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腾冲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ATP ④脂肪⑤DNA.A.①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下列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A.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Ⅲ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红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蛋白质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3.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B.①⑤③②C.⑤④③②D.⑤④①②4.如图,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A.B.C.D.5.某人为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做实验如下:在容器内加入底物和酶混合溶液,先将温度由0℃逐渐升至80℃,得到产物生成曲线如图甲.然后,他又将温度由80℃逐渐降低至0℃,则后一阶段产物量变化曲线是图乙中的( )A.B. C.D.6.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分离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7.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8.如图是某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以CO2的吸收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反映a点时该植物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C.D.9.如图表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B.基因B可能控制RNA聚合酶的合成C.细胞中mRNA差异最大的是细胞2和4D.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10.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和ATP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细胞呼吸都与酶和ATP有关B.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具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C.如果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D.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11.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B.此细胞产生精子的概率是0C.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12.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1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⑥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①②⑤14.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真核细胞中,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②原核生物的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序列;③基因中的三个相邻碱基能代表一个遗传密码;④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所控制的遗传性状的改变;⑤有些遗传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15.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A.B.C.D.16.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面对这四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的原理: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都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17.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几率是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③④⑤20.某植物种群中,AA占16%,aa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依次是( )A.增大,不变B.不变,增大C.增大,增大D.不变,不变21.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如图曲线走势的是(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C.若横轴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纵轴不能代表尿量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人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22.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兴奋由a传至b的过程中,①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a→bC.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N的兴奋2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4.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电极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制出的曲线是( )A.B.C.D.25.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6.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和紧X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27.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糖原都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血糖主要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D.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就会出现糖尿28.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D.病毒突破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后,机体往往需要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29.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3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A.B.C.D.二、简答题(共40分)31.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问题:Ⅰ.如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__________的增强而增加.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的速度受__________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2)从甲图可见,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37℃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主要受__________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3)乙图中C点表示植物生长的__________.出现CD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Ⅱ.如图丙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某植物的CO2释放量和其叶绿体的O2的产生量.假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用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填字母)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表示.若植物分解的能源物质仅为葡萄糖,那么植物的耗氧量为__________.(2)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若将光照强度由c调节为d,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的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3)若光照强度为d,每天光照12h,黑暗12h,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__.32.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Ⅰ.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见下表.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表现型黑颖黄颖白颖基因型AB_或Abb aaB aabb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黄颖__________、黑颖__________.(2)若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3)若将F2中的黑颖与黄颖的个体杂交,则基因型为__________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Ⅱ.图1是人类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中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B基因显示一个条带,b基因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家系中的部分个体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是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2)III1是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I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3)III2和 III3所生子女中,两病皆患的概率是__________.33.回答下列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Ⅰ.图1为人的下丘脑对多个腺体的分泌调节作用示意图,字母表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和垂体通过激素a、b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填“分级”或“反馈”)调节.a和c对垂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相互__________.(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位于__________的感受器兴奋,导致[d]__________激素的释放量增加,使尿量减少.(3)饥饿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__,该激素能促进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4)图2是在实验过程中,测得的兴奋传导时神经纤维上某点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该图中表示静息电位的是__________点,B过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C点表示__________.Ⅱ.图为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填编号)过程发挥体液免疫作用.(3)为了预防疾病我们常常注射疫苗,请问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__.(4)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酸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病.(5)若病原体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某某省某某市腾冲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 )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ATP ④脂肪⑤DNA.A.①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1、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2、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4、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5、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解答:解:①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只含C、H、O,不含P元素;①错误;②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组成元素有C、H、O、N、P)和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所以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C、H、O、N、P等,②正确;③ATP中含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则元素组成是C、H、O、N、P,③正确;④脂肪只含C、H、O,不含P元素,④错误;⑤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和细胞结构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下列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A.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Ⅲ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红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蛋白质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在生物学实验中,颜色变化是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要熟悉常见生物实验中颜色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即可判断正误.解答:解: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III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红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脂肪,A错误;B、碳酸钙能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由于没有加碳酸钙保护色素,导致色素被破坏,所以研磨液呈黄绿色,B错误;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C 正确;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吸水,体积变大造成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中颜色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B.①⑤③②C.⑤④③②D.⑤④①②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低倍镜观察找到清晰的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解答:解:由题图可知,由视野(1)到视野(2)是由低倍镜观察转换成高倍镜观察,其中低倍镜下物象偏左,因此移动装片时应向左移动,因此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向左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4.如图,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A.B.C.D.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1、植物根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2、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解答:解:A、物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与蒸腾强度无关,A错误;B、物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消耗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量随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根细胞膜上运载K+的载体达到饱和,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将保持一个平衡值,B正确;C、当氧气浓度为零时,植物根细胞可以暂时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此时可从环境中吸收一定量的K+,C错误;D、呼吸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在一定X围内,适当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增强,但温度太高,破坏了酶的活性,使呼吸作用减弱,K+的吸收量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对K+的吸收量与有关因素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5.某人为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做实验如下:在容器内加入底物和酶混合溶液,先将温度由0℃逐渐升至80℃,得到产物生成曲线如图甲.然后,他又将温度由80℃逐渐降低至0℃,则后一阶段产物量变化曲线是图乙中的( )A.B. C.D.考点:酶的特性.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当温度超过60℃,产物的含量不再增多,即淀粉酶在高温下已经失去了活性,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温度由80℃降低至0℃,由于酶已经失去活性,产物的含量不会变化,所以试管中产物总量变化的曲线图应符合B选项的图.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或正确结论的能力.6.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分离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壁和细胞核、具膜细胞器,可以用蒸馏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然后通过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不同细胞器的重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健那绿是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活体染色剂,可以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解答:解:A、用蒸馏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然后通过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B、同细胞器的重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B正确;C、观察线粒体利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C错误;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进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制备的方法,分离不同细胞器常用的方法,观察线粒体用到的染液,分泌蛋白合成过程的研究方法,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解此题首先要明确下列几个等式:①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积累有机物+消耗的有机物(呼吸作用),③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据图所示,虚线表示光合作用净积累有机物的量,实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虚线量+实线量.图中纵坐标的生物学意义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植物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由于在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根据公式: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量=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量+植物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可逐一计算出20℃、25℃、30℃、3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并可得到推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与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成正比.解答:解: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都是6.5,A正确;B、光照相同时间,25℃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错误;C、25℃、30℃、35℃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分别为6、6.5、6.5、,C错误;D、两曲线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相等,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云南省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云南省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云南省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是()A.颤蓝细菌和发菜均无叶绿体,但却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它是原核细胞。

C.HIV、SARS病毒、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均无细胞结构,都含有DNA D.乳酸菌、醋酸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2. 牙菌斑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被膜,它由多种生存在口腔内的细菌的分泌物组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这层膜帮助细菌附着在牙釉质上,并保护细菌不受环境的威胁。

