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将两个同样的圆柱体木块同时放在一块木板上,一个横放使之向下滚动;一个竖放使之向下滑动,观察现象。
4.在小车上放上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5.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6.再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现象:光滑的木板上的木块比粗糙的木板上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滚动的木块比滑动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小车上的重物越重,受的摩擦力越大,因此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材料:酒精灯、大理石块、镊子、冷水
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石块。将石块在酒精灯中烧热并立即放入冷水中,使石块冷却,反复操作几次。
(1)需要的材料:
(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
(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设计图:
(1)大纸盒,小饮料瓶,锡箔纸,泡沫塑料等。(2)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反光;对着光的一面用塑料纸罩住;盒子可以改变角度;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写出其中的几点就可以)(3)略。(4)略。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据图回答。
注意事项:做重力实验时,小车的运动速度要一样。
特别说明:用重力牵引小车,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观察数据,填写表格: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距离(米)
平均距离
我们的发现
10
1
2.8
2
2.9
3
3.0
20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
实验过程: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②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③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④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二)。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
实验过程: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的光。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
原因:(1)甲槽中的液体是清水或是油;(2)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方法:(1)加入足够多的清水;(2)绑上一些能在浓盐水、浓糖水下沉的物体。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怎样测量一块泡沫塑料或木块在水中受到多大浮力?
泡沫塑料或木块上连一根细线,在水底安放一个有小孔的物体,再让细线穿过小孔,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当往上拉测力计时,泡沫塑料或木块受到的浮力就会显示出来了。当然更准确的话这个读数还应该减去泡沫塑料或木块本身的重量。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
活动描述
时间
气温
地表温度
体温
从洞中钻出
6-7时
20
28
25
晒在太阳底下
7-9时
27
29
32.6
到处活动
9-12时
27
30.8
36.6
回洞
12-14时
40.3
53.8
39.5
腹部离开地面
14-18时
34.2
47.4
39.5
回洞
(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
(1)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3)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我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目前,技术水平较完善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内、外管之间是真空夹层,以确保冬季管内不结冰,能够正常工作。真空集热管的内管上有一层选择性吸收镀膜,膜层能充分吸收太阳光。真空管里的水吸收热量后,通过循环,加热储箱内的水……
(1)属于生产者的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
(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
(1)草;(2)兔子、老鼠;(3)草—兔—鹰,草—老鼠—鹰,草—兔—狐狸,草—兔—狐狸—鹰;(4)减少;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
(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
科考报告指出,当前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当前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2)为防止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植树种草,修挡土坝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减少过度放牧,控制牲畜数量等。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整理者: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如下图,用手把一块木块按入水中,然后放手。
(1)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受力情况。
(2)在刚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木块怎样运动?(3)最后,木块的位置怎样?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见图。(4分)(2)大于。向上浮。(3)浮在水面上。等于。
(1)雨水对土地有没有侵蚀作用?
(2)什么样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
(3)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1)有侵蚀作用。(2)缺少植被的土地和沙地,坡度大的土地,最容易被侵蚀。(3)侵蚀后给我们带来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下图的小车是利用什么力前进的?简单的说说其中的运动原理。
1
6
2
6.4
3
6.5
30
1
10.4
2
11
3
10.7
2.9,6.3,10.7.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什么?
