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文言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高和寡文言文翻译
《曲高和寡》出自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
【翻译】
楚王问宋玉:“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辩,回答说:“有一个外地人在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
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只有几百人能跟着唱。
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类高深的曲子时,只剩下几十人跟着唱。
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徵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
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
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
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注释】
客:外地人。
郢:楚国的都城。
《下里》《巴人》:楚国当时流行的民间歌曲。
国:都城。
属而和:跟着(别人)唱。
属:连接。
《阳河》、《薤露》:都是楚国当时的歌曲,不如《下里》《巴人》流行,唱歌难度比较大《薤露》是指送葬时唱的挽歌。
《阳春白雪》:楚国的高雅歌曲。
引商刻羽:我国古代音乐中,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5个依次升高的音调,称为5音或5声,相当现代C D E F A 五调此句意思是说,使商音升高,羽音依次降低即以美声唱法变换音调,使歌曲悠扬动听引:延长刻:削减。
杂:穿插。
流徵:指变徵之调,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唱法。
扩展资料
《对楚王问》是宋玉面对他人的谗毁所作的自我辩解。
此文以宋玉回答楚王提问的方式,通过设喻和比喻,表现宋玉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气质与品性。
宋玉是战国的辞赋家,传说他是屈原的弟子,在楚怀王、楚顷襄王时做过文学侍从之类的官。
著有《九辩》等,叙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伤,流露出抑郁不满的情绪。
此作的笔法高绝之处,是在“不经意为文”。
作者并不是精心着意地作文,只是从生活中撷取普通问对,打打比方,在不经意中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流露出隐隐的不满情绪,值得细加玩味。
写作背景
相传为屈原弟子的宋玉同样也遭受到楚国宗室贵族的排挤和谗害,但宋玉没有选择以死来抗争现实,而以机智的辩答表明自己的清白。
本文记叙的便是宋玉对楚王责难的精彩辩白。
文章通过楚王听信谗言,责问宋玉之“遗行”,宋玉巧妙设譬取喻进行答辩,表现了宋玉超然独处、不同流俗的孤芳自赏的情怀,反映了楚顷襄王时宗室专权、朝政日非、嫉害贤能的黑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