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方案四篇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方案篇1
一、关于教学方案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的: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的。

1。

知识目的: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方法目的: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根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

才能目的: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的才能;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才能。

三、教材分析^p :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
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根本方法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详细研究平抛运动的特
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绘方法
和根本规律.
分析^p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p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绘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
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方案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5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p 及习题课
74.04—4.10圆周运动局部练习及单元测试
8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9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04.25—5.01期中考试
11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12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3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14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开发与利用
15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6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18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196.27—7.03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及静电场单元检测
207.04—7.09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方案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p
根据上学期的期未成绩分析^p ,学生根底普遍比拟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拟好的学生不多。

学生根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

学生学习方法欠缺。

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根底知识回忆。

加强根底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局部学生开场有排挤感。

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p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局部,大局部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应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

故对学生
的根底要求比拟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第五章《曲线运动》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根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详细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第三单元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绘方法和根本规律.分析^p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绘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第三单元第四节至第六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第七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单元第八节,讲述伯努利方程,为选学内容。

三、教学目的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稳固必修1知识点的根底上进展必修2的`教学。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根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应用。

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和高考的要求来进展教学。

四、进步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进步教学效果;
2.多与学生进展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3.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响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4.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5.客观分析^p 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6.认真做好月考分析^p 和教学分析^p 归纳总结工作,老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方案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p
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p ,学生根底普遍比拟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拟好的学生不多。

学生根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

学生学习方法欠缺。

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根底知识回忆。

加强根底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局部学生开场有排挤感。

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p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局部,大局部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运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

故对学生的根底要求比拟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稳固必修1知识点的根底上进展必修2的教学。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根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

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的要求来进展教学。

四、进步教学质量措施
1。

客观分析^p 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

认真备课,发挥详细备课作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进步教学效果;多与学生进展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3。

认真精选资料,布置作业。

组织好单元测试和月考。

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响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4。

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5。

认真做好教学分析^p 归纳总结工作,老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6。

继续做好物理培优助学辅导,要认认真真做好方案, 踏踏实实做好落实,备好课,组织好学生认真学习。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方案篇4
一、现状分析^p :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4、5、6三个平行班级。

学生总体而言,物理学习根底偏弱,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刚上高一的学生在面临物理学科的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教材变化、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才能缺乏、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等。

1.学习内容不适应
初中物理内容比拟直观,富有生活气息,内容通俗易懂。

而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容量和难度都比拟大,重视分析^p 推理、定量研究,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要求较高。

2.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适应
(1)学习状态比拟被动,严重依赖老师,围着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和布置的作业转。

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自己阅读教材和主动专研的习惯;
(2)对概念和规律,不深化理解,简单依靠机械记忆,不注重过程的复习推理,不深究知识的来龙去脉,无法建构完好的知识构造;
(3)缺乏问的意识,有些同学对问题不及时解决,与老师同学缺乏交流,导致问题积压,影响学习的进度。

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有主动进取精神,课前要自觉预习,课上积极考虑,注意观察,勤于动手,把知识学活,举一反三,甚至要有独创精神。

3.学习才能存在缺乏
(1)逻辑思维才能和空间想象才能缺乏,不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好的物理情景,建构物理模型。

(2)观察和实验动手才能缺乏,个别同学甚至不愿动手
(3)应用物理知识解题的才能缺乏,计算才能不够,代数运算的才能也不够。

(4)分析^p 归纳才能不够,不擅长对知识进展归纳总结,综合运用才能较差。

4.学习过程中心理的不成熟
有些同学在初中阶段就听说高中物理很难,因此在正式进入高中学习之前就心存畏惧,缺乏信心和兴趣。

还有些同学缺乏完好正确的高中三年的学习规划,在高一阶段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容易松懈。

二、教材内容分析^p :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鲁科版物理必修1,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根底,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

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根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理论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根底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本模块划分为以下两个二级主题:
●运动的描绘
●互相作用与运动规律
三、教学目的分析^p :
(一)运动的描绘
(1)通过史实,初步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开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二)互相作用与运动规律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p 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
四、教学对策:
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老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1.要更加关注课堂秩序、关注学生反响,及时调整、催促。

对个别不遵守上课及自修秩序的学生单独教育,对不够投入的学生进展催促,强调动笔、考虑。

2.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根本素养。

3.要注意联络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4.要注意知识与才能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

同时要强调掌握好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才能培养的根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