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龙辩护关于龙的英文翻译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中国龙辩护关于龙的英文翻译研究
为中国龙辩护---关于“龙”的英文翻译研究
“龙”其实是一种精神纽带,把海外华人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精神纽带,在海外华人的心中“龙”代表祖国,在喜庆的节日出舞龙,实际上是通过“龙”这个符号来表达对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龙”已经成了一种符号。

中西方对“龙”的理解存在严重误区
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名单,组委会认为“龙”在全球的理解不同,所以没有选择“龙”作为吉祥物。

因为,龙在西方文化中的称谓是“dragon”(恶魔),所以组委会最终选择了福娃作为吉祥物。

11月12日,北京的一个官方组织召开会议,定龙的翻译为“loag”。

反对将“龙”翻译为“dragon”,是因为西方的“dragon”有个特点是杀生,而且会喷火,这些在我们中国的龙文化中是没有的。

而且西方人将这个“dragon”作为正义的反面,也就是邪恶。

有些人认为让外国人来改变对“dragon”的看法,但这是不可能的。

“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它是最大的恶魔,而“dragon”被翻译成“龙”,所以中文版的《圣经》里“龙”都是恶魔。

所以中国的信基督教的人家里是不能有“龙”的。

在西方有个传统的英雄人物叫圣·乔治,他是专门杀龙救美的大英雄,因为杀死“dragon”是正义的。

2011年英国的一艘最新的驱逐舰被命名为“dragon”,这艘军舰的格言为:“我们只向圣乔治投降”。

我们或许认为,一艘新的军舰刚要下水,就想好了向谁投降,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就会感觉很奇怪,但西方人却认为很幽默。

为什么“dragon”只能向圣·乔治投降,因为在欧洲神话中,杀死“dragon”的人为圣·乔治。

西方的很多戏剧、电影、动画中圣·乔治都是英雄,它成为人们的偶像,有专门的圣乔治符号。

“dragon”既然是恶魔,那为什么被用来军舰的名字呢?
这种军舰一种造了6艘,英国由四个行政区组成,后来我分析这
可能是为了体现民族团结或者军民团结,每一艘军舰都和各个行政区的首府联系在一起,类似中国的军民结对子,我后来看到跟学校、团体等结成对子,刚才那艘军舰是跟威尔士地区结成对子,因为威尔士人是崇拜“dragon”的,所以它用“dragon”。

而古代威尔士人又长期抵抗英格兰人的征服,我后来分析它是为了统战的需要,才取名为“dragon”。

Dragon号军舰见了谁都要斗争,但是圣·乔治来了它就要乖乖的听话。

另外一个例子,新闻中报道美国的“龙飞船”发射成功,一开始我感觉很自豪,后来经过调查,我发现这是一家美国的私人公司,专门制作飞船,老板喜欢以“dragon”为主角的卡通故事,所以就把他的飞船命名为dragon号,但其实与中国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用中国字典里的“龙”翻译过来,其实背后完全是两码事。

不适当的翻译导致了很复杂的文化问题
西方的大量漫画也用“dragon”象征恶魔、敌人。

漫画《圣乔治和dragon》,用“dragon”象征伊拉克、基地组织等,是敌人的象征。

“Dragon”还有一个特点,它有好几个头,杀死一个还能长出很多个头。

西方文化中dragon lady 也是凶恶的,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dragon”等着你去杀死,有个网站叫作“dragon的杀手”,是个残疾儿童的网站,鼓励儿童要勇敢去杀死“dragon”。

这种不适当的翻译问题导致出现了有很多复杂的文化问题。

癌症病人在自己博客上画dragon象征病魔;美国广告中,由于新的三维电视立体效果太强,也用“dragon”表示可怕的东西;欺诈,也用dragon。

目前还没有找到象征正面事物的dragon,埃博拉病也用dragon来表示。

西方有很多著作讲中国威胁论,并用“dragon”作为封面,也就是中国是恶魔。

翻译也是洗脑,也是宣传。

外国的中小学经常用时政漫画作为教学材料。

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课,第一节课讲纳粹是“dragon”,第二节课说本·拉登是“dragon”,第三节课说China是“dragon”,然
后,这个小孩子就想,我爷爷杀死了纳粹“dragon”,我爸爸杀死了本·拉登“dragon”,我长大应该做什么,“dragon”长大就来了,要杀死“China dragon”,所以这个就是洗脑,他们从小就潜移默化。