(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又不要量程过大;(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进行检查和调零;(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等;(4)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发生摩擦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
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1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楚雄、双柏、武定、禄丰、元谋、南华等县市遭受严重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4日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截至3日22时,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玉溪、保山、昭通、德宏等9个州(市)10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5人、失踪47人、受伤9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51万人。灾害还造成道路、水库、通信、电力等设施严重受损。其中公路塌方231.36万立方米,毁坏公路130条1733公里,毁坏桥涵63座;小(一)型水库受损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7座,小坝塘受损69座,沟渠毁坏55条177公里;通信线路受损2条68公里;电力线路受损4条51.1公里。
(2)还有人说: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与同体积水同样重的物体会悬浮在水中。这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
(1)
(2)运动原理
(1)反冲力。(2)运动原理:当气球里面的气体喷出的时候,气球就得到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推动小车前进。
下图装置在地毯上拉动与在桌面上拉动,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简要说说理由。
(1)(2)理由
(1)在地毯上拉动弹簧秤的读数大。(2)理由:地毯比桌面粗糙,所以产生的摩擦力就大,从而使弹簧秤的读数大。
(图一)(图二)
(1)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2)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3)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1)能。(2)不能。(3)光是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实验名称:
(2)实验材料:
(3)实验过程(能画图说明更好):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光滑和粗糙的长条形木板(每组两块)、同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木块(每组各两块)、钩码(每组若干)
过程和方法:
1.将条形木板一端架高,使之成为一个斜面(约30度角)
2.将两个同样的方形木块分别放在光滑和粗糙的木板上,观察它们在木板上滑下的现象
1把摆绳固定在铁架上在摆绳上挂上一个钩码2轻轻推动摆绳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3在摆绳下端增加一个钩码记录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4在摆绳下端只留一个钩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一倍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5将摆绳长度变回第一次实验的长度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摆动幅度小于15度等于15度大于15度时摆摆动10次的时间6比较分析数据现象
18-21时
25
26
25
(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
(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1)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3)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用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及自己的计算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物体名称
体积(立方米)
用天平称得结果(千克)
在水中状态
钢铁
1
7800
沉
铝
0.5
1350
沉
蜡
0.5
450
浮
干松木4Leabharlann 1600浮酒精
1
800
浮
某种混合物
2
2000
悬浮水中
水
1
100O
——
(1)有人说,重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也有人说,大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小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下沉。这些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请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水,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材料:酒精灯、土壤、试管、试管夹,玻璃片
实验步骤:把土壤放入试管里,点燃酒精灯,加热,把玻璃片盖在试管口。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水。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1)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2)采用蒸发的方法,观察其在铁片上的痕迹;(3)各取相同多的液体,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然后进行比较。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同一个马铃薯先后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马铃薯是浮的。这可能是什么原因?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
实验现象:大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小颗粒)掉落……
实验结论: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近357万平方公里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3年的科考,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4.在小车上放上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5.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6.再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现象:光滑的木板上的木块比粗糙的木板上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滚动的木块比滑动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小车上的重物越重,受的摩擦力越大,因此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材料:酒精灯、大理石块、镊子、冷水
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石块。将石块在酒精灯中烧热并立即放入冷水中,使石块冷却,反复操作几次。
(1)需要的材料:
(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
(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设计图:
(1)大纸盒,小饮料瓶,锡箔纸,泡沫塑料等。(2)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反光;对着光的一面用塑料纸罩住;盒子可以改变角度;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写出其中的几点就可以)(3)略。(4)略。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据图回答。
注意事项:做重力实验时,小车的运动速度要一样。
特别说明:用重力牵引小车,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观察数据,填写表格: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距离(米)
平均距离
我们的发现
10
1
2.8
2
2.9
3
3.0
20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
实验过程: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②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③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④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二)。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
实验过程: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的光。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
原因:(1)甲槽中的液体是清水或是油;(2)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方法:(1)加入足够多的清水;(2)绑上一些能在浓盐水、浓糖水下沉的物体。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怎样测量一块泡沫塑料或木块在水中受到多大浮力?
泡沫塑料或木块上连一根细线,在水底安放一个有小孔的物体,再让细线穿过小孔,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当往上拉测力计时,泡沫塑料或木块受到的浮力就会显示出来了。当然更准确的话这个读数还应该减去泡沫塑料或木块本身的重量。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
活动描述
时间
气温
地表温度
体温
从洞中钻出
6-7时
20
28
25
晒在太阳底下
7-9时
27
29
32.6
到处活动
9-12时
27
30.8
36.6
回洞
12-14时
40.3
53.8
39.5
腹部离开地面
14-18时
34.2
47.4
39.5
回洞
(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
(1)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3)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我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目前,技术水平较完善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内、外管之间是真空夹层,以确保冬季管内不结冰,能够正常工作。真空集热管的内管上有一层选择性吸收镀膜,膜层能充分吸收太阳光。真空管里的水吸收热量后,通过循环,加热储箱内的水……
(1)属于生产者的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2条条食物链。
(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
(1)草;(2)兔子、老鼠;(3)草—兔—鹰,草—老鼠—鹰,草—兔—狐狸,草—兔—狐狸—鹰;(4)减少;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
(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
科考报告指出,当前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当前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2)为防止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植树种草,修挡土坝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减少过度放牧,控制牲畜数量等。
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整理者: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如下图,用手把一块木块按入水中,然后放手。
(1)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受力情况。
(2)在刚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木块怎样运动?(3)最后,木块的位置怎样?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见图。(4分)(2)大于。向上浮。(3)浮在水面上。等于。
(1)雨水对土地有没有侵蚀作用?
