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专题五 阶段质量检测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
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解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而不必在各个领域都占支配地位。
因此A、B、C三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一五〞方案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生产解放牌载重汽车等。
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离不开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②需要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抑制恶性通货膨胀③需要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进一步发挥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作用④需要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方案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答复此题的关键是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该题的①②③④均是方案经济体制在“一五〞方案期间发挥的积极作用,但②③与题干材料无关。
材料中的大桥建成通车和汽车生产等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故①④符合题意,应选C项。
答案:C
3.对方案经济体制弊端的认识正确的有( )
A.方案经济权力主要由中央控制
B.方案经济保证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生活需要
C.方案经济使政企不分,无视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D.必须对方案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解析:此题考查方案经济体制的弊端。
只要审准题干要求,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C项,A、B、D三项均不是弊端,故不选。
答案:C
4.经过30年的探索和开展,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从经济
体制建设的角度看( )
A.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需要
B.这有利于开展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根底
C.这是我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表现
D.这说明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解析:从经济体制建设的角度看,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根底,应选B项。
答案:B
5.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________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
答案:D
6.一些农民在生产中产生了这样的困惑:没有政府介入单靠自己很难干得成;可一旦政府介入太深,又怕什么都干不成。
“没有政府介入单靠自己很难干得成〞说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②市场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③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④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根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③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与客观实际情况不符;④观点错误,因此,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
答案:D
7.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B
8.实施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
A.企业B.市场
C.行业组织D.政府
解析:宏观调控也叫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企业、市场、行业组织
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9.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资源按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各行各业之间的流动到达较好的配置。
这个比喻说明( )
A.市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B.市场决定供求关系
C.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D.市场经济可以保证供需平衡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A、B两项明显不对;要到达供求平衡,仅靠市场不行,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故D项不选;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0.市场经济体制与方案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是( )
A.所有制不同
B.生产和销售的方式不同
C.形成价格的机制不同
D.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两种体制的主要区别。
市场经济与方案经济最主要的区别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
A、B、C三项均不是主要区别。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6分)位于扬州的城东小镇——杭集镇是中国的牙刷之都。
该镇年产牙刷逾50亿支,年销售额20多亿元,拥有国内市场80%的占有率,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但其开展历程可谓艰辛。
改革开放前以私下走村串户沿街叫卖为主。
20世纪80年代初该镇生产逐步向集镇延伸,自发形成了牙刷市场。
1982年,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杭集镇正式开办牙刷集贸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
1992年后,又迎来一次大开展。
现阶段,该镇已有1 100多家生产企业,形成了一个分工细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群。
但在开展过程中,许多宾馆、酒店因其一次性洗漱用品质量低劣引来消费者的投诉增多,假冒伪劣已严重影响牙刷市场的开展。
(1)结合杭集镇牙刷市场的成长经历,简要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历程。
(12分)
(2)扬州杭集镇应如何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分)
答案:(1)①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小商小贩只能私下叫卖。
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有方案的商品经济,政府开始积极组织建设商品市场。
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杭集镇成了全国最大的牙刷集散地。
(12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扬州杭集镇应努力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开展。
(4分) 12.(18分) 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富〞的大格局已然形成。
不过,“国富〞并不是终极目标。
让平凡的人们能在“国富〞的大背景下获益,是一个国家富强的终极目的。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 2022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 2022年的52.3%。
2022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仅为3 600美元,排在全球的第106位。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藏富于民〞作为未来改革开展大方向在政策层面正式露面。
“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
(1)运用斯密的理论和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探索说明“藏富于民〞的必要性。
(6分)
(2)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谈谈对国家完善收入分配格局的理解。
(12分)
答案:(1)①斯密主张“富国裕民〞,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既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又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3分)②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关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关系,必须三者兼顾,不能只顾一头。
(3分)
(2)①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如收入分配秩序不标准,初次分配鼓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再分配调节措施不完善等。
(4分)②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是进一步解放和开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
(4分)③当前,需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着力提上下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4分)
13.(16分)材料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
在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自然、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逐年拉开。
材料三目前,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
我国一批主要矿山资源日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百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简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影响?(10分)
答案:(1)材料一说明城乡差距拉大,尤其是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材料二说明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年拉开;材料三说明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6分)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开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体制保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缺乏。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