牙齿被牙菌斑覆盖后会导致龋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牙菌斑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共同参与B.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附着在牙釉质上的细菌难以清除C.细菌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观察到D.细菌能吸水涨破,因此勤漱口可以有效预防龋齿3.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为“p”则实际物体为“d”B.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后视野变模糊,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C.若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在低倍镜下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4. 碳元素是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在生物体中()A.构成所有化合物B.所含能量最多C.所起作用最大D.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5. 萌发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旺盛;干燥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缓慢。

这说明()A.水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B.自由水是细胞代谢活动的必要条件C.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D.以上三项都正确6.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人体内缺少铁,则血红素不能合成B.细胞中缺乏磷会影响核酸等物质的合成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碳酸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7. 下列有关化合物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淀粉和糖原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B.脂肪分子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能获得4种产物D.蛋白质水解时会产生水8. 对无法进食、营养不良、术前术后的患者,通常可通过点滴输氨基酸以有效的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身体更快恢复。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含答案)

()
A.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7.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 X 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 , 其女儿正常
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 , 其子女均正常
C.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 , 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13. 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 孟德尔把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 )
A. 显性性状 B. 性状分离 c. 相对性状 D. 隐性性状
14. 果蝇的体色和翅形分别由基因 A、 a 和 B、 b 控制 , 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 基因 A
或 B 纯合时均有致死效应。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黑身长翅果蝇交配
DNA分子
B. ②为 tRNA,一种 tRNA 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C. ①和②共有的碱基是 A、 G、 T
D. 遗传信息位于①上 , 密码子位于②上
20. 下列关于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染色体只由 DNA组成
B. 一个 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腾冲市第八中学 21 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 ( 共 60 分,每题 1.5 分。每题下面都有 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 , 其中只有 - 个是最符
合题意的答案 )
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 , 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 ( )
A. 草履虫 B. 卵细胞 C. 红细胞 D. 小麦
, 理论上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
A.9: 3: 3: 1 B. 3:2:3:1 C.4:2:2:1 D.1:1:1:1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藓类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A.aB.bC.cD.d【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使用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因此选项a中的物镜和玻片的距离最小,所以用这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故选:A.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属于基础题,只有记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2.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 g 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 和764B.760 和760C.762 和762D.4 和4【答案】D【解析】解: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免疫球蛋白含有4条肽链,其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故选:D.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中,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我们从题目中抽取有用的信息I g G由4条肽链构成,即可以解题.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细胞膜、细胞核B.细胞核、线粒体C.线粒体、叶绿体D.细胞核、叶绿体【答案】B【解析】解:A、细胞膜的单层膜,A错误;B、细胞核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B正确;C、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C错误;D、由C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B.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细胞器中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核膜具有双膜结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不同细胞器的分布,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水平的典型事例是()A.光学显微镜的发明B.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C.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规律【答案】C【解析】解:A、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A错误;B、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B错误;C、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是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C正确;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规律,并没有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水平,D错误;故选:C.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注科学前沿,积累知识点.5.胎儿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五个连在一起的手指逐渐分开,发育为成形的手指,原因是指间细胞发生了()A.细胞坏死B.细胞衰老C.细胞损伤D.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解:胎儿在正常发育过程中,手形成时,手指出现的原因是指间细胞生理性死亡的结果,属于细胞凋亡.故选:D.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本题考查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导致该地区人群中癌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致癌因子属于()A.物理因子B.化学因子C.病毒因子D.细菌因子【答案】A【解析】解:致癌因子分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三类,致癌因子会诱发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产生核辐射,导致该地区人群中癌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致癌因子属于物理因子.故选:A.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本题考查癌细胞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秘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是对识记层次的考查.7.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B、两者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B正确;C、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和功能不相同,C错误;D、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但是蓝藻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酶,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本题着重考查了叶绿体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两种细胞器的异同点的理解与记忆.8.下列有关癌变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升高B.细胞中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吸收物质的速率将会降低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同时表达的细胞才会变为癌细胞D.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控制癌症患者的病情【答案】D【解析】解: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A错误;B、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代谢旺盛,吸收物质的速率将会升高,B错误;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会变为癌细胞,C错误;D、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故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控制癌症患者的病情,D正确.故选:D.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易扩散转移.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和细胞衰老,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衰老细胞的特征,能正确区分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观察细胞中DNA、RNA分布的试剂都需要现配现用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在呈正方形的细胞中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C.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上蓝绿色带最宽,黄绿色带离层析液最近D.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和自动复原的现象【答案】D【解析】解:A、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用于观察细胞中DNA、RNA分布的试剂是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这两种试剂都需要现配现用,A正确;B、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而染色体形成于细胞分裂期,所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在呈正方形的细胞中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B正确;C、叶绿体中的色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黄绿色的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得速度最慢,因此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上蓝绿色带最宽,黄绿色带离层析液最近,C正确;D、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需要用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用没有细胞壁的动物细胞,D错误.故选:D.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10.下列有关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所有生物的细胞壁都含有纤维素②纤维素使植物细胞壁具有一定韧性③细胞壁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④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含有纤维素,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壁成分不是纤维素,错误;②纤维素使植物细胞壁具有一定韧性,从而使细胞壁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正确;③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细胞壁,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合成及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都与高尔基体有关,正确;④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只有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错误.所以有关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②③.故选:C.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本题考查细胞壁组成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细胞膜外侧N a+高,K+低,膜内侧K+高,N a+低,这两种离子在膜内外的浓度差是细胞保持反应性能的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动物体内的N a+、K+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C.N a+、K+对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细胞的生理活性与N a+、K+比例的平衡是密切联系的【答案】C【解析】解:A、细胞内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A正确;B、动物体通过主动运输过程,保证了N a+、K+的比例的相对相对稳定,B正确;C、细胞膜外侧N a+高,K+低,膜内侧K+高,N a+低,对于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渗透压的维持也有一定作用,但对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不起作用,C错误;D、N a+、K+比例的平衡与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C.1、细胞内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2、N a+主要维持细胞外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渗透压,静息电位主要由钾离子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主要由N了在产生和维持.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和判断.12.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描述,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A.鉴定油脂的实验中,不借助显微镜也可观察到橙黄色的液滴B.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将花生子叶直接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油脂颗粒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答案】D【解析】解:A、鉴定油脂的实验中,需借助显微镜才可观察到细胞中橙黄色的液滴,A错误;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C、花生子叶细胞需要用苏丹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错误;D、用显微镜观察时,若所观察的物体颜色较浅,则应该选择较暗的视野进行观察,因此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D正确.故选:D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检测脂肪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3.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带状叶绿体;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③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④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作用不同;⑤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蓝色反应,不需加热;⑥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A.①③⑥B.②③⑤C.③④D.③④⑤【答案】C【解析】解:①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球状,①错误;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②错误;③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③正确;④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中的作用除了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外,还具有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加速DNA与染色剂结合的作用,④正确;⑤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紫色反应,⑤错误;⑥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所以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⑥错误.故选:C.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3、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合适的,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可以分解;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本题考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线粒体等,对于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理、实验选用的试剂及作用、实验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4.如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4种有机物(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和2代表的是糖,4代表的是脂肪B.图中4代表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查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磷脂、核酸等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Ⅲ,溶液将呈红色【答案】A【解析】解:A、由图可知,图中1代表可溶性糖,2代表的是淀粉,4代表的是脂肪,A正确;B、图中4代表脂肪,可用苏丹Ⅲ来检查,B错误;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等,C错误;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Ⅲ,溶液将呈黄色,D错误.故选:A.油料作物的种子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物质不断的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根据图可知:曲线1为种子中可溶性糖类占种子的干重的百分比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其原因是转化成脂肪;曲线2为淀粉的含量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曲线3为含氮物质随天数的增加含量基本不变;曲线4表示粗脂肪的含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增加.植物种子的储能物质大致分为2类,一类是以脂肪作为储能物质,例如油菜、花生、蓖麻等,这类种子将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另一类以淀粉作为储能物质,例如小麦、玉米等,这些复习时要注意总结.15.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答案】D【解析】解:分析曲线可知,E2和E3是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由于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高,转化率也高,因此E2是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对应的A、C 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E3是非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对应的B、D曲线是非酶促反应曲线.故选:D.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本题考查了酶促反应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解题时,考生首先明确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然后根据曲线中数值确定E2是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进而判断相关曲线.16.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答案】B【解析】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环境中C0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植物乙C02的吸收量降低幅度大,植物甲C02的吸收量保持不变,可见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02浓度更敏感,A正确;B、当C0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植物甲比植物乙的呼吸速率大,根据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植物甲合成有机物的量比植物乙多,B错误;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正确;D、根据题意,图中曲线是在最适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C02吸收量,因此光照强度减弱C02的吸收量降低,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降低光照强度后,需要环境中提供较高浓度的C02才能使C02吸收量与C02释放量相等,因此b点将右移,D正确.故选: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02浓度的变化情况,无二氧化碳时,两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增强,直到达到二氧化碳的饱和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7.图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②⑤B.过程③的完成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C.过程④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⑤发生在核糖体,有3种RNA参与【答案】C【解析】解:A、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DNA复制、②转录、⑤翻译,A正确;B、过程③逆转录的完成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B正确;C、过程④RNA复制能发生A-U、C-G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过程⑤翻译发生在核糖体,有3种RNA参与,D正确.故选: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逆转录过程,④为RNA分子复制过程,⑤为翻译过程.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本题结合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某时刻正在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B.②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每个结构②在①上有不同的起点D.图示过程能够提高③的合成速率【答案】D【解析】解:A、图示过程表示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B、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核糖体在信使RNA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B 错误;C、每个结构②在①上有相同的起点,因为存在起始密码子,C错误;D、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 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 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这样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肽链,D正确.故选:D.据图分析,①表示信使RNA,②表示核糖体,③表示多肽链.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 RNA。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结构中,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中心体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溶酶体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5×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3.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脂肪C.水D.核酸4.一匹马突然得病,并全身抽搐,兽医除对症下药外还要注射A.食盐水B.葡萄糖酸钙溶液C.葡萄糖溶液D.青霉素5.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A.12544B.11036C.10816D.12800 6.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种群B.群落C.生物圈D.细胞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A.五碳糖B.葡萄糖C.乳糖D.果糖9.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A.核物质B.核膜C.细胞膜D.细胞质10.“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及碱基的种类分别是A.1、4B.5、8C.4、4D.5、4 11.占大豆细胞干重最多的有机物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核酸12.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A.C B.0C.H D.N13.在细胞质中与核膜、细胞膜具有结构直接联系的细胞器是 A .高尔基体 B .叶绿体 C .内质网D .液泡14.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必不可少的微量化学元素有 A .Fe Mn Zn Mg B .Zn Cu Mn Ca C .H 、O Na Mg D .Zn Cu B15.对细胞能量转换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 .中心体和核糖体 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 .叶绿体和线粒体D .液泡和类囊体16.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 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 .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 .生物与非生物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17.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 .氨基 B .氨基和羧基 C .R 基D .羧基18.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腾八中高一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理科)一、单选题(每空1.5分题;共60分)1. 2015年暑期,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严重危害到非洲人民的生活健康,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埃博拉病毒供科学家研究B. 埃博拉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C. 埃博拉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D. 埃博拉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美丽富饶的钓鱼岛和钓鱼岛周围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A. 生态系统和群落B. 群落和种群C. 生态系统和种群D. 群落和个体3. 牛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51个氨基酸。