(2)什么样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
(3)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1)有侵蚀作用。(2)缺少植被的土地和沙地,坡度大的土地,最容易被侵蚀。(3)侵蚀后给我们带来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下图的小车是利用什么力前进的?简单的说说其中的运动原理。
1
6
2
6.4
3
6.5
30
1
10.4
2
11
3
10.7
2.9,6.3,10.7.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什么?
(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又不要量程过大;(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进行检查和调零;(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等;(4)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发生摩擦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
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1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楚雄、双柏、武定、禄丰、元谋、南华等县市遭受严重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4日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截至3日22时,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玉溪、保山、昭通、德宏等9个州(市)107.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5人、失踪47人、受伤9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51万人。灾害还造成道路、水库、通信、电力等设施严重受损。其中公路塌方231.36万立方米,毁坏公路130条1733公里,毁坏桥涵63座;小(一)型水库受损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7座,小坝塘受损69座,沟渠毁坏55条177公里;通信线路受损2条68公里;电力线路受损4条51.1公里。
(2)还有人说: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与同体积水同样重的物体会悬浮在水中。这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
(1)
(2)运动原理
(1)反冲力。(2)运动原理:当气球里面的气体喷出的时候,气球就得到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推动小车前进。
下图装置在地毯上拉动与在桌面上拉动,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简要说说理由。
(1)(2)理由
(1)在地毯上拉动弹簧秤的读数大。(2)理由:地毯比桌面粗糙,所以产生的摩擦力就大,从而使弹簧秤的读数大。
(图一)(图二)
(1)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2)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3)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1)能。(2)不能。(3)光是直线传播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实验名称:
(2)实验材料:
(3)实验过程(能画图说明更好):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光滑和粗糙的长条形木板(每组两块)、同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木块(每组各两块)、钩码(每组若干)
过程和方法:
1.将条形木板一端架高,使之成为一个斜面(约30度角)
2.将两个同样的方形木块分别放在光滑和粗糙的木板上,观察它们在木板上滑下的现象
1把摆绳固定在铁架上在摆绳上挂上一个钩码2轻轻推动摆绳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3在摆绳下端增加一个钩码记录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4在摆绳下端只留一个钩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一倍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5将摆绳长度变回第一次实验的长度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摆动幅度小于15度等于15度大于15度时摆摆动10次的时间6比较分析数据现象
18-21时
25
26
25
(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
(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
(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1)上午,蜥蜴体温升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时又下降到25摄氏度。(2)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3)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用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及自己的计算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物体名称
体积(立方米)
用天平称得结果(千克)
在水中状态
钢铁
1
7800
沉
铝
0.5
1350
沉
蜡
0.5
450
浮
干松木4Leabharlann 1600浮酒精
1
800
浮
某种混合物
2
2000
悬浮水中
水
1
100O
——
(1)有人说,重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也有人说,大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小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下沉。这些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请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水,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材料:酒精灯、土壤、试管、试管夹,玻璃片
实验步骤:把土壤放入试管里,点燃酒精灯,加热,把玻璃片盖在试管口。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水。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1)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2)采用蒸发的方法,观察其在铁片上的痕迹;(3)各取相同多的液体,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然后进行比较。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
同一个马铃薯先后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马铃薯是浮的。这可能是什么原因?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
实验现象:大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小颗粒)掉落……
实验结论: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近357万平方公里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3年的科考,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