然后是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肺炎双
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DNA 分子的结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则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密码子是 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共有 64 种,其中 61 种能编码氨基酸,3 种是终止密码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最后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种群数量的变化有“J”型增长和“S”型增长两种模型。
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都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
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总之,高一下册的生物知识丰富多彩,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生命奥秘
的大门。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