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吉县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六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一、仔细填空。
1.一台拖拉机5
6
小时耕地
3
4
公顷。
照这样计算,它平均每小时耕地(________)公顷,
耕1公顷地需要(________)小时。
2.希望小学有8个班进行篮球比赛,每两个班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______)场。
3.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____________)米,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_____)。
4.15吨的40%是(________),15比10多(________)%。
5.下面是明明家每天买菜所用的钱数情况,如下表。
在以上这组数据中,众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
6.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素数)。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分=80秒600毫升=(______)升2
5
公顷=(______)
平方米
9.60千克增加30%是(______)千克。
(______)米减少1
5
是40米。
10.526000000是__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__位,读作:________,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为________。
二、准确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9,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9倍,商是0.1.(____)
12.聪聪比明明高1
7
,那么明明就比聪聪矮
1
7。
(______)
13.一个数的倒数比这个数大。
(______)
14.把5
6
的分子乘3,分母加6后,分数值不变。
(________)
15.一本书长是15厘米,宽是16厘米,厚是12厘米,如果把同样的3本包在一起,至少用2712平方厘米的纸。
(________)
三、谨慎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
17.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15,那么紧接在这5个自然数后面的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A.360 B.340 C.350 D.无法求出18.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A.1000 B.100 C.10
19.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正确的是()。
A.x加上14等于70。
x-14=70
B.x除以1.2等于6。
x+1.2=6
C.x的7倍等于4.9。
7x=4.9
20.把一块棱长为5dm的正方体面包切成棱长为10厘米的小正方体面包,最多可以切成()块。
A.16 B.125 C.64
21.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
四、细想快算。
22.口算。
0.75×2
5
=
3
7
÷
8
7
=
1
2
×
6
7
=
5
21
×14=
9 10÷
3
5
=48÷
6
19
=
3
10
÷
2
5
= 3.2÷
4
15
=
9×40%=1
4
÷50%=
2
3
÷9=75%×16=
2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要写出计算过程。
(1)4.8÷0.4-0.2×0.8
(2)3.5×7.8÷3.9
(3)(5.9×6.9+6.9×4.1)÷3
(4)3.69÷(3.6-1.8)
24.解方程.
X+=X-=+X=1 -X=五、能写会画。
25.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在方格图中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
(2)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底与高的比是1∶1。
26.画出下面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27.画出立体图形从三个面看到的形状。
六、解决问题
28.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675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25天打通。
甲队每天开凿12.6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29.小丽和小乐各有一些零花钱。
小丽说:“你的钱数比我的少1
7。
”小乐说:“把你的
1
5
给我,我就比你多9元。
”小丽原来有多少元?
30.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占地面积为150平方米,高2米。
把这堆沙铺在宽8米的路上,
平均铺厚0.05米,能铺路多少米?
3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期中检测有80%的同学成绩及格,不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
32.一个正方体钢坯的棱长是4分米,把它锻造成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钢材长多少米?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重7.8克,这块钢材重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
1、
9
10
10
9
【分析】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用3
4
÷
5
6
计算;求耕1公顷地需要多少小时,用
5
6
÷
3
4
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3
4
÷
5
6
=
9
10
(公顷)
5 6÷
3
4
=
10
9
(小时)
【点睛】
本题是一道易错题,解题时要明确:哪种量变为“1”,那种量就作为除数。
2、28
【分析】每个班都要和其他7个班赛一场,共赛8×7=56场,由于两个班只赛一场,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实际只赛:56÷2=28场,据此解答。
【详解】8×(8-1)÷2
=56÷2
=28(场)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握手问题,如果人数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人数比较多,可以用公式:n(n-1)÷2。
3、4
5
1
5
【解析】略
4、6吨50
【分析】要求15吨的40%是几吨,就是用15×40%;要求15比10多百分之几,是以10为单位“1”,求15比10多的5占10的百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5×40%=6(吨)
(15-10)÷10=50%
故答案为:6吨;50。
【点睛】
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的部分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5、20 17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最多的数.由此解答。
【详解】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12、13、17、20、20、20,
众数为:20,
中位数为:17;
答: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0,中位数是17;
故答案为:20;17。
6、25.12
【解析】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列式为×3.14×(4÷2)²×6=25.12立方厘米。
7、2 3 5 23 2 5
【分析】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1)把30分解成3个质数的积,可以利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得到:30=2×3×5。
(2)把30分解成3个质数的和,可以先找出3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从中选择三个不同质数相加等于30,可以得到30=2+11+17或30=2+5+23,从中选择一组即可。
【详解】
(1)230
315
5
(答案不唯一)
30=2×3×5(答案不唯一)
(2)30=23+2+5(答案不唯一)
【点睛】
重点掌握质数以及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可以利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8、4
3
0.6 4000
【分析】通过分析单位换算这里来进行求解,第一个空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秒换到分,小单位换到大单位是除以进率,80÷60即可得出;
第二个空毫升和升的进率是1000,小单位换到大单位除以进率,600÷1000即可得出;
第三个空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大单位换到小单位是乘进率,2
5
×10000。
【详解】4
3
分=80秒;600毫升=0.6升;
2
5
公顷=4000平方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单位换算,要清楚每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大单位换到小单位要乘进率,小单位换到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9、78 50