而我们搞翻译的人不会造航空母舰不要紧,但不要把人家的航空母舰引过来打我们。

龙是中国人精神认同的符号
那么,在中国“龙”究竟什么的象征?是不是中国皇朝的象征?
关于龙文化的起源,目前的资料都是不对的,包括闻一多先生的观点以及综合起来的也是有问题的。

人们把很多传说加到龙的身上,其实都是善意的小迷信。

关于龙有好有坏。

龙起源于人类对河流善恶两重性的理解。

人类首先把河流生物化,也就是蛇;然后又把河流人格化,祈祷河流不要泛滥;到后来又神圣化。

闻一多先生他们只从形上边解释龙,没有从内涵上解释。

从开始的河流、蛇、龙蛇,其实人类也是
把龙当作人类来看,分为好龙、坏龙。

龙是蛇身人首的可能性比较小。

好龙坏龙归根结底从河流的善恶两重性而来。

其实“龙”在几千年前就有,那时并没有皇帝。

“龙”在中国现在主要是吉祥和
力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望子成龙就是希望孩子成为人才,并不是要让孩子成为皇帝;乘龙快婿是希
望有一个优秀的女婿;中国的企业也是用大量的“龙”做名字,有次我去山东曲阜,发现当地很多企业都用“龙”做企业名字,但并不是意味着他们要恢复帝制。

我认为,“龙”其实是一种精神纽带,把海外华人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精神纽带,在海外华人的心中“龙”代表祖国,在喜庆的节日出舞龙,实际上是通过“龙”这个符号来表达对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龙”已经成了一种符号。

人是
需要精神符号的,如美国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手一定会放在
《圣经》上,精神符号的东西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而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的确是一种新的东西,并不是古代就有的。

中国的龙文化研究专家也很痛苦,认为无法解释,后来我说很好解释,“龙的传人”这种说法出来,实际上把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有,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说出来的精神符号被说出来了,因为这个概念很好地代表了我们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中国的对外翻译要有民族自信
中国对外翻译要向日本学习,和日语的英文的翻译相比,从中文的英语翻译上看,中国人是缺少自信和勇气的,比如白酒,我们翻译成“white wine”,但其
实这是白葡萄酒的意思,而外国产品进入中国都是音译的如“伏特加”,伏特加就跟中国的二锅头一样,人家都是音译的,香槟也是、啤酒也是。

实际上我们中国词语完全可以音译英语,baijiu——白酒;京剧——“Jingju”而不是符合西方人的习惯去翻译成“beijing opera”,外国人以为是中国的西洋歌剧;北方人过年要吃饺子,结果被翻译成“dumpling”,我查了下,这是“意大利面疙瘩”的意思,完全没有中
国饺子的文化内涵,中国人不敢直接翻译成“饺子”,而是借用外国的翻译,于是外国人因此很困惑,感觉中国人过年为什么要吃“意大利面疙瘩”。

结果,当下很多中国人自己在捍卫外语的纯洁性却抛弃了中国文化。

而日本的歌舞伎,被日本人直接翻译成“kakuke”;清酒也没有叫成“Japanese wine”,而是叫“sakei”;有一部电影讲一些澳大利亚的士兵和医护人员被日本兵俘虏后在监狱里如何跟日本人斗争,其中有一个伤重员,医生要给他开刀,没有麻醉剂,护士直接到日本的司令部,直接说“我要sakei”,就很清楚。

所以一个名
词的对外翻译叫什么,直接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还比如寿司,直接叫“shousi”。

1905年一个报纸上,日本的俳句,就叫“paiju”,然后做了一个副标题——最短的诗,就直接翻译。

不存在大家认识不认识的问题。

【作者介绍:黄佶,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

著有专著《资本异论——关于商品交换和利润来源的思考》、中国政改模式《中国政改路径底层设计图》、学术论文《龙的重新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等。

本文为作者之演讲整理。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黄佶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