则牛胰岛素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A. 49、306B. 49、153C. 51、306D. 51、1534.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各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P等元素B. 一个环式结构的十二肽水解时,需要水分子数为11个C. 蛋白质是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D. 有些蛋白质能传递信息,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例如性激素5. 人体肌肉细胞的遗传物质含有五碳糖的种类、碱基的种类、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A. 1,4,5B. 2,5,8C. 1,4,4D. 1,5,86.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 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少7.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④细胞膜⑤脂肪⑥纤维素酶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②③⑥D. ②③④⑥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B.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C. 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D. 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9.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A. 西瓜、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 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C. 苹果、大豆、花生子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D. 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10. 如图表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是()A. 控制物质进出B.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选择透过性D. 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11.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才具有的细胞器,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 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的线粒体12. 分泌蛋白由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 其运输方向依次是( )A.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 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 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D.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13.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 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 通过核孔实现了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4. 图①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验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验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云南师大五华实验中学2014至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得分:[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

每题下面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无机盐C.水D.核酸3.胰岛素是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其中A链含21个氨基酸,B链含30个氨基酸,共有51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A.51个B.50个C.49个D.2个4.某小儿患佝偻病,医生建议他平时要适当补充A.新鲜水果和蔬菜B.钙片和维生素DC.谷物和胡萝卜D.蛋白质和糖类5.下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你认为该实验最能说明A.细胞质控制细胞的代谢B.细胞质控制细胞的遗传C.细胞质是遗传信息库D.细胞核是细胞分裂、分化的控制中心6.人体红细胞中K+比血浆高30倍,还能不断从血浆吸收K+,说明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被动运输7.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为水和氧,相当于Fe3+催化作用的109倍,这说明了酶具有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稳定性8.下列对ATP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结构通式为A—P~P~P B.ATP和ADP可相互转化C.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9.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的物质是A.ATP B.酒精C.乳酸D.葡萄糖10.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11.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A.全能性B.生长能力C.分化能力D.增殖能力12.苏丹红Ⅰ是一种化学染剂,科学家研究发现苏丹红Ⅰ可使小鼠致癌。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合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合集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8分)(1)大于增加增加(2)光照强度(3)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或基粒)光能→A TP中活跃的化学能是(4)下降温度降低,使相关酶的活性下降22.(20分)(1)植物出现细胞板细胞膜向中央凹陷(2)甲龙胆紫(或醋酸洋红)(3)甲、乙(4)漂洗染色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5)完成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3.(12分)(1)黄色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2)⑤③(3)(无机盐/矿质)离子—高一生物答案第1页—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网民通过微信朋友圈发信息必须以守法义务为前提,否则,只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9分)②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网民可以通过微信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和文字,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网民个人合法的自由表达权利。

