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本质量
.
合格标本的判断标准
• 外观:观察颜色、粘度、有无血丝
或脓。若标本为水状且很明显是唾
液,则应拒收。 • 为了判定是否来自下呼吸道的痰,
需检查是否为合格的痰标本:
WBC>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 胞<10个/低倍视野为合格标本。采
集合格标本对细菌的诊断极为重要。
.
.
注意事项
•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 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形状改变 •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也可收集24h 痰液。
.
采集指征:
软组织有急性化脓性炎症、化脓性疾病、脓肿、创伤感染等。
.
标本采集
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棉拭子采取病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 物,置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开放性脓肿:尽可能抽吸或将拭子深入伤口,紧贴伤口前沿取样。从 脓肿底部或脓肿壁取样最好。 •封闭性脓肿:宜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 最好做厌氧培养。 •采样前病灶局部应避免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 采集量:尽可能多取
入约25ml 3-10%的无
菌盐水 4. 采集诱导的痰液放 入无菌痰杯
3. 将刷取物放入装有盐
水的无菌容器中
4. 不能取鼻后液
.
自然咳痰法
以晨痰为佳。采集标本前应用清水漱口或用牙刷(不用牙膏)清洁口 腔和牙齿,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为减少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标本), 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非后鼻部分泌物、非唾液),痰液直接吐 入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否则有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在外界可能死亡。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2h。
.
痰培养标本的运送
• 标本采集后正确盖好,防止泄露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 •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往实验室(室温≤2h) • 申请抗酸杆菌检查或真菌培养的痰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入4℃冰 箱,以免杂菌生长,但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4h • 怀疑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时,标本应立即送检,切忌冷藏
.
中段尿培养
•3. 儿童(children):采集中段尿较困难。如尿中细菌明显增多,可高度怀疑 尿路感染,无细菌则可否定,细菌数中度增加时,有必要用膀胱穿刺术 (vesicopuncture)或导尿(urethral catheterization)采集尿液。
.
留取中段尿
• 简单易行,又无感染的危险。通常取晨起第一次尿送检。尿液在膀 胱内停留6-8h以上(给细菌足够的繁殖时间) • 尿标本必须用无菌带螺帽的容器采集,否则为拒收标本。 痰培养容器?NO。。。
• 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RP升高及呼吸快
• 特殊患者(如血液病)出现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000×109/L)、血 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的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培养 • 新生儿菌血症,进行血培养同时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 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在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
下呼吸道(痰培养)标本
.
采集的临床指征
• 咳嗽咳痰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 咯血包括泡沫血痰、鲜血和痰中带血等 •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哮喘,常伴有胸痛 • 发热伴WBC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或CRP明显增高 • 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感染可能
.
标本采集
痰(咳出的) 1. 在护士指导下取标 本 2. 先用清水清洗或漱 口 采集指南 3. 深咳痰以获得深部 痰,放入无菌痰杯中 痰(诱导的) 1. 先刷洗牙龈和舌 2. 再用清水漱口 3. 用雾化器使患者吸 支气管标本 1. 由临床医生操作采集 2. 抽吸物或洗出物放入 痰采集容器中
.
采集时机:
应在病人发病初期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采集。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 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 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 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
采血套数
检测灵敏度
.
血培养瓶的运送
•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室温<24h) • 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或置35°~37°孵箱中,切勿冷藏
.
上呼吸道标本
.
采集的临床指征
怀疑上呼吸道感染时如发热、咽部疼痛等,尤其是怀疑化脓性链球菌 感染或念珠菌感染时进行咽拭子培养。
.
标本采集
口腔标本 鼻标本 咽喉标本 1. 用一压舌板压 住舌 2. 用无菌拭子在 后咽部、扁桃体 及发炎部位采集 标本 鼻咽标本 1.将一藻酸钙拭子经 鼻腔轻轻插入鼻咽 喉部 2. 缓慢转动拭子5秒 钟吸收分泌物 3. 取出拭子并床边 接种或将拭子放入 运送培养基 1. 用棉签清除口 1. 用经盐水湿润 腔病灶表面的分 的拭子插入鼻孔 泌物、碎屑,扔 约2cm
.
采集的临床指征
• 1. 尿痛、尿急、尿频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 2. 出现血尿或脓尿 • 3.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 4. 留置导尿管时间太长,患者出现发热 • 5. 尿常规中WBC高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尿感根据感染部位分为: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男性可出现前列腺炎
.
.
项目名称
标本
容器
保存方法
临床应用
备注
支原体(解脲、人型) 培养+药敏
生殖器分泌物 阿米斯拭子 冷藏
非淋菌性尿道炎、不育 症、宫颈炎辅助诊断
为确保细菌活性, 请使用Amies拭子 转运培养基采集并 送检,并确保容器
淋球菌培养+药敏
生殖器分泌物 阿米斯拭子 室温
.
采血量:
• 血液中细菌和真菌的检出率依赖于足够的血量,但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 量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基内的肉汤,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中的抑制物质(补 体、抗体、抗生素)。血量与培养液的比例以 1:10为宜,但对已接受抗菌药 物长达 10 天以上的患者, 采血量与培养基的比例应为 1:20 或大于 1:20 为 宜。
.
穿刺液培养
.
穿刺液主要包括:
胆汁 胸水
腹水
心包液 关节液
脑脊液
在正常人体中,上述体液均是无菌的。有感染的情况下检出的细菌,在排 除污染后应视为病原菌,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
.
采集的临床指征
• 临床上出现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关节液、心 包腔积液、鞘膜腔积液等情况时,多因浆膜腔发生循环障碍、炎 症、癌浸润等病变,腔内液体渗漏增加所致。
.
