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苏联东欧哲学之四: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哲学源流史》苏联东欧哲学之四: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联东欧哲学之四: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
前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东欧各国送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各国共产党纷纷组织人力、物力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但总的来说,除波兰、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原东德)和前南斯拉夫外,其它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以及其后才开始系统研究,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
因此,这里,我们只对各国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况作简短介绍。
1.保加利亚
从传统上追溯,保加利亚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研究可追溯到保加利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布拉戈耶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活动家季米特洛夫,以及保加利亚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格诺夫、科拉罗夫、巴卡洛夫、帕夫洛夫等。
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在三十年代写出了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如帕夫洛夫《雷姆克主义与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概论》,加诺夫斯基《哲学的主要流派》,为建立保加利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列宁阶段作出了贡献。
革命后,保加利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1944年至50年代中期;50年代下半期以后。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国内资产阶级哲学残余,尤其是雷姆克的唯心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原则改造整个思想战线、全部具体科学,以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统治地位。
为此,国家于1945年成立了保加利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各大学纷纷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
创办理论刊物《新时代》、《哲学思想》,大量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原苏联作者的著作,为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捷克斯洛伐克
1948年2 月,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战胜了国内反动势力,成立了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此开始。
它分为五个阶段:1948-1956年;1956-1967 ;1968-1969 年;1969-1976 年;
1976年以后。
在第一阶段,政治上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刚刚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理论任务是在群众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普及化。
斯洛伐克于1946年开始出版《哲学杂志》刊物,1947年成立斯洛伐克哲学研究所。
而大部分研究机构和理论刊物则是在50年代创设和出版的。
3.匈牙利
191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这一切激起了匈牙利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兴趣。
然而,苏维埃共和国的失败和法西斯长达25年的统治,又使哲学生活趋于停滞。
1945年,匈牙利人民民主制度建立,形成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和发展的条件。
50年代以前,匈牙利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翻译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也出版了匈牙利作者写的哲学书籍和教材。
但几乎所有的哲学研究机构和刊物是出现于50年代下半叶及以后,大量的研究成果也于此时才开始涌现。
4.民主德国(原东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原东德的发展有着深厚的传统,这传统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著名工人运动活动家B.李卜克内西、倍倍尔、K.李卜克内西、梅林、卢森堡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
这些人均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与战友,尤其是梅林,其哲学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原东德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是1945年,尤其是1946年以后。
原东德国内存在的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946年联合成立了德国统一社会党,克服了工人阶级在组织、政治、世界观和哲学理论上的分裂局面。
1945至1949年为原东德政治上的第一阶段,也是原东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他们反对资产阶级哲学和小资产阶级哲学,出版国内哲学家的著作,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种种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精神运用于指导日常的活动。
1946年,德国统一社会党理论刊物《统一》创刊,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在各大学纷纷创建,以马克思命名的高级党校成立。
原东德对马克思主义广泛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包括大量研究机构和理论刊物的创办,是在50年代以后。
5.波兰
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丰富的历史传统,19世70-80 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波兰,至1917年,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具规模。
按波兰国内的分期法,1918年,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1945至1948年为第五阶段。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渗透到波兰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之中。
在第四阶段,波兰共产党人着手在较高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系统研究,同时,批判社会中流传的实征主义、新经院哲学、信仰主义等思潮。
第五阶段,由于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干部的需求量增长了,波兰共产党人在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观念的同时,一改在高等院校之外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局面,开始在高等院校内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并花大量人力、物力出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1949年,波兰文版的列宁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进入学术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创造性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文章频频问世。
进入50年代以后,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更为迅速和广泛。
6.罗马尼亚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罗马尼亚的发展始于1944年,是年8 月23日举行了全国反法西斯和反帝国主义的武装起义,为进行革命改造奠定了基础。
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分三个阶段,1944-1947 年为第一阶段,1948- 1965年为第二阶段,1971-1975 年为第三阶段,1966-1970 年为中间时期。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开始时,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社会精神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旧资产阶级哲学作斗争中发展的,它的首要任务是反击资产阶级哲学对马克思主
义的攻击,消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治地位。
第二阶段中后期以后,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工作在历史和理论两方面全面展开。
7.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同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诞生和发展分不开的。
1918年,独立的多民族王国——塞尔维亚- -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1929年起称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并同国内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哲学作斗争。
1919年前南斯拉夫共产党成立,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核心,他们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民族斗争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的面貌出现,且被纳入教育网,培养了一代青年人。
战后初期,前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前苏联的哲学著作及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与此同时,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的大学设立了新的哲学系,举办新的哲学讲座,批判唯心主义学派。
1949年出版了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前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