网民在行使自由表达权利时,也不得损害国家利益,这是爱国的表现。

(9分)③所以,认为“我的朋友圈我作主”的观点是不科学的(或片面的)。

(2分)22.①发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发挥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整治交通、鼓励公众参与,引导绿色出行。

(16分)②坚持依法行政,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分)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二.综合题(52分)25.(18分)—高一生物答案第2页—(1)西藏、宁夏(4分)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2分)(2)上海(2分)宁夏(2分)(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4分)(4)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分)26. (18分)(1)偏东风(2分)(2)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8分)(3)分布在城市外缘;沿交通运输线分布(沿铁路、公路、河流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8分)27. (16分)(1)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分)(2)混合农业(2分)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农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 (6分) (3)水旱灾害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水库)(4分)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藓类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A.a B.b C.c D.d2.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 和 764 B.760 和760 C.762 和 762 D.4 和 4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细胞膜、细胞核B.细胞核、线粒体C.线粒体、叶绿体D.细胞核、叶绿体4.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水平的典型事例是()A.光学显微镜的发明B.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C.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规律5.胎儿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五个连在一起的手指逐渐分开,发育为成形的手指,原因是指间细胞发生了()A.细胞坏死 B.细胞衰老 C.细胞损伤 D.细胞凋亡6.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导致该地区人群中癌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致癌因子属于()A.物理因子 B.化学因子 C.病毒因子 D.细菌因子7.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8.下列有关癌变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升高B.细胞中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吸收物质的速率将会降低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同时表达的细胞才会变为癌细胞D.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控制癌症患者的病情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观察细胞中DNA、RNA分布的试剂都需要现配现用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在呈正方形的细胞中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C.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上蓝绿色带最宽,黄绿色带离层析液最近D.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和自动复原的现象10.下列有关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所有生物的细胞壁都含有纤维素②纤维素使植物细胞壁具有一定韧性③细胞壁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④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细胞膜外侧Na+高,K+低,膜内侧K+高,Na+低,这两种离子在膜内外的浓度差是细胞保持反应性能的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动物体内的Na+、K+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C.Na+、K+对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细胞的生理活性与Na+、K+比例的平衡是密切联系的12.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描述,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A.鉴定油脂的实验中,不借助显微镜也可观察到橙黄色的液滴B.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将花生子叶直接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油脂颗粒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13.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带状叶绿体;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③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④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作用不同;⑤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的蓝色反应,不需加热;⑥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A.①③⑥B.②③⑤C.③④ D.③④⑤14.如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4种有机物(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和2代表的是糖,4代表的是脂肪B.图中4代表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查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磷脂、核酸等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Ⅲ,溶液将呈红色15.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16.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17.图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②⑤B.过程③的完成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C.过程④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⑤发生在核糖体,有3种RNA参与18.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某时刻正在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B.②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每个结构②在①上有不同的起点D.图示过程能够提高③的合成速率19.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兔的长毛和白毛C.果蝇的白眼和红眼 D.玉米高茎和水稻矮茎2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1.大肠杆菌可发生以下何种变异()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重组2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以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23.DNA和RNA共有的嘧啶碱基是()A.A B.U C.C D.T2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25.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6.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27.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来自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28.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D.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30.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做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C.制备细胞膜的实验用新鲜鸡血作为替代材料D.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31.下列有关植物的杂交育种方案中,难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是()A.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不同个体上控制优良性状的不同基因集中于一个个体上B.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研究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C.用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D.用测交法研究某个体是否是纯合子32.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33.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 B.660 C.990 D.32034.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物质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虚线代表的是哪一种物质的变化()A.DNA B.染色体C.染色单体 D.着丝点35.某人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作出统计,结果如图,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36.如图所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是()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37.将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用3H标记,让其在不含3H的环境中连续复制a次,在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H的DNA分子占()A.B.C.D.38.如图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可能表示三倍体的是()A.B.C.D.39.基因工程中不能作为运载体的是()A.质粒 B.动植物病毒C.细菌 D.噬菌体40.最新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出现了一种可以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下列对该细菌耐药性产生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B.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定向变异C.细菌为了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抗药性D.超级细菌的出现与染色体变异有关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以上A~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用字母表示);(2)B细胞有DNA个,其子细胞为;(3)D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含有对同源染色体,D细胞名称;D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图中的细胞(用字母表示).(4)理论上这种动物可产生种生殖细胞.(5)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表示).42.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浸在温度适宜加有适量培养液的密闭玻璃容器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点时,小球藻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此时,其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2)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是因为.此阶段若用H218O培养小球藻,则不考虑蒸腾作用的情况下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是.(3)在5~1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少的原因是.43.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A方式进入红细胞的物质是.(2)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3)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4.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者利用这两个品种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红花♀×白花♂白花♀×红花♂第1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白花♂后代植株(花颜色及数目)红色2617 2628 2940 2730 1754白色10 9 1050 918 1648请回答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植株花色的色是显性性状.(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表现型及比例都接近.(3)第5组实验结果表明,该交配类型称为.(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生白色花植株,说明双亲中的混有杂合子.(5)运用方法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植株花的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45.图是某家系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回答相关问题:(1)由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判断显隐关系的依据是,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种类的依据是.(2)乙病的遗传方式为,用数字和箭头标注出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的来源途径是.(3)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4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为,5号个体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正常的概率是.46.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外来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a过程被称为,需要用到酶为,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2)R基因与a过程产物相比,两者在化学组成成分方面都具有.(3)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个氨基酸,则过程b最多会有种tRNA参与.r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比淀粉分支酶的氨基酸数目明显减少,推测出现此种情况可能的原因.(4)已知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鲜豌豆选择(填“圆粒”或“皱粒”)豌豆口味更佳.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生物性状.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藓类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A.a B.b C.c D.d【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使用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因此选项a中的物镜和玻片的距离最小,所以用这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故选:A.2.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 和 764 B.760 和760 C.762 和 762 D.4 和 4【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中,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我们从题目中抽取有用的信息IgG由4条肽链构成,即可以解题.【解答】解: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免疫球蛋白含有4条肽链,其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故选:D.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细胞膜、细胞核B.细胞核、线粒体C.线粒体、叶绿体D.细胞核、叶绿体【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细胞器中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核膜具有双膜结构.【解答】解:A、细胞膜的单层膜,A错误;B、细胞核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B正确;C、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C错误;D、由C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B.4.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水平的典型事例是()A.光学显微镜的发明B.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C.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规律【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解答】解:A、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A错误;B、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B错误;C、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是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C正确;D、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规律,并没有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水平,D错误;故选:C.5.胎儿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五个连在一起的手指逐渐分开,发育为成形的手指,原因是指间细胞发生了()A.细胞坏死 B.细胞衰老 C.细胞损伤 D.细胞凋亡【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解答】解:胎儿在正常发育过程中,手形成时,手指出现的原因是指间细胞生理性死亡的结果,属于细胞凋亡.故选:D.6.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导致该地区人群中癌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致癌因子属于()A.物理因子 B.化学因子 C.病毒因子 D.细菌因子【考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分析】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解答】解:致癌因子分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三类,致癌因子会诱发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产生核辐射,导致该地区人群中癌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致癌因子属于物理因子.故选:A.7.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解答】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B、两者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B正确;C、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和功能不相同,C错误;D、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但是蓝藻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酶,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8.下列有关癌变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升高B.细胞中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吸收物质的速率将会降低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同时表达的细胞才会变为癌细胞D.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控制癌症患者的病情【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易扩散转移.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解答】解: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A错误;B、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代谢旺盛,吸收物质的速率将会升高,B错误;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会变为癌细胞,C错误;D、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故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控制癌症患者的病情,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观察细胞中DNA、RNA分布的试剂都需要现配现用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在呈正方形的细胞中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C.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上蓝绿色带最宽,黄绿色带离层析液最近。

