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徐波 张艺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摘 要:毕业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相关岗位知识和技能。
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工作,提出在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工作,着力提升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毕业实习;问题与对策
财会人员是发展战略执行的核心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对财会类专业大学生的招聘和培养要求较高,但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很难招聘到适合的人才,因为刚毕业的应届生的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往往难以胜任企业的会计出纳工作,在工作中存在实操能力较差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校与职场脱节,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导致高校教育存在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水平较低的问题。
高校实践教育水平较低,培养的大学生实操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招聘需要,就会存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实习实践一般为期2.5个月,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前往企业工作,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是有助于提升自身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财会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为研究对象,分析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意义
大学生一开始并不是人才,大学生要经过一系列的上岗培训和实战锻炼、千锤百炼方能成为企业渴求的人才。
随着本科层次的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多的本科层次院校为建成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企业通过学生的毕业实习能够培养和筛选出实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毕业实习的开展,增加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双方共同投入到大学生培养中去,让大学生收益匪浅。
开展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增强了高校实践教学实力,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获得高校、企业和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般情况下,企业从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中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并有权选择与学生签订实习、就业协议,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学生去企业参加毕业实习,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起了一座共同育人的桥梁,加深了校企双方的交流和合作,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益尝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财会行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影响着财会行业,财会行业的相关准则向世界趋同,变化很大,另一方面,互联网迅速发展,大数据深刻影响着财会行业,财会行业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合格的财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财务相关知识,还要懂互联网技术。
财会行业持续变化发展,对毕业实习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带来了较大压力。
通过对广州工商学院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情况和相关财会类企业的调研分析,财会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面临如下问题。
1.学生毕业实习规划不够清晰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必须完成毕业实习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规划毕业实习,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进行毕业实习。
第一,很多学生找实习工作很盲目,没有提前分析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在什么类型的企业从事什么岗位,找实习工作简直是“瞎猫碰见死耗子”,完全看运气。
第二,在毕业实习工作中,很多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提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而是被动地接受别人安排的工作,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多少提升,浪费了宝贵的实习机会。
2.校企双方沟通不畅
企业和高校针对大学生毕业实习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一方面,高校教师没有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招聘,比如高校教师没有很好地辅助企业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会影响企业选拨到合适的实习学生,导致企业不能为合适的学生安排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没有把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地反馈给高校教师,这样会导致高校就不能及时的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调整实习方案。
3.毕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构建完善的毕业实习评价体系,并不重视毕业实习评价工作的作用,校内外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评价依赖于主观评价,并没有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
企业对大学生毕业实习表现的评价过于简单,主要参考企业经营业绩的完成情况。
4.毕业实习指导老师指导效果不佳
首先,一般来说,一个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指导10—20个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在不同地区的企业实习,每个学生之间的实习地点相距较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主要通过QQ、电话、微信等方式指导学生实习,并没有对每个学生的实习进行实地巡查,但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指导学生相比实习巡查的方式,效果要差很多。
其次,部分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没有认真地对待实习工作,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是通知学生及时提交材料,没有花时间、花精力了解学生实习的工作和心理状况,这样,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并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实习指导效果不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实习管理中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适应财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针对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1.加强教育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意识
首先,要在大学生低年级的时候,通过教育宣传,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意识到毕业实习是未来就业的重要阶梯。
这种教育宣教要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重视毕业实习、重视毕业实习规划的意识。
其次,邀请毕业实习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习经历。
最后,实习指导老师要重视对学生毕业实 (下转第220页)
课题名称:广州工商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物流中心研究(项目编号KA201916)作者简介:徐波(1987-),男,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行政管理。
张艺(1981-),男,广东梅州人,广州工商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上接第218页)
习前的实践教育,指导学生规划好毕业实习。
2.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首先,增加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数量,这样,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时,会有更多的实习单位选择。
其次,加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校外实践基地的沟通,探讨开展毕业实习的方式,为毕业实习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高校在校外实践基地中评选出毕业实习组织工作优秀单位,通过优秀单位的示范效用,规范毕业实习工作,激励校外实践基地做好毕业实习工作。
3.构建完善的毕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毕业实习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可以针对每年毕业实习出现的新变化,完善相关评价指标。
其实,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毕业实习评价指标,不仅要考虑教学任务需要,还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毕业实习评价指标,要同时兼顾高校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校外指导老师二者的综合意见,科学评价学生毕业实习中的表现。
4.发挥毕业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和作用
毕业实习工作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讲,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实习生由于没有职业经验,在实习过程中容易迷茫,遭受挫折,容易气馁,因此,毕业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大学生毕业实习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毕业实习指导老师一定要多关心学生,多去联系学习,为学生毕业实习指明方向,提供帮助。
四、结论
大学生毕业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部分,毕业实习有机会让大学生贴近财会类企业。
大学生到财会类企业参加毕业实习,有机会得到企业在职资深会计面对面的指导,可以零距离接触企业账目,可以了解一个财会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掌握一系列的真账实操流程。
企业根据具体发展需求和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并帮助学生了解财务行业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助力大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张铜庆,吴卫元.浅议高校毕业实习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9,6(90):140-141.
[2]胡瑞萍,赵捍东.强化毕业实习管理 增强毕业实习效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8):107-108.
[3]莫倩,郑燕升.谈毕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250-251.
城乡、区域、人群不平衡的重点任务,着力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
对于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
针对公共图书馆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基层设施薄弱等问题,通过建立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完善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因地制宜确定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分布,健全总分馆服务体系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2)加强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目前,全国范围内图书馆中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数字孤岛现象,主要是因为各馆之间,管内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
因此要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等领域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5.创新手段,让看书更便捷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正逐步改变,这也为图书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不断推动传统阅读服务方式创新,适应当代读者碎片化、屏幕化的阅读新趋势,通过移动终端,使阅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总结
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增强了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使命追求,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要以公共图书馆法颁布施行为契机,把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希望在公共图书馆法引领下真正迎来全民阅读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郑海鸥.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7-11-06(09).
[2]李东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图书馆[J].新阅读,2018,06 : 20-21.
[3]柯平.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立法保障[J].新阅读,2018,06 : 16-19.
[4]国图.备群书供众览[J].新阅读,2018,06 : 10-13.
[5]吴建中.夯实人民群众对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J].新阅读,2018,06 :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