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徐文国)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低碳环保家庭
——永昌县东寨镇徐文国家庭
走进永昌县东寨镇下四坝村,就走近了徐文国,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也是1646亩国家公益林的守护者。

他平凡而不平庸,他默默无闻而不碌碌无为,从学校到农村,由农村外出创业,创业后回家乡致富,每一步都印证了他的誓言:“一定要干出个样子”。

现在,他正在这片生育养育过他的土地上播种着希望,耕植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
难忘的容颜
见过徐文国的人无不对他点头称赞,称赞他的做人原则,称赞他的随和亲近,乡亲邻里提起他都会说哪里有他,哪里就有笑声。

是啊,不论遇到高兴的事或是不高兴的事他都会仰天开怀一笑,笑声中有一份释然,有一份坦荡,他和贤良的妻子对周围邻里也亲如家人,别人的事一向当自己的事去办,乡亲们对他也是感激在心,他是个直爽的乐天派人,做什么事都直来直往,让人特别容易接触,所以在方圆乡里之间人缘甚好,他和别人的关系总是那么和谐,就像他的微笑一样,淡淡的平静,甜甜的温馨。

树高不忘本
1
徐文国所在的这个徐氏家族在当地来说是一个声高名望的大家族,家庭成员有从事个体的,有干私营企业的,也有在国家行政单位工作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这对务农的徐文国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压力,当农民就应该当的有水平,有质量,面对自己耕植的那份农田,他不再感到满足,他想外出创一番事业。

1984年,他四处筹集资金5万元,购买了一辆东风货车开始跑长途运输,这一跑就是8年。

1993年他开始经营东区停车场,搞餐饮服务,通过跑运输、搞餐饮服务,他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但有了钱的他并没有忘记家乡,想回家致富。

2001年,他带着满腔热情和希望回到了下四坝村,开始迈出了致富家乡的步子,从此走上了与“绿”为伴的日子,过上低碳的生活。

志当存高远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一个新的计划也在他的心中萌动,徐文国同志暗自打算将家乡那块荒芜已久的土地进行改造,使它旧貌换新颜,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年植树造林100余亩,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牛羊成群,之后他又通过转让经营的方式独家经营那片树林,这几年在他精心耕耘下,小树茁壮成长,牛儿壮、羊儿肥,一片勃勃生机为家乡贫瘠的土地
2
添上了明亮的色彩。

春去秋来,时间见证着他的付出,当一年又一年春风吹绿那片树林,绿叶翻起波浪沙沙作响,一曲优美的赞歌在向人们诉说,告诉人们有这样一位勤劳而善良的人携带着他绿化家乡的坚定决心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忙碌着,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他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000多亩。

岁月改变着容颜,在辛勤的工作中,他由一个健壮的青年变成一个厚积而薄发的中年,那片土地见证了他的辛劳汗水,那片日益茂盛的树林明白他的梦想,这个世界不缺乏有理想的人,缺乏的是把理想实现的人,徐文国是个有理想的人,同时也是个实现理想的铁血男儿。

难舍的亲情
事业有成的他既为人父,又在为事业不停的奔波,知道父母操劳一生不容易,明白父母对儿女付出了怎样的心血,所以就算自己再忙他也会同妻子定期不定期的去看望住在永昌的父母,虽然还有妹妹,虽然父母并不缺他带去的那些补品、那些零用钱,但他明白在父母心中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属于他的一份孝心。

年迈的父母被岁月卷走了年轻的容颜,被时间吞噬了健康的身体,时常又有病痛缠身,看到这些作为儿子的他只能默默痛在心里,只能用物质和精神的给予让父母安享余生。

3
作为儿子的他,把对父母的爱融在了理想中,他明白儿子的成功是父母最大的成功,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快乐,所以他是一个好儿子。

作为父亲的他,把对女儿的爱藏在了心底里,他知道给女儿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她翱翔,是对女儿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作为丈夫的他,把对妻子的爱埋在了生活里,他懂得只有让妻子过上好生活才是最平实的给予,才是他的责任和职责。

作为植林、爱林、护林的他,把对伟大的父爱融入对小树苗的爱,用他的话说:“大麦不能晒,我的树也不能晒,也会死”他用心血浇灌一棵棵小树苗,树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理想。

作为党员的他,把对党和祖国的爱种在了田野里,他理解党的希望,他听到了党的号召,他的行动就是对党最好的回报。

在人生的舞台上,他在面对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中都做的相当出色,他的人生是多彩的,他的一生是成功的,我们只希望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越来越好!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