云南省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A卷

云南省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A卷

云南省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B . 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 . 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 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2. (2分)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下列有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 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B . 严格的自花传粉,开花授粉C .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 . 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3. (2分)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 .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 .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 . 两亲本间的组合D .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4. (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A .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 . 只分析一对相对性状而不分析多对C .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D .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5. (2分) (2016高一下·霍邱期中) 下列测交或自交的组合中,叙述正确的是()A .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 .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6.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开学考) 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

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的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的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 . 3∶1B . 15∶7C . 9∶7D . 15∶97. (2分)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 . F2代出现性状分离B .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 .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 . F2性状分离比为3∶18. (2分)若D代表高茎的遗传因子,d代表矮茎的遗传因子,那么从两小桶内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合后表示高茎的几率应是()A .B .C .D .9. (2分) (2017高一下·河北期中) 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为显性,D对d为显性。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2.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B.纺锤丝的形成保证了无丝分裂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中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B.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化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4.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2分离比3∶1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D.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6.一般人对苯硫腺感觉味苦,由基因B控制,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基因b控制。

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各是25%、50%和100%。

则这三对夫妇最大可能是(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A.①②③B.④⑤⑥C.④②⑤D.④⑤②7.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8.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在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A.160B.240C.320D.4809.已知小麦的显性性状是高秆(D)、抗病(T),下列哪一组亲本杂交的后代表现型为高抗:高不抗:矮抗:矮不抗=3:1:3:1的组合是()A.DdTt和DDTt B. DdTT和ddttC.DdTt和ddTt D. Ddtt和Ddtt10.孟德尔通过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期中试题答案 (1)

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期中试题答案 (1)

第 1 页 共 1 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级生物科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1~35题每题1分,36~45题每题1.5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能得分,漏选且选择正确得1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30分。

