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C.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D.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明确动物通讯的概念。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

【详解】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属于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是通过动作进行交流,B不符合题意。

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防御行为,C 符合题意。

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2.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论述,正确的是()
A.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
B.家鸽有角质的喙,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外骨骼等。

【详解】
A.根尖成熟区细胞停止生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根毛增大了根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错误。

B.生有角质的喙,角质的喙坚硬,与鸟类啄食有关,B错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蒸发,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3.一朵桃花的一种结构被虫吃掉,这朵花就结不出桃子,这种结构是()
A.花萼B.花蕊C.雌蕊D.雄蕊
【答案】C
【解析】
解:一朵完全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其中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桃树上结出的桃子是它的果实,是由受精后的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所以一朵桃花的雌蕊被虫吃掉,这朵花就一定结不出桃子.
故选C.
点评: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重点、难点,更是考点.
4.静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
A.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D.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答案】B
【解析】
考点:心脏的结构.
分析: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分别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右心房.
解答:解: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
的变化如图所示:因此静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血管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心脏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5.同学们在中考考试中,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答案】A
【解析】
【分析】
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详解】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如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如谈虎色变等。

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6.以下不具有排出人体内废物功能的结构是
A.皮肤B.肝脏C.肺D.肾脏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2)肝脏是人体具有消化、代谢、解毒等功能的器官,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还能够对蛋白质、糖、维生素、脂肪等进行代谢。

【详解】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因此人体的三条排泄途径是呼吸、排尿、排汗,主要通过肺、肾脏和皮肤完成。

肝脏具有消化、解毒等功能但无排泄功能,故不具有排出人体内废物功能的结构是肝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熟记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7.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B.运动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C.运动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D.运动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答案】C
【解析】
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故A正确;运动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故B正确;运动与动物物种的进化无关,故C错误;运动有利于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学科网考点定位】动物运动的意义。

【名师点睛】动物的运动的意义:有利于个体生存、繁衍后代。

8.人的肘关节和膝关节分别能够在几个平面上转动()
A.1,2 B.1,1 C.2,1 D.2,2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关节有的能在多个平面上转动,如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有的仅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如肘关节和膝关节等。

【详解】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可做前屈、后伸运动,也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膝关节运动主要为屈伸,在屈膝时由于侧副韧带松驰,稍可作旋转运动。

综上所述,人体的肘关节和膝关节都仅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

故选:B。

【点睛】
解此类题时,特别是有关高等动物的运动和生理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拿自己做“模特”进行现场“实验”,然后从中获取信息达到解题的目的。

9.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广州流溪河水库B.广州南沙湿地公园
C.深圳动物园内的一群黑猩猩D.肇庆鼎湖山风景区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既包括某一地域的全部生物又包括环境,广州流溪河水库、广州南沙湿地公园、肇庆鼎湖山风景区都是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故ABD不符合题意;深圳动物园内的一群黑猩猩只有动物,没有植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也没有环境,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不是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

10.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

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发育的比较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
B.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C.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
D.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详解】
A、从①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了,A正确。

B、从②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B正确。

C、从③曲线可以看出,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基本停滞,青春期迅速发育,C正确。

D、从②③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是不一致的,D错误;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1.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下列相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断减少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由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断减少,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断增加,错误。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正确。

D.由于生物圈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的传递,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使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正确。

故选:B。

【点睛】
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2.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节肢动物都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B.珍珠蚌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
C.节肢动物的身体由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D.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软体动物的特征: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

【详解】
A.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一般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其它种类没有翅膀,故A错误。

B.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珍珠蚌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的,故B正确。

C.环节动物的身体由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并且分布,故C错误。

D.大多数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

13.济宁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某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
B.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
C.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D.遇红灯停车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遇红灯停车是我们在生活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条件反射,故A不合题意;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说法正确,故B不合题意;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的说法正确,故C不合题意;动物也能训练成遇红灯停车的反射,不能说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故D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反射的类型,反射弧,解答此题的的关键在于搞清楚条件反射中,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

