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下游防汛形势分析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03—10作者简介:张安宏(1964—),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
管理工作。

DOI :10.3969/j.issn.1004-7328.2019.03.010
漳河下游防汛形势分析与建议
张安宏,苏伟强
(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邯郸河务局,河北
邯郸056001)

要:分析了漳河下游来水、河道演变、防洪工程、防汛力量和影响防汛安全的“四乱”问题等方面情况,探讨了相应对
策,为做好漳河下游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漳河下游;防汛中图分类号:TV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28(2019)03-0033-02
1基本情况
漳河是海河南系漳卫南运河的重要行洪河道,流域面积19220km 2,其中岳城水库以上流域面积18100km 2,绝大部分属山区。

漳河下游是指岳城水库以下漳河河段,河道长度为117km 。

京广铁路以下开始筑有堤防,自京广铁路至徐万仓(漳河卫河交汇处)河段(河道长度为103km )大致可分为三段:京广铁路至南尚村为游荡性河道,河槽宽浅,沙滩密布,主槽摆动不定;南尚村至穿漳涵洞为河道演变过渡段,河槽比较稳定;穿漳涵洞以下为稳定河段。

2防汛形势分析
2.1气象水文及来水情况分析
漳河流域地处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降雨多,冬季寒冷少雪,由冬入春气温回升快,由秋入冬降温也快,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1]。

流域雨季的始末与季风的进退时间基本一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64.8mm [2]。

雨季大多从6月下旬开始至8月下旬结束,多年平均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并且由于历年的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时间、强度、影响范围等不一致,导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漳河下游河道来水主要为岳城水库的弃水,岳城水库的下泄水量决定着漳河下游水量。

自岳城水库建成后,1970—1979年间,弃水基本上是连续的,下泄流量较大;1980—2001年的22a 中,弃水总时间为390d (包括“96·8”洪水),年均弃水仅有18d (其中仅1982年就有101d ),弃水总量28.57亿m 3,年均1.29亿m 3,仅占本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19.6亿m 3
的6.6%,占岳城水库13亿m 3总库容的9.9%;2002—2016年的15a 中,岳城水库分别于2002—2006、2008、2012、2013、2016等9个年头向漳河下游泄水,最大流量为300m 3/s [3-4]。

由此不难发现,近年来漳河下游来水多为中小流量,考虑到漳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河道险情控制的需要等因素,今后漳河下游出现大流量的的概率不大,以小流量为主[5]。

2.2河床演变分析
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水流,而工程对水势有一定的控导作用。

岳城水库建成运行后,其上游来水带来的泥沙沉积在库内,而下泄流量又多为中小流量,水流含沙量低,挟沙和造床能力强,致使下游河道由建库前的淤积型变为冲刷型,表现为冲切河道、发育河槽。

“96·8”洪水后,漳河下游河道河槽变化较大,游荡段出现主河槽,过渡段出现深水河槽,稳定段河槽下切明显。

通过分析近期漳河干流河底实测资料发现,主槽纵向下切明显,游荡段出现深水河槽,主流横向摆动幅度变小。

其中,京广铁路桥至羊羔屯之间的河段河槽基本上以下切为主,但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河宽也有减小的趋势;羊羔屯至常家屯之间的河段河槽展宽回淤,游荡性进一步加剧,河宽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常家屯至砚瓦台之间的河段河槽基本上表现为下切,下切速度有所减小,主槽逐渐趋向稳定,河宽变化较小;砚瓦台至徐万仓之间的河段河槽已发展成为相对稳定的深水河槽,河宽变化甚微。

2.3防洪工程现状分析
漳河下游堤防长度为201.2㎞,共有险工50处、护岸97处、坝头316处、网格坝31处,险工长度为66.4km ,护砌工程长度为30.4km 。

经过1996—2001年实施的漳河整治工程和2011年实施的漳河
·防汛抗旱·
海河水利2019.No.3
2019年6月
重点险工整治工程,左堤和右堤(京广铁路至东王村
分洪口门)保证流量提高到了3000m 3/s ,右堤(分洪口门以下)保证流量为1500m 3/s 。