标本采集
• 一般由临床医师在无菌操作下穿刺 抽取或外科手术采集标本。取5~ 10ml于无菌肝素抗凝管中(0. 5mg肝素可抗凝5ml标本), 充分混匀后立即送检,不能有凝块。
.
大便培养
.
采集指征
• 腹泻病人应尽量在急性期(3天内)、在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以提 高病原菌的检出率,陈旧标本影响检出阳性率。 • 连续出现脓血、黏液、糊状、米泔样等形状异常的粪便。
.
脑脊液标本的运送
• 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常温立即送检, 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接种。脑脊液标本送检的理想时间为 15 分 钟内,半小时送检是可接受的,如果送检时间超过 1 小时,则会影响 结果。 注:某些细菌具有自溶酶,放置时间过长易自溶死亡,因此,标本应 立即送检,并且保温(禁止放冰箱,因脑膜炎双球菌遇冷死亡)
.
大便标本的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正确盖好,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 •粪便标本:室温 1 小时内送至。 •直肠拭子(procto swab):室温 1 小时内送至。 •高度怀疑霍乱弧菌感染的标本室温 1 小时内送至,运送必须符合特 殊标本的安全要求。 •碱性蛋白胨水:霍乱弧菌增菌培养
.
脓性分泌物
• 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大便培养可作为一个辅助检查手段。
• 怀疑感染伤寒沙门菌、细菌性痢疾的患者。 • 胃肠道感染怀疑霍乱等弧菌感染者。
.
标本采集
• 无需特别准备,但最好不要住院超过3d,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最 佳。 • 自然排便后,可挑取新鲜粪便中有脓血、黏液部分的粪便约2~3 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2~3ml,糊状、米泔样等性状异常的粪 便盛于无菌的容器中或置于保存液中送检。
.
生殖道标本
.
标本采集
• 男性:翻起包皮,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口,采集从尿道口溢出的脓性 分泌物或用男性专用拭子插入尿道内2~4cm处取分泌物。前列腺液可用前 列腺按摩法采集标本于无菌试管。 • 女性:先用生理盐水局部冲洗,使用窥器扩张阴道,用无菌棉拭子根据 临床需要采集阴道、宫颈、宫内分泌物。 • 采集之后的标本需密封好,尽可能采用转运培养基拭子转运(阿米斯拭 子),冷藏(2~8℃)保存,怀疑有淋球菌感染的应采用常温保存,尽快 送检。 注:推荐用革兰染色方法确定细菌性阴道炎.细菌培养往往容易误导。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肛拭或伤口拭子,宜采用插入运送培养基送检。
.
血培养
.
采集的临床指征
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一种体征时可作为采血的重要指征:
• 发热(≥38℃)或(低温≤36℃)
• 寒战 • 白细胞增多(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白细胞)
.
标本采集
一般认为来自正常尿液是无菌的,而尿道口有正常菌群寄生,标本的采集 必须无菌操作。 •1. 女性(female):成年女性外阴部以肥皂水清洗,再用无菌水洗净,用无菌 纱布擦拭,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 3 毫升,置于无菌容器内。
•2. 男性(male):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用清水洗后取中段尿。包皮过长者 为防止包皮内细菌污染,可将包皮翻开冲洗后再取中段尿。
成人 10~15ml
儿童 婴幼儿 3~5ml 1~2ml
骨髓 1~2ml
.
.
标本采集
常规消毒病人采血部位,抽一定量血液 后,另换一无菌针头,消毒接种瓶口后 将血液接种在瓶内(一瓶需氧,一瓶厌 氧),轻轻摇匀。
.
采集要点:
1. 每一对血培养应当从身体的不同部位采集 2. 用来培养的血应当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 3. 尽量避免从静脉导管中抽血 4. 皮肤和瓶子的消毒非常关键
.
脑脊液培养
.
采集的临床指征
• 在生理情况下,血液和脑脊液之间有血脑屏障,阻碍各种微生物通 过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正常人的脑脊液是绝对无菌的。 • 当怀疑结核性、化脓性、流行性、霉菌性脑膜炎时进行脑脊液培养。
.
严格无菌操作
.
标本采集
• 以 70%酒精或 2%碘酊消毒背部下方,并麻醉之,然后以一特制通管针, 轻轻的由第三与第四腰椎间的中线部位穿刺入脊髓蛛网膜,采集约 35ml 脑脊液于 3 支无菌试管中,每支试管至少 1-2ml,然后马上将第 2 根(或第 1 根)送至实验室。做脑脊液培养时,建议同时做血培养。 腰穿时必须作彻底消毒和无菌操作。

2. 将拭子贴着鼻
采集指南 2. 用第二根拭子 黏膜转动 采取病灶的标本
,避免碰到其它
组织
.
采集注意事项
• 采集标本应于抗生素治疗前,以晨起进食前为宜,取样前数小时内不得 用消毒药物漱口或涂抹病灶部位。 • 取样部位应准确,反复涂抹数次,避免接触口腔、舌粘膜和唾液。 • 口腔表面组织的标本不适于细菌学评价。 • 咽拭子禁用于会厌发炎患者。 • 检查白喉棒状杆菌,应取疑为白喉假膜边缘部的分泌物;扁桃体部位标 本取扁桃体小窝处为宜。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转运与处理
.
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
• 正确采集、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 阳性率的高低,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 •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的标本可导致假阴性、假 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 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
• 好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可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病患照顾质量,降低医疗成 本。
.
临床标本的分类
带菌体液 无菌体液
痰液
咽拭子尿液 粪便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胆汁
其他类别
其他类别
.
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二、三级医院微生物标本送 检率不应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6.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咳痰、尿液、伤口拭子,不可置肉汤培养基内送检。 7.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 的培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