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也是我国最广泛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之一。
2008 年我国申奥成功, 武术更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 武术运动的竞赛靠身体、技术和技能表现出的技术技巧和惊险场面常为观众叹为观止。
随着训练强度和运动量的增加及激烈的直接对抗, 运动员损伤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因此,武术运动的损伤不仅受到了广大武术工作者的重视,而且也成为运动医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运动损伤是由于运动、扭挫、负力过重等引起的肌腱、韧带的损伤,可引起急性疼痛与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
一般为急性损伤。
武术运动损伤就是指在武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
它包括套路运动损伤和格斗运动损伤。
武术运动损伤与武术项目的技、战术
动作、武术训练水平、武术训练环境与条
件等因素有关。
它作为运动损伤的一种,
并且具有特殊代表性的为运动医学学科的
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成为体育科学研
究中觉有代表性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研
究主要从武术损伤流行病学研究、武术损
伤临床诊断和武术损伤康复治疗进行针对
性的研究。
由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赛水
平处于不成熟阶段, 身心发展也不平衡,
在长时间、大负荷、高难度的重复训练和
比赛中, 往往容易引起局部负荷过大, 造
成运动损伤, 尤其是踝关节、膝关节、髋
关节和腰部等部位的损伤更为严重。
武术
运动员一旦发生损伤就不得不中断或停止
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正常的训练
和比赛, 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 运动寿命
也随之缩短. 然而通常对于运动损伤处理
往往是在出现后才采取治疗措施, 总是处
于被动状态, 因此通过对青少年武术运动
员易损伤部位的损伤机理与预防的研究,
发现其损伤规律, 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
施, 在训练和比赛中, 保持运动员少受伤
或不受伤, 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前提和
保障, 同时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顺利成才有
着积极意义.
对于不同武术项目的人群提供武术损
伤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是最基本的课题研
究重点。
主要包括武术套路、散打、跆拳
道、太极拳等,除了具有专业性的武术训
练损伤外,还包括其心理、性格、饮食、
环境等各方面内容,与生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的运用和发展。
对不
同武术项目的常见武术损伤学者都做过多方面研究。
在武术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了实证研究。
沙川华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腰、下肢和上肢的常见运动损伤。
樊艺杰认为慢性腰肌劳损在腰伤中占60%,曾世华和黄秀玉等学者跟踪实验分析武术专业学生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上、下肢和腰部,其中胫排骨疲劳胜骨膜炎15例,占18%;跟腿腿周炎18例,占22%;腰背部肌肉筋膜炎2O例,占25%;股四头肌挫伤2l例,占26%;腕三角软骨盘损伤l3例,占16% ;大腿肌群拉伤15例,占18%J。
田文林等经调查得出武木运动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218例损伤中下肢损伤就有185例。
从损伤的发生率从高
到低分别为踝30.5% ,腰和膝为17.3%,
大腿为10.5%,小腿为9.1%。
张忠新经调
查统计运动损伤部位为腰占19%,膝占
17%,踝占16%。
李勇等调查分析受伤部位
主要为下肢和部分上肢。
其中下肢受伤
66.5%,上肢受伤占27.6%。
从发生的各部
位看又以踝关节、小腿、膝关节、足、腕
关节、腰部及臂关节发生率高。
从许多学
者的调查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腰、下肢和
部分上肢,其中下肢的损伤部位多发生在
大腿,小腿和踝关节,上肢的损伤部位主
要发生在腕关节和肩关节等主要的关节。
本课题通过对宋江武术学校2009级不
同专业的120名同学在日常武术学习和训
练进行调差研究,旨在了解习武者在运动
中受伤情况、易受伤部位和原因及治疗情
况。
了解武术运动时常见损伤的相关问题,
包括运动损伤的部位、种类、损伤多发生
季节与时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等内容,寻找其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
于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有效性和运动
质量,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等都有着重
要的意义。
2. 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季节率
表3-2 武术运动损伤季节率统计表
由表3-2可知,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春季运动损伤率为10.26%,夏季运动损伤率为7.05%,秋季损伤率为10.90%,由此可知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低,运动损伤次数少。
而冬季运动损伤率为71.79%,受伤次数为112次,说明冬季是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频繁季节。
由此可见武术运动损伤跟季节有很大关系,相对于春夏秋三个季节冬季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要高。
冬季由于气温低,运动员活动受阻碍,活动幅度小,活动受限制,如果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热身运动不充足就很可能在冬天造成运动损伤。
3. 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与训练时段
的关系
由表3-3发现,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
一般出现在专项训练和实战比赛中,其中
专项训练时受伤率为40.38%,实战比赛时
的受伤率为33.97%,也就是说在专业性和
比赛性更强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而在武术运动前准备活动的损伤率为
10.90%,身体素质训练时损伤率为12.82%,
运动损伤率较低。
只有极少数的运动员会
在放松活动时受伤,损伤率为1.92%.
