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看不同阶段水产养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看不同阶段水产养殖管理
一、2月(立春和雨水):
1、立春:
每年2月4日或5日,节气特点——立春过后,标志春季的开始,各种鱼苗种开始投放,时间一直延续到阳历3月底;
鱼类常见疾病:
感冒、冻伤,此时水温较低,鱼类疾病较少,池水化冰之后应该适当消毒调节水质。
2、雨水:
每年2月19日或20日,节气特点——表示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忽冷忽热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雨水之前鱼类不摄食,还处于冬眠状态,是中原地区陆续投放鱼种的好时节;
鱼类常见疾病:
感冒、冻伤,此时池塘冰雪消融应注意消毒。
二、3月(惊蛰、春分):
1、惊蛰:
每年3月4日或7日,节气特点——万物开始复苏,树木开始吐绿,气温开始上升到15度左右,水温10度左右,也是鱼苗种投放的好时节,鲤鱼、鲫鱼池塘可以开始驯化投喂,池塘水位不宜加太深,目的是让池塘水温上升快些;
鱼类常见疾病:
气泡病、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感冒,放苗时注意不要损伤鱼体,疾病方面主要防止水霉病;
2、春分:
每年3月20日或21日,节气特点——严寒逐渐退去,日平均气温升到10度以上,鱼种投放基本结束,养成鱼的池塘逐渐开始投喂,投食量逐渐增加,春分之后池塘一定要换水,否则容易死鱼;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随着温度的增高,鱼类疾病逐渐增多。
三、4月(清明、谷雨):
1、清明:
每年4月4日或5日,节气特点——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但是天气还有大的变化,一般还有冷空气降临,气温还会大幅度下降;鱼种投放基本结束,气温升高,白鲢不能再长途运输,鳙鱼稍好些,池塘、网箱鱼都已经开始摄食,热带鱼还不能再室外正常放养;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随着温度的增高,鱼类疾病逐渐增多。
2、谷雨:
每年4月19日或21日,节气特点——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鱼类生长加快;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热带养殖鱼类可以开始室外投放了;其它各鱼类摄食开始旺盛;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痘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嗜酸性卵甲藻病、车轮虫,鲤鱼容易患烂鳃、肠炎、出血性败血症,鮰鱼套肠病开始发生,水霉病开始减少,草鱼车轮虫病发生严重。
四、5月(立夏、小满):
1、立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节气特点——告别春天、夏日开始,气温明显升高,达到30度以上,雷雨增多;鲫鱼、鲤鱼基本产卵孵化结束完毕,由运输感染的水霉病不再发生,鱼类生长迅猛,雷雨天、阴雨天增多,池塘会浮头死鱼,增氧设备应该安装到位、注意增氧;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赤皮病、痘疮病、竖鳞病、锚头鳋、三代虫、指环虫、小瓜虫、车轮虫,鲤鱼容易白云病、孢子虫、草鱼出血病开始大面积流行。
2、小满:
每年5月21日或22日,节气特点——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各种鱼类水花鱼苗培育开始进行,热带鱼室外养殖业不再受温度影响,草鱼的出血病开始减缓,指环虫、三代虫开始减少;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赤皮病、痘疮病、竖鳞病、锚头鳋、三代虫、指环虫、小瓜虫、车轮虫、孢子虫、草鱼出血病。
五、6月(芒种、夏至):
1、芒种:
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节气特点——气温持续升高,可以升高到35度以上,鲫鱼、鲤鱼夏花投放完毕,此时注意池塘的缺氧问题,管理容易大意而泛塘;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赤皮病、痘疮病、竖鳞病、锚头鳋、三代虫、指环虫、小瓜虫、车轮虫、孢子虫、草鱼出血病。
2、夏至:
每年6月21日或22日,节气特点——天气闷热、阴雨天增多、雨水增多,池塘红虫生长迅速,容易引起池塘缺氧、浮头,鱼摄食旺盛,草鱼容易患出血病而死亡;
鱼类常见疾病:
烂鳃、肠炎、赤皮病、痘疮病、竖鳞病、锚头鳋、三代虫、指环虫、小瓜虫、车轮虫、孢子虫、草鱼出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