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4-5个左右)
1.竞争优势——如果⼀家公司的赢利能⼒⾼于⾏业平均⽔平,我们就
称它拥有竞争优势。

P9
2.使命——企业的使命描述企业要做什么。

P16
3.愿景——公司的愿景描述了某种期望实现的状态,通常是⽤⾮常⼤
胆的语⾔来清楚地说明公司想要实现的⽬标。

P17
4.价值观——公司的价值观表明公司的管理层和雇员应当如何⾏动,
他们应当怎样做业务,他们希望建⽴什么样的组织来帮助公司实现使命。

P18
5.主要⽬标——在完成公司使命、愿景以及关键价值观的陈述之后,
战略管理的下⼀项⼯作是制定使命陈述:明确主要⽬标。

⽬标是对公司意图实现的⼀种未来状态的简要的和可衡量的描述。

P20
6.战略群组——由于产品的战略地位不同,产业内的公司往往表现出
很⼤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有可能观察到公司群组的现象,在这个群组内公司采⽤基本类似的产品定价战略,⽽这⼀战略⼜不同于其他的公司群组。

这些不同的公司群组被称为战略群组。

P54
7.独特竞争⼒——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所独有的、引导企业产品差
异化或实现低成本结构从⽽获得竞争优势的⼒量。

P77
8.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资本的、财务的、
实物的、社会的、⼈⼒的、技术的和组织的要素禀赋。

P78
9.能⼒——指的是企业协调各种资源并将其投⼊⽣产性⽤途的技能。

P78
10.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将投⼊转化为顾客所重视的产出的⼀系列
活动链。

这⼀过程中包含许多为产品增加价值的基本活动(研发、⽣产、营销与销售、客户服务)和⽀持活动。

(企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物料管理、⼈⼒资源)P83
11.价值创造边界——它的含义是在某⼀特定时刻上,不同的商业模式
下的企业所能创造的最⼤价值。

换⾔之,位于价值创造边界上的企业代表着某⼀产业内最成功的商业模式。

P159
12.规格⼤战——建⽴和控制市场技术标准的战⽃被称为规格⼤战,它
们是控制差异化以及差异化所创造价值的关键。

P230
13.战略外包——是将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项某⼏项或⼀些企业职
能交给⼀家技能和知识只专注于某⼀活动的独⽴的专业企业的决策。

外包的业务可以是⼀个完整的职能,也可以是业务职能中的⼀项活动。

P326
14.相关多元化——是进⼊另⼀个同企业现有业务活动相关的产业的
战略,两者间在价值链的某⼀个或⼏个环节上有共同点。

P349 15.不相关多元化——指的是通过向新业务单位转移基本组织竞争⼒
提⾼利润,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获得多点竞争的好处。

P349
理解性内容
1.波特的五种竞争⼒量模型 P43
(1)潜在竞争对⼿
进⼊的风险;
(2)产业内现有企
业的竞争强度;
(3)购买者讨价还
价的能⼒;
(4)供应商讨价还
价的能⼒;
(5)产业替代性的产品的相似度。

2.产品⽣命周期的阶段 P59
3.宏观环境的影响P65
4.在最基本的层⾯上,公司的赢利能⼒取决于三项要素:P80(1).顾客对公司产品的价值判断;(2).公司为⾃⼰的产品收取的价格;
(3).创造这⼀产品的成本。

5. 竞争优势的基本构成要素 P87
6.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保持多久?取决于三项要素: P98(1).模仿壁垒
(2).竞争对⼿的能⼒
(3).产业环境的动态机制
7.新产品失败率⾼的原因是: P143
①不确定性②商业化过程中的失误③定位错误④技术短视症
⑤上市速度太慢
8.低成本战略 P160
9.差异化战略 P166
10.零散型产业的战略 P188
(1).连锁经营
(2).特许经营
(3).⽔平兼并
(4).利⽤技术和互联⽹
11.产品⽣命周期战略 P201
(1).萌芽期战略:建⽴市场份额战略
(2).成长期战略:成长战略、市场集中战略
(3).振荡期战略:份额增长战略
(4).成熟期战略:持有-保持战略
12.成熟产业抵御外来者的战略 P203
(1).产品多样化
(2).降价
(3).保持过剩的产能
13.应对竞争的⼿段 P207
14.衰退产业的战略选择 P220
(1).领导战略:企业⼒求成为衰退产业中的领导者(2).利基战略:专注于衰退速度较慢的⼩范围需求(3).收割战略:追求现⾦流最⼤化
(4).剥离战略:企业将业务出售给其他公司
15.标准的好处 P230
标准的出现是为了获取与其相关的经济效应。

(1).技术标准有助于实现产业和配件、其他产品间的兼容;(2).标准可以减少顾客⼼中的困惑;
(3).标准的出现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4).标准的出现可以帮助降低供应配件的风险,从⽽增加配件的供应。

16.打赢规格战的战略 P236
(1).确保互补性产品的供应
(2).巧⽤杀⼿应⽤
(3).攻击性定价与营销
(4).与竞争对⼿合作
(5).标准授权
17.全球化战略的选择 P280
18.进⼊模式的选择 P292
19.⽔平整合提⾼利润和赢利能⼒的原因(经济利益) P309(1).削减成本
(2).提⾼产品差异化
(3).复制商业模式
(4).减少产业内部的竞争
(5).增加对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度
20.实⾏垂直整合战略的主要论据 P317
(1).使企业能够建⽴起防范竞争对⼿进⼊的壁垒;
(2).促进对增强效率的专⽤资产投资;
(3).保护产品品质;
(4).改善作业调度
21.通过多元化提⾼赢利能⼒的6种⽅法 P341
(1).在现有的业务之间转移企业竞争⼒;
(2).巧⽤企业竞争⼒来创建新的业务;
(3).业务单位间共享资源来实现范围经济;
(4).产品捆绑;
(5).运⽤多元化作为在⼀个或多个产业中管理竞争的⼿段;(6).利⽤基本的组织竞争⼒增加多元化企业内部所有业务单位的绩效。

22.相关多元化还是不相关多元化?企业应当如何进⾏选择? P355相关多元化的适⽤条件:
(1).企业竞争⼒适⽤于⼴泛的产业;
(2).企业具备控制官僚主义成本的战略能⼒——通过⿎励创业和推动价值创造的组织⽂化;
不相关多元化的适⽤条件:
(1).职能性技能⾼度专业化,在其他产业中很难应⽤,但最⾼管理层擅长提⾼不良运营单位的赢利能⼒;
(2).企业管理者拥有良好的组织设计能⼒,能够创建独特的竞争⼒,控制、甚⾄降低官僚主义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