61(14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
(1)间 着丝点分裂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分) (2) 8 1∶2 甲 甲和乙(2分) (3)甲和丙(2分)
(4)甲→乙→丙 卵细胞、极体(2分,只写“卵细胞”给1分,只写“极体”给2分)
62(16分,每空2分)
(1) B 和b 甲 AB 、Ab 、aB 、ab (在无错误配子的情况下,写2个给1分,写4个给2分)
(2) 绿色饱满:绿色不饱满 = 3:1(表现型和比例各1分) (3) 甲和丁 6 1/2 2:2:1:1。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主要通过下列哪两项生命现象完成的A.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C.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细胞的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2.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2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A.11条B.22条 C.33条 D.44条3.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但这些细胞也有相同的蛋白质B.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但有的基因还在表达C.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地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D.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5.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他的基因型及父母的基因型依次是A. aa、AA、Aa B.Aa、Aa、aa C. aa、Aa、Aa D.aa、AA、AA6.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③④7.纯合体的特点是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不分离B.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C.纯合体的亲本都是纯合体 D.纯合体杂交,后代还是纯合体8.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0.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 理(含解析)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3.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A.染色体进行复制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4.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是()A.Bb、Bb、bbB.BB、Bb、bbC.BB、BB、BbD.Bb、BB、bb5.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A.50%B.25%C.75%D.100%6.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牛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玉米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7.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GH段和OP,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8.如图所示,各试管内所盛的物质表明在相应试管的下方,另加的物质标在试管右方,四个试管内最终都有产物生成,试指出四个试管中依次模拟哪一生理过程()A.DNA的复制、DNA的复制、RNA的复制、RNA的复制B.DNA的复制、DNA的转录、RNA的复制、RNA的逆转录C.转录、转录、翻译、逆转录D.DNA的复制、DNA的复制和转录、RNA的复制和转录、逆转录9.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有的是()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⑥AbC.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10.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11.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A.46、23、0、46B.23、46、0、23C.46、23、0、92D.184、92、46、4612.通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和揭示出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分别是()A.孟德尔、摩尔根B.萨顿、沃森和克里克C.萨顿、艾弗里D.摩尔根、沃森和克里克13.某男孩为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A.外祖父B.外祖母C.祖父D.祖母14.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tRNA(UGC)所携15.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图中⑤没有反密码子D.图中①的核苷酸与③是相同的16.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17.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 B.﹣18(﹣1)C.na﹣18(n﹣1)D.﹣18(﹣1)18.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DNA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A.全部含有35S,32PB.全部含有32P,不含35SC.部分含有35S,不含32PD.部分含有32P,不含35S19.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A. B. C. D.20.DNA分子一条链中=0.4,则在其互补链中及整个DNA中该比例分别是()A.0.4,0.4B.2.5,0.4C.2.5,1.0D.0.6,1.021.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的核中,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B.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是A+G=T+C或A+C=G+T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DNA既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22.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籽种仁B.洋葱根尖C.菠菜幼叶D.蝗虫的精巢23.有关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1)①→②表示DNA转录(2)共有5种碱基(3)①②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4)共有4个密码子(5)①→②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A.(1)(2)(4)B.(1)(2)(5)C.(2)(3)(5)D.(1)(3)(5)24.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25.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26.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B.(2n﹣2):nC.(2n﹣2):2D.(2n﹣1):127.如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A. B. C. D.28.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54%,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胸腺嘧啶,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比例()A.18%B.28%C.14%D.26%2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a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标记元素所在部位;b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标记元素所在部位()A.a③b④B.a①b④C.a①b⑤D.a②b⑤30.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A.9:4:3B.9:3:4C.9:1:6D.9:6:1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母本是.(2)操作①叫,操作②叫;(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色.(4)若P皆为纯合体,让F1进行自交,F2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2.根据下面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所示细胞处于分裂的期,细胞内DNA数与染色单体数的比例是.(2)B图所示细胞的名称是.(3)C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每个子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33.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回答:(1)该图有一处错误,请指出:.(2)DNA分子复制时要解旋,应在何处分开A.1和2 B.2和3 C.3和4 D.5和6(3)若在该DNA分子的某片段中,有腺嘌呤P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M(M<0.5),则该片段有胞嘧啶.(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填编号)的成分中检测到15N.(5)15N标记的DNA分子量为M,含普通14N的DNA分子量为m.把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14N 脱氧核苷酸的环境中复制.复制一次后,DNA平均分子为量为;复制两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子代DNA分子的比例是.(6)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40个,则复制4次,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34.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现有光颖抗锈病和毛颖不抗锈病个体杂交,F1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4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遗传符合定律,其中和是显性性状.(2)F2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F2毛颖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5.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对健康有重要意义.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请结合上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①过程为,催化该过程的酶包括.A结构的名称是,它与图乙中的结构形成有关.(2)参与图甲中的③过程的细胞器有.图乙表示的过程相当于图甲中的(填序号).(3)为了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稳定,图中④、⑤分别表示的是(促进/抑制)作用.(4)若要改造LDL受体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36.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和.(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4)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2015-2016学年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八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2.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考点】受精作用;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有丝分裂的特点: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能保持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解答】解:①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②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③合子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故选:C.3.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A.染色体进行复制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误;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C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C 错误;D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D 错误.故选:B .4.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 )对黑色遗传因子(b )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是( )A .Bb 、Bb 、bbB .BB 、Bb 、bbC .BB 、BB 、BbD .Bb 、BB 、bb【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已知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 )对黑色遗传因子(b )是显性,则后代黑羊的基因型为bb ;一只白色公羊(B_)与一只白色母羊(B_)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黑色小公羊(bb ),则亲代两只白羊的基因型均为Bb .故选:A .5.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 ),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 .50%B .25%C .75%D .100%【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先根据亲本的表现型确定双亲的基因型,再判断后代的情况.【解答】解:已知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母亲为多指,基因型为Aa ,父亲正常,基因型为aa ,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aa=1:1,因此该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儿(Aa )的可能性是×=(25%).故选:B .6.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牛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玉米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解答】解:①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只牛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②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③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玉米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所以应采取的交配实验方法分别是测交、杂交、自交.故选:B.7.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GH段和OP,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分析】根据图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知,a阶段为有丝分裂,BC段进行DNA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b阶段为减数分裂,FG段完成DNA的复制,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LM表示受精作用;MQ阶段为受精作用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解答】解: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为CD、GH、IJ、MN段,故A错误;B、着丝点分裂发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在CD、IJ、NO过程中,故B错误;C、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二倍,故C错误;D、MN包括间期、前期和中期,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复制后DNA数是AB段的2倍,故D 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各试管内所盛的物质表明在相应试管的下方,另加的物质标在试管右方,四个试管内最终都有产物生成,试指出四个试管中依次模拟哪一生理过程()A.DNA的复制、DNA的复制、RNA的复制、RNA的复制B.DNA的复制、DNA的转录、RNA的复制、RNA的逆转录C.转录、转录、翻译、逆转录D.DNA的复制、DNA的复制和转录、RNA的复制和转录、逆转录【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试管中模板是D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因此其模拟的是DNA的复制过程;b试管中模板是D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其模拟的是转录过程;c 试管中模板是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其模拟的是RNA的复制过程;d试管中模板是R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其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解答】解:a试管中模板是D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因此其模拟的是DNA的复制过程;b试管中模板是D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其模拟的是转录过程;c试管中模板是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因此其模拟的是RNA的复制过程;d试管中模板是R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其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故选:B.9.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有的是()①ABC②aBC③abc④Abc⑤abC⑥AbC.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4个精子基因型为两两相同.因此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可能是两种精子或四种精子.【解答】解: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则与其有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⑥)、aBc、aBc;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则与其有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C(①)、abc(③)、abc(③).由此可知,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可以是AbC(⑥)、ABC(①)、abc(③),不可能是②④⑤.故选:D.10.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用Y、y表示),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用R、r 表示),因此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得基因型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它们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据此答题.【解答】解:A、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四种雄配子,即YR、Yr、yR、yr,A正确;B、F2中,单独看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圆粒:皱粒≈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C、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D、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正确.故选:C.11.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A.46、23、0、46B.23、46、0、23C.46、23、0、92D.184、92、46、46【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除外)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即23条;(2)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除外)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中含有23×2=46条染色单体;(3)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而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也不含四分体;(4)染色单体存在时,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细胞含有46个DNA分子.故选:A.12.通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和揭示出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分别是()A.孟德尔、摩尔根B.萨顿、沃森和克里克C.萨顿、艾弗里D.摩尔根、沃森和克里克【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艾弗里通过体外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解答】解:(1)摩尔根通过果蝇颜色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故选:D.13.某男孩为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A.外祖父B.外祖母C.祖父D.祖母【考点】伴性遗传.【分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隔代、交叉遗传.若母亲有病,则儿子一定有病;父亲正常,则女儿一定正常.该男孩的致病基因肯定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再推出来自于祖父母的可能性.【解答】解: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 b Y,其致病基因X b 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 B X 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 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 B X b).故选:B.14.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tRNA(UGC)所携【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遗传信息在DNA上,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这样遗传信息就从DNA转移到mRNA上;mRNA上控制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 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解答】解:tRNA上的三个碱基(UGC)属于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图中tRNA 对应的密码子为ACG,而密码子在mRNA上,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故选:C.15.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图中⑤没有反密码子D.图中①的核苷酸与③是相同的【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是DNA分子的一条链;②是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③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是翻译形成的多肽链.【解答】解:A、图中所示的是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B、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空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B正确;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而⑤是多肽链,没有反密码子,C正确;D、图中①上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而③上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D.16.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①DNA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①正确;②RNA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②正确;③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正确;④翻译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④正确;⑤逆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⑤正确.故选:A.17.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 B.﹣18(﹣1)C.na﹣18(n﹣1)D.﹣18(﹣1)【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由转录和翻译过程可知DNA碱基个数:氨基酸=6:1开始考虑问题.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则不再考虑终止密码子等问题.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解答】解: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个数为:个,氨基酸的分子量为a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失去的水分子为﹣1个,失去的水的分子量为(﹣1)×18则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8×(﹣1).故选:D18.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DNA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A.全部含有35S,32PB.全部含有32P,不含35SC.部分含有35S,不含32PD.部分含有32P,不含35S。

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第|页(共io 页)腾冲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 k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卷毛和短毛C 、牛的棕毛和黑毛 2、卜列仃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匸确的是()A. 孟徳尔在琬曰JF 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 、 孟德尔研究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雄施的发育程度C. 孟徳尔根期系本中不同个体农现出来的性状来判断亲本是占纯介 D 、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待性3、 一匹雄性黑马与多匹纯合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

下 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①雄性黑%是杂介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纤色是 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A 、®@ B.②③ Cx ®® Dx ②④4、 一对杂合黑豚疑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 、三黑一白B 、全部黑色C 、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 )对黄色(w )为显性.盘状(D )对球状(d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木纽合产化的后代也 结【I 色球状果实虬多的 一组是()A 、WwDdXwwdd C 、WwDdXwwDD 6、 现冇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屮瓶中的个体金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冇灰身乂 彳j 黑身。