治理后的漳河尚未经过较大流量洪水的考验,却在小流量行洪时多次出险,主要有水平护基塌陷、浆砌石基础悬吊和岸坡坡面毁坏等险情。

较为严重的有2003年陈村险工出险,4#网格坝后滩地被淘刷进而导致4#网格坝逐渐位于河槽中央,最后被冲垮50m ,2#和3#网格坝之间滩地也被淘刷近200m ,水流直冲坝间堤防,在及时抢筑了4道堆石坝后,险情方才得到控制。

由此可见,下游河道中小流量水流出险是漳河的一大特点。

2.4“四乱”问题现状分析
漳河非法采砂一直是困扰漳河管理的一大顽疾,未能根本解决。

漳河砂资源主要集中在无堤段和游荡段(岳城水库以下至南尚村),长度约为54km ,以细砂和粉砂为主。

由于河道常年断流,客观上便利了采砂,受利益驱使,沿河非法采砂点很多,无序的乱采乱挖造成河道内出现众多无序砂坑,严重影响了漳河主流流路,对控导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由于漳河全面禁采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并且采砂管理执法力量薄弱,因此漳河采砂管理任务很重、难度很大。

目前,漳河下游两堤之间还存在78个村庄,并且规模逐年扩大,甚至部分村庄占据了近一半的行洪河道断面,村民在河道内大面积种植庄稼和树木,虽然河道主管单位联合地方政府多次开展清除工作,但由于群众防洪意识淡薄和经济利益驱使,清除工作阻力很大,房屋、庄稼、树木等成为河道行洪障碍,阻水越来越严重。

2016年“7·19”洪水时表现明显,水流下泄缓慢,水位抬高。

2.5防汛力量分析
“96·8”洪水后,漳河下游一直没来大洪水,又有上游的岳城水库等大型水库蓄拦洪水,年年防汛不见汛,人们的防汛警惕意识有些淡薄松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重,对防洪设施缺乏保护意识。

经历过“96·8”等大洪水有防汛实践经验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逐渐退出了一线工作岗位,在岗骨干人员多数没有防范大洪水的实践经验。

群众防汛抢险队伍不稳定,缺少实战经验和学习演练,当面临重大险情时,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抢险作用。

3建议
3.1加快推进漳河下游防洪工程系统治理和信息化建设
经过1996—2001年漳河整治工程和2011年漳河重点险工整治工程后的漳河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防洪安全隐患,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对漳河下游防
洪工程设施进行系统治理,尽早实施漳河治理工程,
消除防洪安全隐患。

应结合防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需求,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深度,充分利用气象信息、历年降水和洪水数据等建立数据库,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水文预警能力和险情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为汛情预报、工程运行监测等提供信息化支撑。

3.2加强河道监管,维护河道行洪能力
强化对漳河下游河道的监管,加大河湖执法巡查和执法力度,以全面推进河长制为契机,以“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从根本上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特别是非法采砂问题,彻底清除影响漳河健康和妨碍行洪的“四乱”问题。

强化对水利工程的监管,加大对在建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大对水利工程运行的监管,尽快完成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与工程安全鉴定工作,确保工程运行安全,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

加强漳河下游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加大打击违建力度,力保河道稳定和防汛安全。

3.3落实防汛责任,增强水患意识
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防汛抗旱职能进行了调整,水利部门主要承担水利工程的运行和调度等职能工作,应急管理部门主要承担应急抢险和应急避险等职能工作,两个部门都能够在防汛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

做好防汛工作的关键还是要坚持落实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抓好防汛职责分工和责任落实。

此外,还应努力创新宣传渠道、方式和内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和法治观念,打造一支集结快、能力强、靠得住的骨干防汛队伍,也是做好防汛工作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张胜红,李瑞江,于伟东.漳卫南运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4-19.[2]高云明,魏琳,万思成,等.漳河流域近60年径流变化分析[J].水文,2016(3):91-94.
[3]白俊良,黄启芳.“96·8”洪水后漳河下游河道演变状况探讨[J].海河水利,2018(5):24-26.[4]郭兴军.漳河防洪工程现状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Sup.):55-56.[5]张永顺,宋志斌,赵鸿儒.漳河小流量险情分析研究[J].海
河水利,2008(4):16-18.
张安宏,苏伟强:漳河下游防汛形势分析与建议
·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