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
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3.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采取畅所欲言的主动抢答式、七嘴八舌的分组讨论式情感体验的对话表演式、百家争鸣的自由发挥式,使学生眼、耳、口、手都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各有所得。
教学方法
巧用材料、哲理,故事,创设情境导学法、讲解法、联想法归纳法、图表法、纲要信号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引起共鸣。
放录像:“百家争鸣”使学生了解有哪些思想家及所属学派。
导语连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
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们的风采”。
出示第9课课题。
出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身临其境,感受历史,
第一板块
孔子思想教育成就
(活动):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⑴介绍孔子生平。
孔子生于前551年,死于前479年,姓孔名丘因排行老二字仲尼。
51岁前,主要以教书为业,后来做了鲁国的司寇,使鲁国强大起来。
但因鲁定公听信齐国挑拨,孔子遭受冷落。
55岁开始周游列国,XX年走访了7个国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
第一步:学习思想政治主张
1.讲故事:“苛政猛于虎也”什么意思?考查学生。
2.教师补充: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
由此引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并补充:孔子的仁包含“忠孝宽惠”等一切美德。
至今是我们做人的最高标准,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他的思想自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我国XX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第二步学习教育成就。
1.首先提问:你知道孔子的那些教育言论?(小学学过)教师补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指导看书,完成讨论题: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四人小组讨论。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最后出示国画:孔子“逝者如斯夫”提醒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第三步知识拓展:
展示与孔子有关的各种图片回答已有知识。
了解孔子生平。
看书自渎培养自学能力。
展开想象回答问题。
结合做人的道德,进一步认识孔子思想,增强崇敬感。
合作讨论集体探究
发挥群体智慧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历史与现实结合,认识孔子的伟大之处。
第二板块
老子思想
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
的人,他是谁?引出老子。
第一步材料展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让学生快速看书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