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 分离则可以认为()A 、中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屮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C 、 乙并中果蝇为屮瓶中果蝇的亲本.D 、 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7、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这两对相对性状可自由组合.互不干扰)的纯合子杂交. 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休数的比例为()A. 3/8B. 5/8 Cx 3/8 或 5/8 D. 1/16 或 9/16共60分)) B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D 、人的身高和体1E B. WWddXWwddD. WwDdXWwdd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乙瓶中灰身呆蝇为纯介了 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介予 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介子8、已知盜茄的红果(R)对黄果&)为显性•高茎(D)对爆茎(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起独立遗传的。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4秋•荔湾区期中)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原核细胞都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染色体D.DNA3.(2006秋•宿迁期末)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细胞结构C.有无细胞壁D.有无遗传物质4.(2012•广东模拟)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遗传物质5.(2012秋•山东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6.(2007秋•如东县期末)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7.(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组成人体和玉米的最基本元素是()A.C B.H C.O D.N8.(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对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组元素是()A.C、H、O、NB.P、S、K、Ca、MgC.C、H、O、N、Fe、MgD.Mo、Cu、Zn、Fe、Mn、B9.(2009•市中区校级自主招生)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物来源于非生物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10.(2015•江西二模)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是()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11.(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A.糖和脂肪B.蛋白质和水C.脂肪和蛋白质D.胆汁和水12.(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胰岛素是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其中A链含21个氨基酸,B链含30个氨基酸,共有51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A.51个B.50个C.49个D.2个13.(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哪种功能不体现蛋白质的主要功能()A.抗体具有免疫作用B.血红蛋白与氧气运输有关C.胃蛋白酶有催化作用D.食物蛋白进入体内分解释放能量14.(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物质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15.(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都有的单糖和植物体内含有的多糖分别是()A.葡萄糖和糖原B.乳糖和麦芽糖C.蔗糖和纤维素D.脱氧核糖和淀粉16.(2012•姜堰市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核苷酸中,在DNA的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A.B.C.D.17.(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C.固醇就是指胆固醇D.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18.(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别是()A.核酸与蛋白质B.蛋白质与糖类C.糖类与脂质D.蛋白质与核酸19.(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淀粉、脂肪、胰岛素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 B.C、H、O、NC.C、H、O、N、P D.C、H、O、N、P、S20.(2013秋•景洪市校级期末)如图示中,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数分别是()A.5种和5种B.5种和6种C.4种和8种D.6种和6种21.(2014秋•武威校级期末)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A.溶剂B.催化剂C.载体D.还原剂22.(2013秋•景洪市校级期末)当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将()A.保持不变B.降低C.升高D.不能确定23.(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A.盐汽水B.牛奶C.纯净水D.果汁24.(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构成叶绿素分子不可缺少的无机离子和构成血红白不可缺少的无机离子分别是()A.钙离子和铁离子B.铁离子和氢离子C.镁离子和铁离子D.氢离子和镁离子25.(2015秋•江苏校级期中)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根据所学知识,建议他平时要补充()A.钙片和维生素D B.新鲜水果和蔬菜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D.蛋白质和糖类26.(2013秋•景洪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B.细胞膜两侧的结构是对称的C.细胞膜只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27.(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C.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D.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所以是控制中心28.(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实验最能说明()A.细胞质控制细胞的代谢B.细胞质控制细胞的遗传C.细胞质是遗传信息库D.细胞核是细胞分裂、分化的控制中心29.(2013秋•石家庄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C.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D.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30.(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溶酶体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酶体形态变化多样B.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C.能分解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被破坏的细胞器D.自身膜破裂,会导致细胞自溶而死亡31.(2015•普兰店市模拟)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32.(2014秋•漳州校级期末)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A.核膜B.核孔C.核仁D.染色质33.(2013秋•珠海期末)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质C.RNA和蛋白质D.RNA和酶34.(2007秋•连云港期末)如图所示的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在这个渗透系统中相当于半透膜的是()A.液泡膜B.细胞质C.细胞壁D.原生质层35.(2014秋•东城区期末)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36.(2015秋•呼伦贝尔校级期末)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A.细胞壁与原生质的伸缩性不同B.液泡的有无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细胞核的多少37.(2015•广州)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所示,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A>B>C B.A<B<C C.B>A>C D.B<A<C38.(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39.(2014秋•科尔沁区期末)人体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还能不断从血浆中吸收K+,说明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被动运输40.(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离子是()A.Cl﹣B.Mg2+C.K+D.Na+二、综合题1.(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连接而成的,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并能参与调节血糖的是.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它参与细胞中细胞壁的构成.(2)乙图所示化合物名称为.若b中的含氮碱基为T,则b的名称为.2.(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1)该化合物中有个氨基,图中⑥表示.(2)该化合物的名称为,它是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该过程形成的肽键编号是.(3)该化合物水解后能形成种氨基酸,造成这些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基团编号是.(4)假设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8,则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是.3.(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题中[_____]填写指示结构的序号,______上填写名称,示例:[3]细胞质):(1)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是具有[ ] 、[ ] 和[ ] 等结构.(2)[ ] 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它的基本支架是.(3)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 .(4)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5)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 ;(6)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是[ ] .(7)“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 ] .(8)将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会出现分离现象.(9)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10)是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的通道.(11)用果胶酶或纤维素酶处理,将会被破坏的结构是[ ] .(12)只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4.(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如图中的1、2、3、4、5等部位和细胞外的7分泌物中.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分泌物[7]叫做.该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的大量能量是由[ ] 供给.(2)在动物细胞内的[1]核糖体上把氨基酸合成肽链,再经[ ] 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由[ ] 进一步修饰加工,最后通过[ ] 将该物质分泌到细胞外.5.(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题中[ ]填写指示结构的字母,上填写名称):(1)构成细胞膜的结构A和B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3)图中代表二氧化碳转运过程的编号是.(4)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 ] .(5)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与此相似的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膜结构中[ ]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云南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4秋•荔湾区期中)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答案】A【解析】从生物圈到各种生态系统;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直至细胞.简而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由此可见,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故选:A.【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2.(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原核细胞都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染色体D.DNA【答案】C【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解:A、原核细胞含有细胞壁(支原体除外),A错误;B、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B错误;C、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C正确;D、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3.(2006秋•宿迁期末)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细胞结构C.有无细胞壁D.有无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RNA)组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与真核生物相比,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但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解:A、禽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大肠杆菌有细胞结构,因此有无细胞结构是两者最大的区别,B正确;C、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大肠杆菌有细胞壁,但这不是两者最大的区别,C错误;D、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都有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4.(2012•广东模拟)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结构的异同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A错误;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质,B错误;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膜,C错误;D、蓝藻、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因此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5.(2012秋•山东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的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的动物植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完成的,营寄生生活.在生物学分类上独立成界,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其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解: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B、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可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错误;C、SARS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错误;D、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只能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A.【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6.(2007秋•如东县期末)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A、细胞学说没有说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细胞学说表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B错误;C、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说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D错误.故选:C.【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7.(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组成人体和玉米的最基本元素是()A.C B.H C.O D.N【解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解:A、C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B、H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B错误;C、O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C错误;D、N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不是最基本元素,D错误.故选:A.【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8.(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对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组元素是()A.C、H、O、NB.P、S、K、Ca、MgC.C、H、O、N、Fe、MgD.Mo、Cu、Zn、Fe、Mn、B【答案】D【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解:A、C、H、O、N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P、S、K、Ca、Mg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C、H、O、N、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D、Mo、Cu、Zn、Fe、Mn、B均属于微量元素,D正确.故选:D.【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9.(2009•市中区校级自主招生)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物来源于非生物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答案】B【解析】解答时注意虽然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但本题不能选C,因为本题的事实不能证明生命的起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无法证明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其它区别或生物来源于非生物,也不能证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故选:B.【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10.(2015•江西二模)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是()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答案】D【解析】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解: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故选:D.【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11.(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A.糖和脂肪B.蛋白质和水C.脂肪和蛋白质D.胆汁和水【解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细胞中水占85%~90%,蛋白质占7%~10%,糖类和核酸占1%~1.5%.解:由分析可知: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蛋白质和水.故选:B.【考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12.(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胰岛素是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其中A链含21个氨基酸,B链含30个氨基酸,共有51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A.51个B.50个C.49个D.2个【答案】C【解析】1、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2、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解: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数=21+30=51个,又知胰岛素含有两条多肽链,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51﹣2=49个.故选:C.【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13.(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哪种功能不体现蛋白质的主要功能()A.抗体具有免疫作用B.血红蛋白与氧气运输有关C.胃蛋白酶有催化作用D.食物蛋白进入体内分解释放能量【答案】D【解析】蛋白质的功能有:①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②催化作用③免疫作用④调节作用⑤运输作用.解:A、抗体是蛋白质,抗体具有免疫作用,A正确;B、血红蛋白与氧气运输有关,体现蛋白质的运输作用,B正确;C、酶有催化作用,C正确;D、说明蛋白质可以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属于能源物质,蛋白质虽可以分解释放能量,但是它主要是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而非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D.【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14.(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物质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答案】B【解析】1、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一般以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2、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解:A、葡萄糖只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不能供给全面营养,A错误;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因此给低血糖休克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供给能量,B正确;C、50%葡萄糖溶液浓度远大于机体内溶液浓度,因此目的不是供给水分,C错误;D、50%葡萄糖溶液浓度远大于机体内溶液浓度,因此目的不是维持细胞的形态,D错误.故选:B.【考点】糖类的作用.15.(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植物体内和动物体内都有的单糖和植物体内含有的多糖分别是()A.葡萄糖和糖原B.乳糖和麦芽糖C.蔗糖和纤维素D.脱氧核糖和淀粉【答案】D【解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解:A、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A错误;B、乳糖是动物特有的二糖,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B错误;C、蔗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C错误;D、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属于单糖,动植物都含有.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D正确.故选:D.【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16.(2012•姜堰市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核苷酸中,在DNA的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A.B.C.D.【答案】B【解析】DNA与RNA的区别:(1)五碳糖不同,组成DNA的为脱氧核糖,RNA的为核糖.(2)碱基不同,组成DNA的为A、T、G、C,组成RNA的为A、U、G、C.(3)空间结构不同,DNA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RNA通常是单链的.解:A、C、G三种碱基在DNA和RNA中都有,U尿嘧啶仅存在与RNA中,所以DNA中不可能含有,故选:B.【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17.(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C.固醇就是指胆固醇D.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答案】C【解析】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解:A、脂肪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A正确;B、磷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B正确;C、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C错误;D、性激素、维生素D为固醇类,都属于脂质,D正确.故选:C.【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18.(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别是()A.核酸与蛋白质B.蛋白质与糖类C.糖类与脂质D.蛋白质与核酸【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蛋白质、核酸的功能的考查,回忆蛋白质、核酸的功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解答.解: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故选:D.【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9.(2015秋•五华区校级期中)淀粉、脂肪、胰岛素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 B.C、H、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八中2017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用含32P 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①脱氧核糖 ②核膜 ③ATP ④脂肪 ⑤转运RNA . A . ①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④⑤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下列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A .用滴管在加有2毫升未知样品的试管中滴加苏丹Ⅲ染液,震荡后发现溶液呈现橘黄色,于是判断未知样品为蛋白质B .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石英砂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C .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 含量最多D .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3.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①⑤③② C.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②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 + 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5.某人为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做实验如下:在容器内加入底物和酶混合溶液,先将温度由0℃逐渐升至80℃,得到产物生成曲线如图甲。