【分析】把60千克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1+30%)即可;把括号里要填的
数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数量40除以对应分率(1-1
5
),即可求出。
【详解】60×(1+30%)=60×1.3
=78(千克)
40÷(1-1
5
)
=40÷4 5
=50(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若单位“1”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若单位“1”未知,找出已知数对应的分率,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10、9 亿五亿二千六百万52600万
【分析】这是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
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详解】526000000是(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读作:(五亿二千六百万),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为(52600万)。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亿以上数位的概念、读作的方法以及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属于基础知识,需牢牢掌握。
二、准确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1、√
【分析】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0除外),那么商就会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9÷9=0.1 所以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9,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9倍,商是0.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是把明明身高看作单位“1”,聪聪的身高就是1+1
7
=
8
7
,那么
明明比聪聪矮几分之几=(聪聪的身高-明明的身高)÷聪聪的身高。
【详解】聪聪比明明高1
7
,那么明明就比聪聪矮
1
7
÷(1+
1
7
)=
1
8。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应用题,解题时注意单位“1”。
13、×
【详解】略
14、×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乘3,分数值要想不变,分母也应该乘3,据此分析。
【详解】把5
6
的分子乘3,分母加6后,(6+6)÷6=12÷6=2,相当于分母乘2,分数
值变大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不变。
15、√
【分析】将三本书的底面摞起来,长是15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12×3厘米,据此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求出表面积即可。
【详解】12×3=36(厘米)
(15×16+15×36+16×36)×2
=(240+540+576)×2
=1356×2
=271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6、×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所以它们的面积比就等于它们的边长平方的比.【详解】它们的面积比:
(2×2):(1×1)=4:9;
故答案为错误.
三、谨慎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
17、B
【分析】根据“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15”,先求出这5个连续自然数,那么紧接在这5个自然数后面的5个连续自然数也就出来了,求和即可。
【详解】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15,那么中间的数是315÷5=63,这5个连续的数是61、62、63、64、65;
紧接在这5个自然数后面的5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66、67、68、69、70,和为:66+67+68+69+70=340。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连续自然数的求法,对于此类问题一般应先求出中间数。
18、A
【解析】略
【详解】选项A,x加上14等于70,列方程为:x+14=70,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B,x除以1.2等于6,列方程为:x÷1.2=6,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C,x的7倍等于4.9,列方程为:7x=4.9,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20、B
【分析】5分米=50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体积为:50×50×50=125000立方厘米,那么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0×10×10=1000立方厘米;根据切割后的体积不变,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大正方体面包的体积为:50×50×50=125000(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面包的体积为:10×10×10=1000(立方厘米)
所以最多可以切出的小面包块数为:125000÷1000=125(块)
答:最多可以切成125块。
故选:B。
21、A
【详解】略
四、细想快算。
22、0.3;3
8
;
3
7
;
10
3
;
3 2;152;
3
4
;12;
3.6;0.5;2
27
;12
【详解】略
23、(1)11.84
(2)7
(3)23
(4)2.05
【分析】(1)四则运算的顺序:四则运算分为两级。
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2)乘法分配律逆运算:a×c+b×c=(a+b)×c。
【详解】(1)4.8÷0.4-0.2×0.8
=12-0.16
=11.84
(2)3.5×7.8÷3.9
=27.3÷3.9
=7
(3)(5.9×6.9+6.9×4.1)÷3
=6.9×(5.9+4.1)÷3
=6.9×10÷3
=69÷3
=23
(4)3.69÷(3.6-1.8)
=3.69÷1.8
=2.0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算方法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解题能力。
24、X=X=4
3
X=
8
11
X=
9
35
【详解】略
五、能写会画。
25、见详解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知道长+宽=12÷2=6厘米,再根据“长与宽的比是2∶1,”把长看作2份,宽看作1份,长+宽=2+1=3份,由此求出1份是2厘米,进而求出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据此画图即可;
(2)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且底与高的比是1∶1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
又16=4×4,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据此画图。
【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及画指定面积的平行四边形,解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6、如图:
【解析】根据旋转中心、方向和度数先确定旋转后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围成旋转后的图形即可.
27、见详解
【分析】从正面看有上下两层,下面一层有三个正方形连在一起,上面一层有一个正方形,和下层中间的正方形对齐;
从上面看两层,上面一层有三个正方形连在一起,下面一层有一个正方形,和上层左边的正方形对齐;
从左面看有两层,下面一层有两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有一个正方形,和左边对齐。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根据立体图形画三视图,找出每个面中小正方形的相对位置画图即可。
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解决问题
28、14.4米
【分析】用隧道总长度÷天数,求出两队效率和,用效率和-甲队效率=乙队效率。
【详解】675÷25-12.6
=27-12.6
=14.4(米)
答:乙队每天开凿14.4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工程问题,关键是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29、35元
【详解】解:设小丽原有x元,则小乐原有另6
7
x元。
根据题意,得
x-1
5
x+9=
6
7
x+
1
5
x
x=35
30、250米
【解析】(1
3
×150×2)÷(8×0.05)=250(米)
31、10人
【详解】50×(1-80%)=10(人)
32、4分米=40厘米
40×40×40÷(5×5)=2560(厘米)=25.6(米)
2560×5×5×7.8=499200(克)=499.2(千克)
答:钢材长25.6米,这块钢材重499.2千克。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