14.银杉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被伐,环境遭破坏B.很难繁殖C.过度开发D.自然灾害太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银杉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但林中银杉一般几株至20株,有的仅1株,容易被生长快的阔叶树所隐蔽,导致幼苗、幼树的死亡和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将会被生长较快的阔叶树种更替而陷入灭绝的危险。

银杉营养繁殖,成活率较低。

嫁接繁殖,以湿地松为木,采用切接法,仅少量成活,因此,银杉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很难繁殖。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5.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例如:病毒。

【详解】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也就是说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

唯独病毒的结构简单,只有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上述选项中,海马属于鱼类是动物、香菇属于真菌,都有细胞结构;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点睛】
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病毒,要重点记住。

16.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A.甲、乙都吸气B.甲呼气、乙吸气
C.甲吸气、乙呼气D.甲、乙都呼气
【答案】C
【解析】
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

即甲吸气、乙呼气。

点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17.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A.22条+X、22条+X B.22条+Y、22条+Y
C.22条+X、22条+Y D.22条+Y、22条+X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详解】
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

因此,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22条+X、22条+Y。

故选:C。

【点睛】
掌握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三者的染色体数目关系是本题提解题关键。

18.关于血型与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子女的血型一定与父母的血型相同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AB型血只能接受其它血型的血,不能输给任何血型
D.人体大量失血后,输同型血与输O型血的要求是一样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研究发现红细胞表面有两种凝集原:A凝集原和B凝集原;根据红细胞表面含有的凝集原可将人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这就是ABO血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引起红细胞凝集,阻碍血液循环,危及生命。

【详解】
子女的血型一定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但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A错误;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 时不会影响健康,B正确;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AB血型的人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C错误;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不得已才采用,D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输血的原则、血型的决定因素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9.“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分别属于()
A.藻类植物裸子植物B.藻类植物被子植物
C.苔藓植物裸子植物D.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苍苔”有叶、茎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20.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

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A、由表内步骤1可知,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这是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步骤2可知,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是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故B 符合题意。

C、由步骤3可知,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这是设计探究的方案,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步骤4可知,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是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
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探究蚂蚁的行为,中等题,属于理解层次。

21.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枫叶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B.使枫叶变红的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C.枫叶和红花都是组织
D.光是影响秋天枫叶变红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等结构。

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的构成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枫叶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只有叶肉细胞之后才含有叶绿体,在叶的表皮和叶脉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

B、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色素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花青素存在于叶肉细胞的液泡中,B正确。

C、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的构成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枫叶”和“红花”都是植物的器官,C错误。

D、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叶绿素被大量分解掉,这时,淹没在枫叶里的花青素等其他色素就会显露出来,使枫树叶变成了红色,D错误。

故选B。

22.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鼠→蛇→鹰B.阳光→草→鼠→蛇→鹰C.草→蛇→鹰D.草→鼠→蛇→鹰
【答案】D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
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蛇是肉食性动物不吃草,吃田鼠等小动物,C错误;
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3.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药剂量适当B.合理选择药物
C.按时用药D.抗生素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用药时,根据病情,适当用药,属于安全用药,A正确;合理选择药物,属于安全用药,B正确;服药时,要按时.C叙述正确;抗生素长期使用或滥用,就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而失去治疗效果。

D叙述错误。

24.教育厅提倡每节课的课间10分钟,让同学们去室外活动,在没有特殊天气的情况下,教室尽量开窗通风,人在通风不良的室内时间久了,就会有头晕疲劳的感觉,这是由于()
A.室内没有阳光,对身体不利
B.学习疲劳
C.没有参加户外活动,肺活量变小
D.室内氧气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答案】D
【解析】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同时,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通风不良的室内,由于人体不断进行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另一部分用于维持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较封闭的环境,空气不能流通,人的呼吸作用会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导致空气内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引起脑部细胞缺氧,致使许多人有头晕、疲劳的感觉。

25.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多功能干细胞(ips),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可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此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