然后,他又将温度由80℃逐渐降低至0℃,则后一阶段产物量变化曲线是图乙中的 6.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C .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A B C D7. 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8.如图是某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以CO 2的吸收量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能正确反映a 点时该植物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9.右图表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B .基因B 可能控制RNA 聚合酶的合成 C.细胞中mRNA 差异最大的是细胞2和4 D.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 10.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酶和ATP 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细胞 呼吸都与酶和ATP 有关B .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具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C .如果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 2体积与释放的CO 2体积相等D .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 11.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 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B .此细胞产生精子的概率是0C .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 段D .图②中C →D 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12.如果用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1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②⑤14.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真核细胞中,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②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有基因存在;③基因中的三个相邻碱基能代表一个遗传密码;④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所控制的遗传性状的改变;⑤有些遗传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15. 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16.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面对这四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的原理: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都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17.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几率是3/4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⑤20.某植物种群中,AA占16%,aa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依次是A.增大,不变; B.不变,增大;C.增大,增大; D.不变,不变;21.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右图曲线走势的是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C.若横轴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纵轴不能代表尿量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人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22.右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兴奋由a传至b的过程中,①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a→bC.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N的兴奋2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成分24.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电极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制出的曲线是B C2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 .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6.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请结合右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 、B 、C 、D 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B .图中A 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 .C 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 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 .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 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27.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糖原都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 B . 当血糖浓度过低时,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 . 血糖主要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 . 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就会出现糖尿28.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 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 为抗体B .与B 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 .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 、c 、d 、e 、f 、gD .病毒突破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后,机体往往需要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29.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

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方面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3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二、简答题(共40分)31.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问题:(每空1分,共12分)I.下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的增强而增加。

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的速度受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37℃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主要受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

(3)乙图中C点表示植物生长的。

出现CD段的原因是。

II.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某植物的CO2释放量和其叶绿体的O2的产生量。

假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用光照强度为(填字母)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表示。

若植物分解的能源物质仅为葡萄糖,那么植物的耗氧量为。

(2)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光合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若将光照强度由c调节为d,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的量将(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