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1—2题(4分)
傍晚时分,到达昆明。
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整个春城犹如披上了轻纱,显得格外妩媚.。
我们到达宾馆时,热情的主人早已在那里等候。
寒暄.了一阵,主人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往之情。
待主人告别后,我迫不急待地推开了临街的窗子,只见远处的街灯发出柔和的光,重峦迭嶂的西山隐约可见,四周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
啊,那么令人陶醉的春城之夜!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
(2分)
(1)用音序检字法查“媚”: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2)用部首检字法查“暄”:先查部首,再查画。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1)应改为(2)应改为
【答案】
1、(1)M mei(或mèi)(2)日九(或9)
2、(1)急改及迭改叠
【解析】
试题分析:《新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此处学生应注意学会使用音序检字,准确掌握字的读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分析:《新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若在复习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往往事半功倍。
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强调,并注意收集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同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的形声字的认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A、劝慰奥妙
B、劝慰奥秘
C、劝告奥妙
D、劝告奥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对配伍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
选出正确的答案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写出下列刻画人物的手法。
(4分)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
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的说。
()
④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总不愿意。
()
【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
你的步伐,无论是轻快还是沉重,只要你肯起步就好;你的嗓音,无论是圆润还是嘶哑,只要你肯亮开就好;,,。
【答案】示例:你的故事无论是新鲜还是老套只要你肯倾诉就好
试题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默写(12分)
(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
(2),禅房花木深。
(3)《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4)《过故人庄》中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5)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咏雪的诗句,请默写连续两句咏雪的诗句。
,
【答案】(1)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2)曲径通幽处(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填写一般有三种样式: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荫蔽”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
还要注意“《过故人庄》中写农村优美风光”等命题理解点。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45分)
(一)(14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
....
(2)俄而
..雪骤
(3)公欣然
..曰
(4)未若
..柳絮因风起
8.文中括号应填的诗句是什么?写出原句并翻译出来。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0.用现代汉语描述“柳絮因风起”的情态。
(4分)
【答案】
7、(1)谈论诗文(2)不久,一会儿(3)高兴的样子(4)比不上
8、白雪纷纷何所似?大雪纷纷落下的景象像什么呢?
9、(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人聚在一起。
(2)在空中撒盐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
10、示例:阳光灿烂的春日,柳色青青。
突然一阵微风吹起,几朵柳絮随风缓缓飞起,风渐渐大了起来,飞舞的柳絮开始多了起来,它们忽而上下起舞,忽而左右摇摆,像互相追逐的精灵,又像飘扬的雪花,
煞是好看。
【解析】
7、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比如“文义”这个词,在这里是“诗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如果描述写景的句子,则应发挥自己的想象,语言生动形象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16分)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
...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的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少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1.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不要超过4个字),并说说选文突出了蔡老师的什么性格。
(2分)
12.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试分析选文的四要素。
(4分)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
13.选文中两个“才”字,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4.“珍宝”运用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2分)
15.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却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好处?(3分)
16.“默默地”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为什么?(3分)
【答案】
11、梦中寻师。
温柔善良、热爱学生。
12、(1)一个夏季的夜里(2)铺席的当屋(3)“我”和母亲(4)“我”梦里寻师被母亲劝住
13、第一个“才”说明“我”的梦很沉,轻易唤不醒;第二个“才”说明母亲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我”劝睡。
两个“才”字表达了“我”对蔡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14、比喻表达了“我”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
15、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16、分别前看老师收拾东西,用无声的语言表达“我”与自己喜欢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
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
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记叙文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
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准确写出记叙的要素。
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
(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此处第一个“才”说明“我”的梦很沉,轻易唤不醒;第二个“才”说明母亲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我”劝睡。
两个“才”字表达了“我”对蔡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体会第二人称写法的好处。
常见的作用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
此处是直抒胸臆,更加亲切。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梨一样的苹果》(15分)
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
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
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
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
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
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
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
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
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
⑩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
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17.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分)
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结果:
18.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1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3分)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
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
2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
(请从“痛苦”的含义、“令人尊敬”的原因两方面阐述)(4分)
21.米哈朵夫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17、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18、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作用: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19、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20、(1)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
(意思对即可)(2)
①这种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
②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意思对即可。
)
21、米哈朵夫是一个认真教学且追求真理的人。
【解析】
17、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
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
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作文(50分)
22.小作文(10分)
哲学家说:没有两片叶是相同的。
仔细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记录你的观察和思考。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大作文(40分)
升入初中以来,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生活,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要求:题目自拟,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初中的新老师
暑假转眼就过去了,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
在新的学校中,我们渐渐熟悉并认识了教我们的老师,也发生了各种各样或哭或笑的故事,但唯有开学前汇操表演训练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那时,我们刚刚认识了我们的班主任郭老师。
郭老师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似乎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
郭老师慈祥的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很少见到老师生气的样子
郭老师不但外表慈祥,内心也一点儿不比外表差。
在我们练操时,老师就在旁边一会儿跑前一会儿跑后给我们耐心地指导,而同学们却还是做得手舞足蹈,有的同学动作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快,而有的同学速度却像只乌龟一样,不慌不忙地做着,整个班就如同一般散沙。
我们本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狠狠教训我
们一顿,而郭老师却只用惊异的眼神望着我们,嘴上仍然挂着微笑,一边拍着手,一边似乎很满意地说:“不错,不错,我看出大家很努力了,只要以后你们多练习不偷懒就一定能做好!”同学们也有了信心。
可渐渐地,同学们因为觉得老师脾气好,有的人就开始偷懒了,而在温柔的老师也有严历的一面,郭老师似乎早就知道似的,早已经准备好了最拿手的“兵器”—木棍。
只要有同学累了,手往下坠一点儿就见老师先“确认目标”,用眼睛死死地盯着你,再把右手微微往上抬,趁你不注意,用尽全力的打下去,只听“啪”,“啊!”“哈哈哈”,累好似随着全班同学的笑声一起飞到了九霄云外。
似乎每个同学都有事不完的劲,生怕老师那片乌云在自己那块小天地上下雨。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终于在最后的汇操表演中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还给我们每人一瓶绿茶作为奖品,我们品尝着用自己努力换来的“战利品”心里比吃了蜜还天呢!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认真审题,明确话题是什么,还要具有话题作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巧,明确话题作文该怎样去写。
三要有文体意识,话题作文一般不限文体,但要写出来的文章必须是一种文体。
四要有新颖的立意,精巧的构思。
考点: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