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
2019年第8期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
要: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不能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
践能力。
因此,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且科学实验设施越来越齐全,教学条件也日趋完善,但是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此,文章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小学开展科学实
验教学,有利于学生验证理论知识结论,同时结合结论探究问题的内在关联。
现阶段教学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实验教学也应该落实贯彻这一原则,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科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向计划性和目的性不足
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科学实验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难以根据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以至于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兴趣较低,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最初接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学生通常都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等原因,在实验时不能准确定位,就慢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拟定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方向。
2.教学实验内容欠缺科学性
在当前小学实验教学中,一些任课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没有按照《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要求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未明确实际教学内容,降低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学生知识理论基础不扎实,教师教学质量低下。
另外,因为教师在实施科学实验教学时,一般都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效果不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往的实验内容来进行实验,导致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落后性,难以适应《标准》的教学要求,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方式缺少科学性。
3.小组合作形式缺少实效性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实验学习的能力。
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只是将学生进行简单分组,使小组合作实验学习流于表面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并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让整个合作过程井然有序,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科学知识,使实验教学收到理想效果。
二、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解决对策
1.创建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体系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和内容,从而构建统一且健全的教学体系,并深入研究科学实验各知识点,认真分析与掌握其中的重、难点和关键点,明确不同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另外,还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落实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温度计”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来设计实验。
教师设计的实验教学过程需要把温度计的常见类型、使用方法,以及温度计读数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分为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两组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探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在探讨之后,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完
武青华(聊城大学附属小学)
教学思考26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
总第312期
数学体验:指向落实数学思想的秘诀
成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的认识。
2.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为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形式,教师有必要优化合作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定滑轮与动滑轮”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把学生合理地分为多个小组,各组之间的学生水平保持在相同位置。
此后,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在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并自主设计实验来思考定滑轮与动滑轮各自的实际用途和适用场合。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在面临困难时给予适当点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效益具有较大影响。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发展能力,创设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情境,确保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花、果实和种子”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花、果实和种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一辨认,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准备图片和课件,将花、果实和种子一一对应,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可以解剖果实,让学生直接观察其种子,防止再次出现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科学课程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并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感知科学实验,从而热衷于科学探索,自主投身于科学实验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咸志龙.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思考[J ].文存阅刊,2017(18).
[2]李桂兰.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
摘
要:在生本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互动探
究,激发体验数学的兴趣,掌握体验数学的技巧,提升体验数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中体验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体验;数学思想;数学建模生本课堂是当下提倡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课堂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顺学而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更有利,是指向落实数学思想的秘诀。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数学的兴趣
1.以疑问情境激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设计如下题目让学生学习、交流、讨论:40人的旅游团包车去旅游,面包车每辆限坐7人,的士每辆限坐4人,若现在你是导游,怎样租车最合适?话题与生活相关,学生讨论的兴趣浓厚,问题解决的轻松。
又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教师先出示12×4和102×4,让学生观察后找出异同点,接着把“小马虎”算出的两个得数48写上,提问学生:明明算式不同,为什么得数相同?
能不能结合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说?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畅所欲言,一如既往地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由此可见,以疑激趣的教学方法是一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黄国枢(福建省仙游县第三实验小学)
教学研究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