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假”中餐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外的“假”中餐馆
作者:彭世勇
来源:《世界文化》2008年第02期
多年来因为工作关系去了世界上不少的地方。
每到一处除了领略当地的风光和习俗之外,另一件一定要做的事,就是尽快找到一家中餐馆,以备自己的肚子在不能长期接受当地饮食的时候来救急。
自己虽然不太懂得烹调术,但是一看到放在餐桌上的碗、筷,吃到中国菜特有的味道,尤其是那些早就被全世界都认定是中国风味的菜肴时,思乡之情便会马上得到缓解,幸福感自然也油然而生。
然而,在海外的时间长了慢慢也发现了一些中餐馆是“假”的。
这些饭店之所以要冒充自己是中国饭店无非是因为中国菜肴的口味独特、受人欢迎、好挣钱。
尽管这些“假”中餐馆烹制的中国菜味道绝对不是味儿,但如果你带着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那里吃一顿饭,你一定会感到非常轻松和愉悦。
透明面
那还是在西非象牙海岸的时候。
路过首都阿比让的德斯坦大道时,看到路边有一块用法语写的中国饭店的招牌。
饭店的门面非常小,但因为我很久没有吃中国饭菜了,便一下就记住了这家饭店的地址和名字。
心想,今天或是明天一定要来这里来享受一下,而且要和中国饭店的老板说说中国话。
第二天中午,一进门,就见到几位中国男性服务员过来用法语招呼我坐下。
见他们是中国人,我很自然地就用普通话谢谢他们。
可这时他们其中的一位告诉我,他们是很小就到西非来的华侨,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已经不会讲中国话了。
听他们这么说也觉得在理,我就用法语要他们把菜单拿过来给我看看。
我看过菜单后就觉得有点怪怪的。
在海外生活过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世界各地的中国餐馆虽然都会根据当地人的习惯对菜的味道和烹调方法适当地做些调整,但菜的名字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可是这家饭店菜单上的菜名尽管都翻译成了法语,但无论如何都不对头。
其中有一道主食翻译成汉语后叫做“透明面”。
我有个习惯,对于饮食无论好吃与不好吃,只要是没有吃过的,都想试一下。
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还没有听说过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有叫“透明面”的东西。
也好,那就吃一吃这叫“透明面”的东西吧。
几分钟后,一碗“透明面”放到了我的前面。
原来这家餐馆的所谓“透明面”其实就是我们在国内经常吃的那种很细的粉丝。
看到放在我前面的这一碗粉丝,我还是觉得有些怪,因为在国内粉丝一般都不会被当成主食来吃,而是当成菜。
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粉丝汤,或“蚂蚁上树”(肉末炒粉丝)。
此时,我的肚子也饿了,顾不得那么多了。
等我把这碗“透明面”吃完后,餐厅的主人出来了。
此时,我问他为什么粉丝会这样做。
他告诉我,他是越南人,在越南人们都是这样吃粉丝的。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家越南人开的中餐馆。
刚刚和我打招呼的“中国人”,其实都是越南人!
厨师的爷爷是中国人
波斯湾的阿曼王国是个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国家。
常驻在这里的中国人并不多,但中国餐馆倒也有几家,不过这些中餐馆的价格实在是太贵。
两个人吃一顿三菜一汤的中餐,起码也得花去大约相当于240元人民币左右的当地货币。
这天傍晚时分我走在马斯喀特的鲁伊商业区,无意之间看到一家快餐店的招牌上用英文写着该店有中国口味炒面供应,而且配有照片。
从照片上看,这里的炒面与国内的炒面并无两样。
便走了过去,想买个外卖。
这是一家快餐厅,主要供应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快餐。
服务员是个印度小伙子。
“你们这里卖中国炒面,对吗?”我问到。
“是的”小伙子答到。
“你们有中国厨师吗?”“是啊,我们有个中国厨师。
”听到有中国人在这里工作,我感到特别高兴,心想以后可以经常来这里吃地道的中国炒面了。
“那我能不能见见你们这里的中国厨师啊?”“没有问题。
”话音刚落,他朝里面用印度语嚷了几声,此时走出来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
他的脸倒也有点像中国人,可面色几乎就是非洲黑,我用英语问他,“你是中国人吗?”“是啊,我爷爷就是中国人。
”哈哈,我忍不住友善地笑了起来。
觉得这实在是非常有趣的一幕。
说话间,小伙子进到厨房里几分钟后拿出了我要的一盒炒面。
我等不地急尝了一口。
这哪里是什么中国炒面。
里面浓浓的咖哩味让我想到了新德里商业区小贩出售的印度快餐。
不过,话又说回来。
印度口味的炒面还真的很好吃。
多年后,我一想到那位自称其爷爷是中国人的印度小伙子和他的“中国炒面”就会暗自发笑。
湖南鱼
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还有另一家印度人开的中餐馆。
因为这家餐馆的价格只有中国人开的餐馆的三分之一,这天便来到这里解馋。
进门坐下后,印度服务员把菜单递了过来。
菜单中有一道菜叫“湖南鱼”。
看到这道菜我糊涂了。
我是地道的湖南人。
在湖南出生,在湖南长大。
可至今还没有听说过有叫做“湖南鱼”的菜。
我把印度服务员叫了过来,请他给我说明一下什么是“湖南鱼”。
这下可把他给难住了。
他开始支吾起来,说不清这“湖南”二字倒底是地名还是植物名称,或是什么他不知道的香料的名称。
我一边听他解释,一边笑。
他自己也因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不好意思地发笑。
我说,好吧,那你就给我来一份“湖南鱼”吧。
一会儿,菜被放到了我的面前。
我一看,天哪,如果事先不知道这道菜是鱼,你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它与鱼有什么关系的。
菜是用印度特有的那种棕色陶制土碗盛着的。
里面有那么七、八块被黑色的调味料包裹着的东西。
低下头去一闻,一股浓郁的咖哩味扑面而来。
我夹了一块放到口里,味道虽然不错,但就是吃不出是什么东西。
上海老板黑人厨师
那年我去西非的加纳出差时在该国首都阿克拉见到一家叫做北京饭店的中国饭店。
饭店的老板是上海人。
这家饭店由于是中国人开的,所以大多数来这里吃饭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回到了家乡的亲切感。
加上这家饭店的老板又很健谈,每次有中国客人来吃饭,他都会走过来和你聊上几句。
可是,尽管这家饭店的中国菜味道正宗,但却也是假的,因为这家饭店出售的所有菜肴都是由几位当地的黑人厨师烹饪的。
饭店的中国老板仅仅是个老板而已,完全不懂得如何炒中国菜。
这是一家非常有趣的中国饭店。
现在的老板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这家饭店。
也可以说在加纳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中国饭店了。
这家饭店从开张的那天开始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会炒中国菜的黑人厨师。
为现在的老板工作的黑人厨师是由这家饭店的其他黑人厨师带出来的。
这些黑人厨师炒起中国菜来,手法地道,动作娴熟,与中国大陆的厨师似无两样,但有一点却令人费解,那就是,这些黑人厨师并不喜欢吃中国菜。
真有意思,能炒出以假乱真的中国菜来,却又不喜欢吃中国菜。
中国菜闻名天下。
无论你走到世界上的哪个地方,你基本上都可以找到中国餐馆,但是如果哪天你走进了一家“假”中餐馆,请你无论如何也不要生气,因为假中国菜也有它独特的味道和文化韵味。
这些冒牌的中餐馆会让你感受到另一种生活中的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