运动员在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由于
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所以运动损伤的频率
相对较低。
身体素质训练能激发运动员的
潜能,运动员活动幅度大容易造成运动损
伤。
我国优秀武术运动损伤多发生在于实
战和专项训练中[1]。
专项训练和实战比赛
最赋予专业技巧,是个学习与运用的环节,
学习新的技巧,对其技巧的掌握和灵活性
运用是一个由生疏到熟悉过程,所以运动
损伤频率高。
主要由于局部负荷过大,关
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防护技术不到位以
及对方使用犯规动作造成的[2]。
实战比赛
除了有对技巧的灵活运用外,心理上也有
一定的影响,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4. 武术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部位
通过问卷调查,男女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基本相似。
可以看出运动员损伤部位主要分布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腰部,大小腿肌肉群,肘关节,颈部,腰部等部位。
其中损伤次数最多的是脚部和膝关节,损伤次数都为32次,占20.51%。
其次为腕关节,损伤次数为24次,占15.38%。
踝关节排第三位,损伤次数为21次,占13.46%。
肘关节,小腿后侧肌肉群,大腿后侧肌肉群损伤不频繁,受伤次数居中,分别为12次、10次、9次,损伤率分别为7.69%、6.41%、5.77%。
髋关节、脚部和颈部损伤次数较少,分别为6次、5次、5次。
损伤率为3.84%、3.20%、3.20%。
究其原因,与武术运动的技术特点有关。
绝对部分武术和发劲都要依赖腰的巧妙运转来完成。
固有“腰为主宰。
以腰为
轴”的说法。
在常年累月的俯、仰、折、
叠、拧、转等动作变化中,腰部肌肉承受
了无数次的牵扯、扭转和挤压,造成局部
负担过大、过重。
此乃诱发腰肌劳损的主
要原因[3]。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滑车球状关节,
同时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保持其稳定
的是关节囊、韧带和周围的肌肉[4]。
武术
运动中的各种跳跃动作皆是膝关节处于半
屈位起跳,落地也是以膝关节屈曲而借以
缓冲,这个角度恰是膝关节的解剖弱点,
稳定技能相对减弱,膝关节负重过大,结
构复杂且浅,骨杠杆又长,前后或两侧受
撞击时均可使韧带、肌腱、半月板、膝关
节造成裂伤、脱位[5.6.]。
武术的身体素质训练不免要从武术基
本功开始,腕关节着地或武术套路中手拿
兵器都需要运用到腕部关节的灵活性,负
重过大更容易引起腕部外展、外旋时受伤。
肘部和腕部多发生于对练和摔跤动作,由
于到底姿势不合理,使用肘、手撑地,以
致脱臼、骨折等严重损伤。
5. 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由表3-5可见,过于疲劳、旧伤复发、注意力不集中、过于紧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不良是武术运动员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因过于疲劳而运动损伤的13人,占8.33%,因旧伤复发造成运动损伤的18人,占11.54%,因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运动损伤的15人,占9.62%,因过于紧张造成运动损伤的18人,占11.54%,因场地不良造成运动损伤的12人,占7.69%。
其他少数运动员8人是由于运动技术不合理造成运动损伤,占5.12%,10人因为动作要领不清造成运动损伤,占6.41%,7人由于局部负担过大造成运动损伤,占4.49%,9人由于情绪不佳造成运动损伤,占5.77%,7人由于过度兴奋造成运动损伤,占4.49%,6人由于保护措施不当造成运动损伤,占3.85%,7人由于器械过重造成运动损伤,占4.49%。
由于身体不适和内部安排不妥的各有五人,各占4.49%。
课前或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
动损伤的直接原因。
在运动器官的兴奋性
及技能活动均未达到最佳状态的情况下,
即投入紧张的训练或比赛,就特别容易促
发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或骨折等运动损伤。
旧伤复发或带伤训练是比赛造成运动
员进一步损伤的另一重要因素。
任何一种
武术项目都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复杂多
变性等特点。
在受伤瘦,机体本生在生理
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旧
伤会引起肌肉活动功能下降,局部更加疼
痛,关节活动度受限。
心理上会出现担忧、
训练或比赛情绪低落、信心不足等,故容
易造成运动损伤。
比赛是检验教练员所训练的结果和成
绩最佳时机。
所以一般都会要求,运动员
的求胜心切,所以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
中、过于紧张、过于兴奋不仅仅是武术运
动员自己的心理素质问题,不良情绪会抑
制运动员的思维,阻断运动活动意识,降
低信息加工的效率,产生模糊的运动表象,
所以运动员更容易在比赛过程中中发生运
动损伤。
武术运动员疲劳程度过大,容易产生
运动能力的下降,自控能力的减弱。
在这
种情况下,继续要求运动员练习新动作或
完成所规定的任务,更容易引发损伤。
运用技术不合理,动作要领不清也是
引起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关键。
正确的
技术辅导,一是要有合理的力学结构,而
是要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两者密切相
关缺一不可。
错误的技术动作会给膝关节
加重负重。
当负荷超越了运动员生理机能
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就容易出现各类损
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